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2 14:2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3月2日 | 查看:1963次
人物故事:
顾昌明,男,1938年6月生,中共党员,原海安雅周供销社企退职工。
海安市雅周镇史属黄桥革命老区,该镇雅周村4组,有一位平凡的农村老人名叫顾昌明,中共党员,现年81岁。早在1978年12月,他就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家庭文化室,四十年来,执着坚持,苦心“经营”这方天地,成为群众学习文化,科学致富的好帮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阳光小屋”“老区文化超市”。
“创办文化室是我的探索”
四十年前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就此吹遍祖国大地。老顾心想,国家将面临着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点什么好呢?他考虑到:雅周是一个农村乡镇,一些村民到集镇要走十七、八里路,单凭一个乡镇文化站是难以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想到此,老顾毅然决定创办一个家庭文化室,来为广大村民提供精神文化服务。说干就干,他动手收拾了自家一间房,倾其在镇供销社工作的几千元工资积蓄,买来图书、书橱,征订了几份报纸、杂志,还添置了几副象棋、扑克,桌凳一摆,“顾昌明家庭文化室”就算对外开放了。左邻右舍的村民闻讯赶来,有的看书,有的读报,有的下棋,还有的打牌,真是不亦乐乎。村民们说老顾办的这个文化室还就不错,是学的哪儿的?老顾笑着说:“没学哪儿的,其实是我的一个探索!”
“办好文化室是我的追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间,几年过去了。本来门庭若市的家庭文化室陡然冷清下来,这让老顾百思不得其解。有性情直爽的村民说“老顾啊,不是我们不愿去你家,也更不是你服务不到家。这几年下来你算过账没有?每年新买那么多的图书,报纸征订年年增加,棋、牌换了一茬又一茬,我们想贴点儿电费、茶水费什么的,你是一分都不要,叫我们怎么好意思再去你家呢?”
听村民这么一说,老顾一直纠结的心总算放松下来了。“你们来,你们来,你们自管来。你们来了,我的文化室才算办得好,办好文化室是我的追求!”老顾深情地说。
“为文化室花钱,我舍得”
“顾昌明家庭文化室”地处集镇中心临街房,市口好,人气旺。不少客商出重金欲租文化室用房,多次被老顾谢绝,他说:“你们老板开店要市口,我办文化室方便来室活动者更需要市口!”
“顾昌明家庭文化室”名气越来越大,“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国家、省、市、县新闻媒体30多家竞相采访报道。随着家庭文化室的规模不断扩大,品位不断提升,需要的投资越来越多,老顾感到力不从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紧要关头,他的老伴患上了食道癌,三次住进县人民医院手术,花去医药费十多万元,对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为了养活这个家,养活这个家庭文化室,怎么办?一向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顾昌明同志坚强地对家人说:“首先要充满信心,共渡难关,我约法三章:不抽烟、不喝酒、少添新衣服。家中有事移风易俗一切从简,决不铺张浪费。”他动员两个刚刚下岗的儿子火速外出打工挣钱。老顾现在骑的自行车已有60个年头。今天省一点,明天省一点,老顾就是舍得在家庭文化室上花钱。据统计,至今已为家庭文化室投入四十多万元。有人问他办文化室倒贴图个啥? 他高兴地说:“文化室让乡亲们有了娱乐、休闲、学习、健身的好场所,为文化室花钱我舍得!”
“老伴儿、家庭文化室,我都要”
两难选择感人深。海安县城与雅周集镇相距30多公里。老伴陆永芳在县人民医院手术期间,老顾难住了,海安恩爱的老伴儿要照料,雅周心爱的文化室要开放,可谓是心挂两头。为了节省车费,他总是踏着自行车两地奔波,疲惫不堪。病床上的陆永芳是一位淳朴的农村妇女,她吃力地对丈夫说:“昌明啊,我知道家庭文化室是你的命根子,但我已病得这样子,你两头操心吃不消,索性选择一下,是要我的生命,还是要你的文化室?”老伴儿低沉而嘶哑的一席话,犹如晴天霹雳,料之不及的老顾顿时泪如泉涌。他跪着紧紧握着老伴儿的手说:“我……两样都要!眼下只有先拣急的来,你放心,从今天起,我全天候的护理你。”在医务人员和顾昌明的精心护理下,很幸运,老伴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能吃点、能下床。这时,顾昌明又跟老伴商量说:“能让我抽点时间回去料理家庭文化室吗?好多村民等着我呢?”陆永芳是共产党员、南通市“三八”红旗手,他知道丈夫,心系文化室,留住人也留不住心,这里有护士,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文化室既要为乡亲们富脑袋,又要富口袋”
老顾回到家,一进文化室就整理书报、接待读者、剪贴资料、出黑板报,起早带晚忙碌不休。老顾是一个从不安于现状的人,半夜上了床便思考一个问题:文化室不能光停留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对人们科学致富提供帮助,也就是当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也是文化室效应的改革与转型嘛。于是,第二天老顾就着手收集、剪贴关于科学致富的技术、信息等。随后召集村民们前来文化室挑选适应各家庭的致富信息。雅周村二组林光龙采用了老顾的养鱼信息和技术,承包水面15亩,二年收入十多万元;杭窑村十组陆宝宏采用了老顾的煤油灯孵鸡信息和技术,三年收入二十多万元;
有一天,老伴从县人民医院打来电话查点文化室情况,顾昌明高兴地向她报喜:“要致富,文化室里找智库。雅周村三组全镇第一个家庭奶牛场出奶率高、效益好,县里还组织养牛户前来参观取经。林长义场长感谢文化室帮了他的大忙,等你出院,邀请我俩一起参观他的奶牛场。”老伴连声说:“好!好!答复他一定去!”30多年来,“顾昌明家庭文化室”向村民义务提供致富信息、科学技术上千条,受益的村民数百户,获利上千万元。“顾昌明家庭文化室”既为乡亲们富了脑袋,又为乡亲们富了口袋,帮助一方百姓走上了小康之路。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满园”
当“顾昌明家庭文化室”办到第五个年头时,老顾又闲不住了。他想:我一个家庭文化室为民服务的辐射面太窄了,社会效应太小了。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果雅周镇有更多的像我这样的家庭文化室,受益的村民不就更多了吗!想到这儿,老顾便着手制定传、帮、带的方案,采取“麻团滚芝麻,一室带多室”的办法,在全镇范围内培育发展更多的家庭文化室。老顾起早贪黑蹬着他那心爱的自行车,走村串户,宣传创办家庭文化室的道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20多个家庭文化室先后诞生,这些文化室各具特色,在各自的地域发挥着应有的效应,深受广大村民喜爱。
2007年3月,根据群体家庭文化室数量和家庭文化面对的时代要求,在顾昌明同志的建议下,雅周镇成立了全国农村第一个镇级“家庭文化协会”。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推进家庭文化室的培育、发展、巩固和提高。从此,家庭文化室有了“娘家”,更广泛地为广大村民提供娱乐、休闲、学习和健身的好场所,更广泛地为广大村民科学、勤劳致富提供不可估量的助推力。在镇家庭文化协会的推动下,在“顾昌明家庭文化室”典型示范引领下,到目前为止,全镇在办家庭文化室数量已达84家,遍布全镇各个角落。雅周镇家庭文化协会及其群体家庭文化室,犹如万紫千红的珣烂花园,已成为海安市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来源:江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