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0-23 08:00 | 来源:建邺区市容管理局网 2003-06-06 | 查看:6835次
在“SARS”肆虐的日子里,他冲在前面,在诸多困难的日子里,他走在前沿,他就是建邺医院副院长、共产党员董长林。
早在闻及北京、广东、山西、内蒙等地“SARS”流行期间他已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从“SARS”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到临行病学特征,都一一掌握。当南京防“非典”的战役响起,他已经考虑好医院如何应战,并亲自上台讲座,给医务人员传授“非典”防治知识及鉴别诊断,“非典”是个新型传染病,认识其规律有个过程,每当有新的诊断标准出台,董院长便立即组织大家学习,他说:“我们不能漏诊一个病人”。“非典”病人的防治,发热门诊是关键,他不但组织培训,还带领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共同学习防护知识,并建立规章制度,张贴上墙,在短短的10天内从组织领导到设施改善,人员安排及医疗防护物品的配备已达到规范要求,并得到市卫生局督查组的肯定,于2003年5月3日的《城市点击》栏目中得到表扬,成为当时南京市发热门诊仅20%合格医院之一。
医院是抗击“非典”的主力军,随着市政府防治“非典”属地化方案管理的出台,区级医院的任务繁重,而我院作为区划后建邺区一所建制保留相对完整的二级医疗机构,任务尤为艰巨。董院长是内科主任医师,在可疑“SARS”病人需会诊时,他承担了区专家组的任务,全区7个街道,哪里有可疑病人,哪里就有董院长的身影,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刮风,还是下雨,每一位可疑病人都要他来把关,有时会诊回来尚未休息,就又接到了会诊电话。5月5日这天,他先后接到6个会诊电话,从沙洲?双闸?沙洲?江东医院?上新河?江心洲,自上午10点至夜间12点,马不停蹄跑遍了大半个建邺区,这天他会诊了11个病人。一次晚间,正下着大雨,江心洲急待会诊,疫情就是命令,他饭也未顾上吃,立即跟车前往,仅路上就耗费了2小时,待会诊结束回来时已是深夜。二个月来会诊50多次,多数是在晚夜间。儿子已上高三,高考在即,他无暇顾及,爱人也是医务工作者,有时要上夜班,而当会诊的铃声响起,他会立即赶到医院,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面对孩子,他十分内疚,但他说:“高考不理想,可以考二次、三次。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家住得远,在疫情严重时期,他干脆在办公室搭了一张床,以院为家,以便缩短会诊路程时间,他放弃了许多休息,自“五一”节至今没休息过一天,已有一个月基本没有回家了。人们总是看见他背着行囊,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而医院的业务工作也依然不放手。
董院长为分管业务工作的副院长,为支援集中隔离观察病区、江宁区、市二院、区防疫突击队、医学隔离观察区等,医院已抽调临床医务人员55名,留院的人员已是1人顶2人用,有许多科室只剩3个人倒夜班,而医院每天约500人次的门急诊仍然要维持,在人员少病人多的情况下,稍一疏忽便会引起差错、事故。董院长深入科室,帮助协调解决排班问题,并再三叮嘱大家注意医疗安全,尽管病人多,诊治程序一样也不能少,要按规范操作,虽然抗“非典”人员紧张,但在他的管理下医疗工作依然是井然不紊。董院长就是这样诠释着医务工作者的内涵,面对困难,他毫不退却,面对危险,他冲在前面。人们称赞董院长时说:“他既是院长,也是主任,更是一名称职的医务人员”。
建邺卫生局
2003年6月2日
(责任编辑:龙杜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