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6 13:17 | 来源:光明网 2018-11-19 16:36 | 查看:522次
新华社太原9月18日电(记者王皓、杨晨光)山西吕梁自古就是英雄辈出的热土。位于吕梁市柳林县西南的贺昌烈士陵园里,一座纪念碑无声地诉说着英雄的历史。
贺昌,1906年生,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今柳林县)人。1919年,13岁的贺昌写下《壮志歌》——“扛罢笔杆再扛枪,经文纬武干一场。颈血常思敌国溅,寸心久欲报家邦。”
1921年5月,贺昌与高君宇等共同创建了山西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后任青年团太原地方执委会书记。1923年贺昌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入上海大学学习。他先后在太原、安源、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从事青年和工人运动,被选为共青团第三、第四届中央委员。其间,贺昌曾为《中国青年》撰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五年来的奋斗》《青年学生与职工运动》等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青年运动与工农运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他随后参与组织发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是中共江浙区委负责人之一。
1926年1月,贺昌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身份,参加了国际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莫斯科召开的代表大会。
1927年7月中旬,贺昌被指定为中共前敌军委委员,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又参加广州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1928年,贺昌参与重建中共湖南省委,选派干部,输送物资,支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他曾被选为中共第五、第六届中央委员。
1929年夏,贺昌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主管两广及湖南等地党的工作,协助邓小平策划了百色起义。1930年春,贺昌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他曾组织唐山兵变和多次武装暴动,均因没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在强敌进攻下失败。次年贺昌到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代主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后参加南雄水口等战役和中央苏区反“围剿”。他重视部队党的建设和政治教育,曾协助王稼祥主持召开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贺昌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为掩护主力转移,他曾亲率一支部队抗击敌人,右腿负伤,仍坚持指挥。后遭敌大举围攻,形势危急,贺昌鼓励大家:“不仅要当胜利时的英雄,也要当困难时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在困难中考验出来的。”
1935年3月贺昌率部向粤赣边突围,10日在江西会昌与国民党军作战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陈毅在《哭阮啸仙、贺昌同志》一诗中沉痛地写道:“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寄托了对贺昌等同志的深切哀思。
1984年,柳林县人民为纪念贺昌烈士,开始修建贺昌烈士陵园。1987年,贺昌烈士陵园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当地政府在陵园内修建贺昌纪念馆、贺昌雕像。如今,贺昌烈士陵园已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都有数千人到这里扫墓,缅怀革命先烈。
漫步在柳林县城,“贺昌”元素随处可见,贺昌大街、贺昌中学、贺昌村……贺昌的故居就掩映在贺昌村的一条小巷中。83岁老人薛维元在这里居住了近60年,他告诉记者,这些年不断有当地政府和文物保护单位前来查看,时常告诉他这里“不能拆,要保护好”。(王皓、杨晨光)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