人民日报:大医有魂

发布时间:2010-05-20 08:22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6年08月22日07:32 | 查看:6072次

  时下,医生收红包、开大处方已成为医务界的痼疾。但一身正气、拒收红包的济世良医,在我们的身边也时有出现。华益慰,就是其中的一位。

  华益慰的事迹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细节,就是他没有“教授”、“博导”的头衔。在开会时,他面前的牌子上总是写着“医生华益慰”。这是很确切的,因为华益慰一辈子只担任一个角色——医生。医生二字平平淡淡,却平中有奇。医生,医生,能使病人起死回生。还有什么职业比挽救人的生命更重要呢?

  医生就是医生,医生不是四处“走穴”的明星。医生的本职是治病救人,医生的岗位在门诊部、手术室,而不是在讲台、会议室。医生不是在电视上频频露面的新闻人物,医生不是飞来飞去作报告、动口不动手的“专家”。华益慰行医半个世纪,一年做上百台手术、一生救治了数以千计的病人。徒有虚名的称号,他一概谢绝;华而不实的光环,他统统不要;虔诚送来的红包,他悉数奉还。在做完最后一台手术后,他自己住进了病房,八天后被查出晚期胃癌。他的事迹被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对他的评价是:“他的好处说不出来,只能体会。”

  医生就是医生,医生不是著书立说的作家、学者。外科医生靠手术刀行医,不是靠笔(或在电脑上码字)吃饭。能把治病救人的经验写成书或论文,有所发现,广为传扬,那固然好。但时间是一个常数,还有很多急需救治的病人。倘若放下病人不救,去东拼西凑一些材料,写所谓的“论文”体现“学术水平”,这样的“论文”还不如不写。华益慰对一年出产几篇甚至十几篇论文的做法持怀疑态度:“这些论文白纸黑字,是要交给历史检验的!你们就不怕让人诟骂吗?”如果连诟骂都不在乎,那说明有些医生真的“病”得不轻了。

  医生就是医生,医生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看病也不是做买卖。医生不能成为“医药代表”,不能和药商联手,吃回扣,捞好处。动刀子收红包的“惯例”对华益慰不适用。在华益慰看来,医生不收红包是天经地义的,是医生的本分。9年前有人在华医生家留下一个1000元的存折,9年后华医生终于找到了当年送红包的患者。现在,这个存折已经成为一本医德的活教材。   

  医生的医术要精益求精,医生不能降格为“一把刀吃遍天下”的手术匠。华益慰说得好:“你看那个‘匠’字,就这么一斤东西,却连自己的口都糊不住。”只有一斤的本事,充其量只能算手术匠,而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在华益慰看来,有好的医德还不够,只有医德好医术高,才是好医生的标志。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高尚的灵魂却能超越时代而永生。大医有魂,其“魂”就是七个字:用心为病人治病。华益慰说:“当了一辈子外科医生,能得到病人的认可,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华益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被浓浓的幸福包围着,因为他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和爱戴,无愧于医生的崇高称谓。

(责任编辑:曾永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