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

发布时间:2020-06-30 17:20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9日 02版 | 查看:799次

【光明论坛·温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人说:‘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出自朱熹辑录先贤语录的《论孟精义》,原文是北宋理学家吕希哲写给皇帝的一段话:“臣窃闻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甚哉,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伯益戒舜曰:‘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召公戒武王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舜与武王犹且戒之以广圣德。臣愿陛下留神孟子寡欲之法言,则圣心清明,可以通性命之理,可以达道德之奥,治天下之操术,未有不由此也。”

  朱熹引吕希哲这段话是用来注“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章的。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说,修养心性的方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那么内心的善性纵使有所丧失,也不会丧失太多。但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那善性纵使有所保存,也不会保存多少。朱熹记载吕希哲的这段话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虽未录,但在《四书或问》中谈到养心寡欲说时却再次提道:“吕侍讲所谓‘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其亦善矣。”足见朱熹对于吕希哲这句话的体认与重视。

  吕希哲字原明,世称荥阳先生。其所在的东莱吕氏,是两宋之际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曾八代出过十七位进士、五位宰相,《宋元学案》谓“宋之公相家讲学以永其世者,莫如吕氏、韩氏”,而吕希哲正是完成吕氏家族从公相传家到学术传家的转捩之人。哲宗时,吕希哲曾被诏为崇政殿说书,《宋史》记载:“其劝导人主以修身为本,修身以正心诚意为主。其言曰:‘心正意诚,则身修而天下化。若身不能修,虽左右之人且不能谕,况天下乎?’”朱熹记载的吕希哲写给皇帝的这一大段话,就很符合宋代理学家“正心诚意”的旨归。周敦颐要求“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吕希哲告诫皇帝“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要求皇帝谨记伯益、召公的话,留神孟子寡欲之法言,达到“圣心清明”“通性命之理”“达道德之奥”的境地,与周子所言如出一辙。

  吕希哲虽没有像父祖辈吕公著、吕夷简一样在政坛上大放光彩,但是通过自身的修为和学行,同样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吕希哲的嫡孙吕本中曾经回忆祖父说:“荥阳公尝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盖自攻其己恶,日夜且自点检,丝毫不尽,不慊于心矣,岂有工夫点检他人邪?”日夜自我点检,这种点检,在孔子那里就是“克己复礼”,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曾子那里,就是“吾日三省吾身”;在孟子那里,就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在朱熹那里,就是“出门如宾,承事如祭,战战兢兢,罔敢或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而在明儒王阳明那里,就是破“心中贼”,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

  所以,“养心”“清心”一直是中国士人绵延不绝的传统,从《周易》的“君子以恐惧修省”到曾国藩的“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甚至故宫中明清两代帝王主要居住的寝宫也取名“养心殿”。在一代一代士人的践行体认中,“养心”“清心”不只是一个理念,更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案例,如明清时期流行的“功过格”一类,均同于此。此外,静坐、日记、书信、书法、读书、交游等等,都被认为是“养心”“清心”的有效途径。

  但是,正如王阳明所感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改变人心的工作,刀刃向内的工作,自我革命的工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正因如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作为“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华民族最朴素最崇高美德的传承者,共产党人的内心修养从建党的那一刻起,就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命题。刘少奇同志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明确提出“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要求从始至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基于对道德修养规律和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

  (作者:罗容海,系北京师范大学副研究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