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8 12:10 | 来源:辽宁日报 2020年04月26日 04版 | 查看:9543次
李敏唯一一张与4个弟弟同框的照片(第二排左二为李敏,最后一排是她的4个弟弟)。
本报记者 丛焕宇 文并摄
核心提示
在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八卦城街道莲沼社区,有一个和谐的五口之家:70岁的老太领着儿子、孙子,还有两个患病的弟弟一起生活。在“亲人就该抱团取暖”的家风传承中,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乐观,家里每天充满欢声笑语。这个老太就是李敏,一位朴实的退休工人,一个“桓仁好人”。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积极乐观,生活就不会向你绽开笑脸;你不与人为善,好人都会对你心寒。”
4月9日,一个晴朗的春日。和家人吃完早饭后,李敏习惯性地叫儿子杨士旭快点儿上班,督促小孙子杨杨抓紧学习。她自己则麻利地收拾好碗筷,拿起笤帚、拖布出了家门。
李敏居住的单元楼总共有7层。因小区不是全封闭的,单靠保洁员打扫卫生,显得力不从心。李敏自从入住以来,就义务接下了打扫单元楼卫生的活儿。
这一次打扫时,李敏照例先用笤帚扫一遍尘土垃圾,然后从一楼开始,逐层用拖布仔细拖两遍,忙活累了,就靠着楼梯扶手歇一会儿,再接着打扫。
从早晨忙到中午,李敏累得满头大汗,仍有一个楼层没有打扫完。杨士旭正好中午回来吃饭,他顺手接过妈妈手里的工具,帮着老人把剩余的楼道卫生彻底打扫了一遍。
“这个单元里住的年轻人多,他们白天上班没时间,晚上回来都累得够呛。我一个退休老太太,忙完家务活儿,就顺带着打扫打扫公共区域,让整个单元干干净净,街坊邻居心里都敞敞亮亮的。”李敏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家中老老少少的主心骨
李敏退休前是桓仁百货公司职工,丈夫杨保福于1991年因公去世。1997年8月李敏退休后,为了让老母亲安享晚年,她做通4个弟弟的工作,把老母亲接到自己家里奉养。
“我父亲46岁就去世了,是老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和4个弟弟抚养长大。弟弟们的家庭条件都不太好,我这个当大姐的,除了做这个大家庭里老老少少的主心骨,更有义务给老母亲养老送终。”李敏说。
李敏的老母亲年老多病瘫痪在床,李敏独自担负起对老人的护理:喂饭喂药、大小便清理、洗澡擦身……
为了让老母亲呼吸到新鲜空气,李敏和弟弟们为老人自制了轮椅,只要天气好,她就推着母亲出去晒晒太阳、透透气。怕母亲生褥疮,她买来气垫床,坚持为母亲按摩,舒活经络。
李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既说给自己听,又在教诲弟弟以及儿孙:百善孝为先,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是天经地义的。
2008年,李敏三弟李连弟的妻子因患红斑狼疮去世,此前他的女儿患同样的病已经离世。为了给妻子女儿治病,李连弟的钱花光了,房子也卖了。双重打击下,李连弟之前患上的甲状腺瘤病复发。
“决不能让三弟再犯难。”李敏毫不犹豫地把三弟接到家中。三弟每次看病住院,都是李敏陪护。回到家里,她还变着法儿做些健康养生的饭菜给三弟吃。为了让三弟每天能睡个好觉,李敏把自己屋里的床让给了三弟,自己在大厅里添置了一张床。
其实,李敏家本来就不宽敞。她刚把老母亲接过来不久,儿子离婚后又带着孩子投奔她,两室一厅的房子,祖孙四代人居住已显得很局促。
可过了没几年,李敏的四弟李连明的媳妇突发心脏病去世,李连明又患上股骨头坏死,丧失了劳动能力。李敏于是又把四弟接到家中照顾,在本来就拥挤的房间里又加了一张床。
风烛残年的老母亲多次病危,李敏想尽一切办法送医治疗,一次次把老母亲从死亡线上拉回来。2013年,83岁的老母亲在弥留之际,拉着李敏的手说:“都说养儿防老,可是现在这个负担全压在你一个人身上,你受苦了。你是大姐,4个弟弟就交给你了,我走后,你要照顾好他们。”李敏重重地点头答应:“妈,我一点儿也不辛苦,每天都能照顾你,才是我们的福分。你放心吧。”
老母亲弥留之际的嘱托,李敏牢牢记在心里。她说:“母亲的临终遗言,时刻提醒我担起责任,让我们姐弟永远抱团取暖。”
“大姐就是我们的‘妈’”
“大姐没什么心眼儿,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不管遇到多大多难的事儿,都能撑得住。”弟弟们这样评价李敏。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起码活得真实,活得快乐。今年我70岁了,性格这辈子恐怕也改不了了,让自己快乐的同时,也能带给别人快乐,挺好的。”李敏说。
总是在家人和外人面前满面笑容,李敏被家里人称作开心果,她也乐于接受这个绰号,但坚强乐观的她也有抹眼泪的时候。她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她总共哭过3次。
1992年,从小就身体孱弱的三弟李连弟患上甲状腺瘤,疼得满头大汗。李敏连夜将三弟送到沈阳军区总医院(2018年与解放军第202医院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做手术。大弟弟李连枝既心疼弟弟,又心疼姐姐,陪着姐姐弟弟一起去了沈阳。手术做得很成功,李敏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李连弟术后住院那几天,李敏和李连枝两人轮流倒班陪护。看着李连枝眼睛熬得通红,李敏心疼不已,一次次撵大弟回招待所休息,自己则形影不离地守在三弟身边。一天深夜,李敏在回招待所的路上被坏人盯上,她一路猛跑,跑进了派出所。见到民警那一刻,她终于忍不住哭了,“我吓得够呛,在见到民警时才觉得安全了,那一刻眼泪说啥都止不住了。”
第二次流眼泪,是在老母亲去世时。“老妈中年守寡,一个人拉扯我们姐弟5个,晚年才算享点福。”李敏说。
送别老母亲那天,姐弟5人都哭成了泪人。李连枝边哭边把3个弟弟喊到大姐身边,哽咽着说:“老妈走了,从今往后,大姐就是咱们的‘妈’。”
李连明说:“这么多年来,大姐时时处处把我们4个弟弟当成自己的孩子。我们有什么大事小情,大姐都会在第一时间给拿主意,想办法。她虽是大姐,但像老妈一样为弟弟们的事操心。”
李敏第三次流泪,是八卦城街道莲沼社区书记、主任张晶第一次到家里走访,“张书记像亲人一样对我嘘寒问暖,问我缺啥少啥,需要什么帮助。这么多年来,我连做梦都想着怎么帮衬弟弟们和儿孙,唯独没想过自己。张书记第一次走访,就让我找到了久违的温暖,我当时就哭了。这是感动的泪水,幸福的泪水。”
“自此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我都不再哭鼻子、抹眼泪。有弟弟们相伴,有组织的关怀,我要坚强乐观地生活。”李敏这样说,也做到了。
好家风要代代传下去
李敏的孝顺担当和坚强乐观,不仅感染着家人,也让熟悉她的人备受感动。2017年,这个特殊的大家庭被评为桓仁“五好家庭”。2018年,李敏被评为“桓仁好人”。李敏和她的大家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作为儿子的杨士旭,深知母亲和这个大家庭荣誉背后的艰辛。在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从一个不擅长做家务事的粗糙汉子变成了细腻男人。每天工作不管多忙多累,回到家里,他都要抢着帮母亲做家务活,精心伺候姥姥,照顾两个舅舅,辅导孩子学习,主动帮母亲分担单元楼道卫生清扫工作。
李敏的两个女儿杨世艳、杨士娟既为母亲骄傲,又格外心疼母亲。尽管姐妹俩都已成家立业,但经常回家看母亲,抢着帮母亲干活儿,帮母亲分忧。两个女婿也知道岳母这辈子不容易,每次来的时候,都带着大包小裹的礼物。他们说:“岳父去世早,岳母含辛茹苦把孩子们养大,退休了还要继续为一家老小操劳,作为晚辈,想方设法为她分担,力所能及地照顾她,就是对老人最好的回报和孝敬。”
李敏的小孙子杨杨是个初中生,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小家伙平时话不多,但心里有数。他见我每天伺候老人,照顾病人,忙里忙外的,打心眼儿里疼我。”李敏笑着说。
杨杨每天做完作业,都会跑过来问奶奶:“奶奶,我现在没事了,您给我安排点活儿干吧,不能一直让您干活儿,您太累了。”每当这时,李敏就会把小孙子搂在怀里。杨杨乖乖依偎在奶奶怀里撒完娇后,就伸出小手,帮奶奶捶背,给奶奶按摩。
见奶奶总把好东西留给家人吃,自己随便对付几口饭,杨杨便在奶奶给他好吃的东西时,坚持让奶奶先尝尝,奶奶不吃,他决不先动第一口。
李敏的坚强乐观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同样得到传承。虽然这个大家庭里比一般家庭经历坎坷,但每天都充满欢声笑语。每个人都深信:“你不坚强乐观,生活就不会向你绽开笑脸;你不与人为善,好人都会对你心寒。”
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李敏的悉心照顾下,李连弟、李连明兄弟俩的病情渐渐有了好转。更让一家人高兴的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李连弟顺利申请到了廉租房。尽管和大姐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但李连弟每天都想这个“老妈”和这个家。他隔三岔五就回来,每次回来都不空手,变着法地孝敬回报“老妈。”
在记者赴桓仁采访的前些日子,李敏为了让李连弟得到更好的康复,也记挂着让他出去散散心,特意联系了外省一家医院。李连弟说,这次康复的效果非常好。
李连明的身体也好多了,如今已能干些力所能及的轻活儿。在社区的帮助下,李连明到一家单位当了保安。李敏告诉记者,“社区书记张晶帮了大忙,特意嘱咐用人单位别给连明派重活儿,用人单位对连明格外关照,他工作干得挺顺心。”
有了工作,就有了收入,李连明心想,再也不能给大姐添负担了。一天下班回来,李连明特意买了一些好吃的。吃饭过程中,他委婉地向李敏表达了租个房子搬出去住的想法,“您别怪我,您和一大家子人照顾我,现在我的身体好多了,也有工作了,不能老这么挤在家里,不能再让您为我操心受累了。”李敏拗不过李连明,点头答应了。她嘱咐四弟,“这个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想家了,就回来。要记住,到啥时候我都是你的大姐、你的‘老妈’,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过去,一大家子人挤在一个屋檐下,里里外外全靠李敏操心,她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如今,老母亲去世了,两个弟弟又先后搬出去住,李敏的心里突然觉得空落落的。她经常回忆老老少少在一起相处的岁月,尽管历经艰辛,但无比充实,无比快乐。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虽然身体大不如从前,还患了糖尿病,但我要继续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一切。为家里的人操心少了,就把爱心奉献给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李敏爽朗地笑着,像个快乐的孩子。
补记
较起真儿来
不含糊
“李敏是党员、居民小组组长。别看老太太平时对人和蔼可亲,可一旦对工作较起真儿来,还真就不含糊。所以,我们把事情交给她办特别放心,保准办得不打一丝折扣。”八卦城街道莲沼社区书记、主任张晶说。
给张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今年清明节期间禁烧行动中李敏的表现。因为桓仁林地覆盖面积大,上坟烧纸一旦不慎,极易引发火灾。加之春天天干物燥,一旦火烧连营,后果不堪设想。还因为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群众大规模外出、聚集,存在种种安全隐患。所以,街道、社区在工作人员有限的情况下,组织党员、志愿者展开禁烧行动。
李敏尽管年过七旬,但积极报名参加行动。每天天不亮,她便提前赶到卡点位置,一面指挥居民小组的志愿者认真检查出入人员,一面劝阻带着祭祀用品准备外出的居民。
很多居民对李敏比较熟悉,认为她向来随和,和蔼可亲,就想求个情,求她睁一眼闭一眼放行。但没想到,此时的李敏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她先是给居民讲道理,“还是别去了,有那份心,在人活着的时候多孝顺点,比什么都强。人走了,咱就把思念和感情放在心里,只要心里装着故去的人,就不用在乎那些形式上的事儿。”
很多居民见李敏讲得在理,都自觉地返回去了,但也有少数居民,任凭李敏磨破嘴皮,仍然执意去上坟烧纸。更有甚者,还跟李敏犯倔,质问她“你是不是管得太宽了,有什么资格管我啊?”老人见说理无效,便较起真儿来:“今天你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别想从这个卡点走出去,只要我这个老太太在,就不会让你去上坟烧纸,制造麻烦隐患。”
李敏告诉记者,有一个居民,见她年老体弱,一个冷不防就带着祭品冲出去了。她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冲劲,也跟着冲了出去,一路小跑地猛追,直到把犯倔的居民拉回来为止。事后,她去居民家中做思想工作,直到他们心服口服。
张晶说,李敏就是这样,无论对工作,还是对亲人朋友,她既和蔼可亲,又坚持原则,该较真儿的时候,毫不含糊。平日里,社区有事情,比如入户调查、安全巡逻等,老人都会做得滴水不漏。她对家人几十年如一日倾情付出,无怨无悔;对工作、对居民抱有公心爱心,从不说一句苦、道一声累;对生活充满热情,坚强乐观,是个名副其实的“桓仁好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