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31 11:2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12月25日 | 查看:4761次
人物故事:
张小娟,女,藏族,1985年4月出生,2008年9月参加工作,201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与旅游管理专业双学士学位,生前历任舟曲县曲瓦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曲瓦乡纪委书记、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2016年9月当选为政协舟曲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常委;2018年7月被中共舟曲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7日,时任县扶贫办副主任的张小娟在舟曲县山后贫困乡镇开展脱贫攻坚验收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所乘车辆坠入河中不幸遇难,因公牺牲,年仅34岁。
张小娟参加工作以来,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热爱党的基层事业,勇挑党组织交给的重担,不惧困难、不讲条件、不辱使命、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做到党有号召、我有行动,贫困群众有所需、我自当冲锋在前,用生命和热血践行“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的要求,是深度贫困地区优秀扶贫干部的先进代表,是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典范,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报效桑梓不负韶华 心系家乡笃定前行
张小娟与无数的有志青年一样,坚强生活、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忠诚担当、反哺家乡,立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1985年,张小娟出生在甘肃省舟曲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03年,她以舟曲县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与旅游管理系,2008年6月大学毕业后,怀着报效桑梓的美好愿望回家乡工作,并于同年9月分配到舟曲县立节乡人民政府工作,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选择。2010年8月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抢险救灾中因为表现突出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她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选择。2016年1月,群众基础扎实、工作实绩突出的她,经组织安排担任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这是她人生的第三次选择,也是最后一次无悔的抉择。
无论作为乡镇干部,还是扶贫干部,张小娟都在基层一线心系群众,磨炼本领,砥砺思想,无畏前行。初到乡镇工作时,她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怀着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之情和立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坚定决心,主动担任驻村干部,她经常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与群众促膝交谈,向群众学习,为建设新农村收集“金点子”;她立志为民致富,因地制宜、大胆破题,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中藏药材种植、土鸡养殖产业,努力把农民土地上的“黄金苗”变成群众的“钱袋子”,把农家的土鸡养成致富增收的“金凤凰”;她坚信“人心向善,道德润村”,在村上组织成立社火队、罗罗舞队、广场舞队,在春节等节庆期间赴县城参加表演,促进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为农村这片天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年的岁月里,张小娟以满腔的热血奔走在基层一线、奋战在脱贫战场,把自身价值与党的事业相对接、把个人使命与群众期盼相融合,用青春扎根基层、以深情奉献乡土,树立了新时代基层青年的工作典范。2019年4月,张小娟荣获“甘南州青年五四奖章”。
视民如亲血浓于水 为民如己付出无悔
张小娟始终坚定群众立场,深怀群众感情,用真心、真情、真举、真干与群众打成一片,怀着真情解民难,带着真心帮民需。“5.12”地震灾后重建时,正值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黄金时机,农村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人孩子,许多农户的房子在维修时缺乏劳力,只能在焦急的等待中眼看着冬天一天天到来。刚参加工作的张小娟见此情况,主动请命帮助群众改造危房,在尘土漫天的土坯房和村道上,每天和钢筋水泥、砖头土块打交道,北京来的“洋学生”很快变成了村里的“土干部”。
她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积极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担任曲瓦乡副乡长期间,哪怕乡上的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她几乎每天都要去村里,开展送政策进农户、谋划产业发展、帮助危房改造、协调解决就医上学等工作,视群众如亲人。在她的眼里,小到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大到各项惠农政策落实,群众利益都无小事,凡是群众的人口、住房、收入以及需求等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她在全县率先创办了基层党政工作微信公众号,架起了党务、政务公开的桥梁纽带,打通了服务型党组织与群众联系的便捷窗口。
她的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时时想着群众,事事为着群众,始终站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在担任曲瓦乡纪委书记期间,张小娟认真钻研纪检监察业务,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倾听群众心声,积极协调争取解决问题。尤其在党风廉政建设、乡镇机关干部管理、村干部管理、惠农政策落实、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等工作中,她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党委、政府领导坚持分管工作和廉政建设两手抓起到了时时鞭策和促进的作用;对群众来访来信做到热情接待,每件必定亲自过问办理,同时有效地发挥了纪检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一名纪检干部都能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及时办处。
多少个日日夜夜,在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都留下了张小娟奔走忙碌的身影,她是群众心中的“乖女儿”、孩子心中的“小娟姨”,她是群众最知心的朋友,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她生前工作过的立节镇立节村的几个老人说,张小娟对待他们就像亲人,而他们也把张小娟视为自己的“女儿”。
基层一线的工作历练,厚植了这位朴实的女干部心怀群众、视民如亲、为民如己、血浓于水的感情,树立了新时代基层青年热爱农村、服务农村的榜样和典范,她用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作出令人敬仰的时代回答。
求真务实埋头苦干 脱贫攻坚时不我待
舟曲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贫困发生率高,资源禀赋薄弱,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纵深推进,无数的党员干部与群众拧成一股绳向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发起总攻。在这场干部历练的“大熔炉”、作风锤炼的“拉练场”中,理想信念坚定、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成效突出的张小娟脱颖而出。2016年初,张小娟被组织选拔调任到舟曲县扶贫办担任业务副主任,主要负责全县建档立卡管理、国家扶贫子系统和全省大数据系统管理、扶贫资金管理等多项重点工作任务。
自担任县扶贫办副主任以来,她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重要指示精神,尽忠尽职、尽心尽责,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舟曲县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属性复杂,“精准”是国家扶贫的第一要求,也是张小娟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因此她不断提升自身政策理论水平以确保每一项因户施策精准无误,还随时做好对乡镇、部门的工作协调和指导建议;她把所有可以用来相夫教子的时间几乎都用在脱贫攻坚上,一年中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不是在贫困户家里,就是在去往贫困户家里的路上;她几乎没有周末,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孜孜不倦的研读扶贫政策,研究贫困识别、贫困退出、扶贫系统操作、扶贫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等各个领域的要求和规定上。
三年时间里,经过大量的知识积淀和实践经验,她做到了各类数据、标准、规定、政策精准掌握、烂熟于胸,也因此成为各乡镇、各部门24小时在线的“业务联络员”。舟曲县19个乡镇、87个贫困村、3万余名贫困群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小娟”这个名字,这朴实无华的三个字,胜过豪言壮语,赢得赞誉无数。张小娟同志被舟曲县广大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亲切地称为舟曲扶贫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代表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对几年如一日勤奋敬业的扶贫干部的高度评价,是一名共产党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坚持战斗的最好见证。她因工作成绩突出,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记公务员三等功一次;2019年2月,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心系扶贫、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锻造了一名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并蒂而生、战天斗地、敢于担当的精神;铸就了一名年轻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将热血洒在脱贫路上的赤胆忠魂。
公而忘私默默奉献 满腔热忱干事创业
张小娟始终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勤奋敬业、忘我奉献,表现出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她在工作中总是想在前面、干在前面。在入户过程中发现扶贫政策的宣传形式单一,贫困群众知晓率不高,就自主探索通过漫画图解、语音播报这些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群众掌握扶贫政策。她经常舍弃休息时间,对一些年轻的扶贫干事不厌其烦的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为扶贫的精英骨干。
在扶贫工作岗位上,只要面临脱贫攻坚急难重任,张小娟都冲锋在前,尤其在全县脱贫攻坚困难最多、挑战最强、压力最大,甚至面临“造不出血”“输不进血”的窘境的紧要关头,她作为脱贫攻坚的“排头尖兵”,带领扶贫骨干上山下乡、进村入户,与乡镇干部共同召开群众会议,讨论深度贫困村的发展规划,提出诸多深度贫困村发展的意见建议,为舟曲县攻克深度贫困由“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2017年以来,深度贫困乡、村用于扶持产业培育、能力素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电商扶贫和贫困村“三化”等项目资金超过5000万元,这些资金全部精准扶持到户,为加快舟曲县脱贫攻坚步伐注入内生动力。
但是,扶贫工作时不我待,长年累月的持续奋战和超负荷的精细化工作,已经使得她的身体免疫力急速下降,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然而,即使身患疾病,她仍然坚守岗位、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她的公文包里除了厚厚的一堆扶贫工作资料,剩下的都是各种药品。县里的领导几次三番劝她注意身体,就连单位的司机都忍不住劝她缓口气、歇一歇,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报之一笑,回头又开始忘我的工作。县扶贫办经常雇用开车的张师傅曾经这样叙述张小娟——有时候山后下乡回来都半夜十二点了,张小娟让扶贫干事们休息,自己却跑到办公室加班去了,她是个非常敬业的人!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这样评价张小娟——她的意外牺牲令人痛心,而无私奉献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轨迹。她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地区,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是新时代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直接体现和党员榜样。
顾全大局初心如磐 时代楷模芳华永绽
在张小娟的心里,家轻国重,私小公大。她的孩子尚且年幼懵懂,女儿7岁上二年级,儿子前不久刚刚满三岁才上幼儿园;她的公公婆婆年逾八十,丈夫在县疾控中心上班,需要经常下乡开展工作。
她时常教育孩子要学会独立坚强,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她自己则经常昼夜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没有母亲的陪伴呵护,没有一家人团聚的亲昵快乐,她7岁的女儿则担当起张小娟这位母亲的角色,晨昏暮光中懂事的姐姐经常拉着弟弟,孤独地在院子里踉跄学步。
面对繁重琐碎的扶贫工作,面对还未脱贫的七千余名群众,她丝毫不敢松懈,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扶贫工作上。她每次出门答应陪自己的儿女晚上回来一起玩耍,却忙于扶贫事业很少实现。她心里除了对孩子的亏欠,还有对老父老母养育之恩无以为报的愧疚。她的母亲本来血压就高,再加上心脏疾病,一年要住好几回医院接受治疗,她时常牵挂着母亲的病情安危,却由于工作繁忙未能尽一尽女儿的孝道。有几次,她加班回家比往常早了点,准备做点可口滋补的饭菜给病床上的母亲送去,但是乡镇扶贫干事打来电话要随时咨询政策,有时为了脱贫攻坚一项政策的解答,她不得不停下洗菜的双手,耐心解答到深夜,等她忙完工作,万家灯火早已剩下星星点点;更多的时候,她正在去菜市场的路上,就接到单位的紧急电话,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她,一边急匆匆赶往单位,一边在心里宽慰着自己等下次再弥补,这一等,却成了永远的遗憾。也许,对于家庭和亲人,她未能尽到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的责任。但是,对于舟曲的14万老百姓,她用一名好党员、好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向组织和贫困群众交上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在最真切触摸老百姓脉搏的地方,张小娟牢记党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用柔弱的肩膀挑起扶贫路上的重担,把群众的幸福举过自己的头顶,在她平凡而伟大的扶贫长征路上,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时代担当的赞歌。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张小娟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以舍我其谁、决战贫困的责任担当,以忠魂铸初心,用生命赴使命,谱写了一曲“向贫困宣战”的英雄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敢教舟曲换新天”的豪迈信仰,用一贯表现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忘我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是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和先锋模范。
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品德,力争上游、勇挑重担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务实工作的敬业精神,心系群众、默默奉献的为民情怀,担当实干、不惧困难的拼搏精神,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永远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来源:甘肃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