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写忠诚 热血铸英魂(4图)

发布时间:2010-04-09 07:15 |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2010-04-01 | 查看:2133次

追记牺牲在新疆维稳一线的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民警沈战东 

沈战东在执行任务中。

  3月31日,沈战东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省人民会堂举行,沈战东的妻子讲述了沈战东为国家舍小家的感人事迹。 本报记者 陈更生 摄

  3月31日,数千人聆听了报告团成员报告沈战东的光荣事迹,不少听众被沈战东的奉献精神感动得泪流满面。 本报记者 陈更生 摄

  3月31日,沈战东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300余名民警和市民一起来到郑州市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英魂,追忆英雄沈战东。 本报记者 王铮 李凤虎 摄

  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1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3月30日下午,郑州市农业路,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礼堂,英模校友沈战东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

    年轻的女同学轻声抽泣,年轻的男同学低头拭泪,饱经风霜的老师们眼圈湿润一次又一次。“忍不住,眼泪自己往下流”。五大三粗的铮铮汉子说着说着就把头别到了一边。

    沈战东,牺牲在新疆维稳一线的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民警沈战东,2004年从这座青青校园里走出来的沈战东,他用刚刚28岁就凋零的生命之花,诠释着忠诚、敬业、果敢、坚强、无私等等光彩夺目的词语,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的中国特警精神。

    “现在给我说说话啊!我想你呀,你喊我一声好吗,老公……”

    时光回溯到2010年1月29日晚,那个令人心碎的时刻。当晚10点,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巡逻,沈战东来到乌鲁木齐驻地二楼走廊参加大队每天例行的晚点名。随后,和往常一样,他拨通了妻子王晖的电话,告诉她自己正在备勤。两个人聊了会儿新装修的房子,沈战东还乐呵呵地说:“等工作稳定了,我们要一个小特警,让他在家里陪你。”直到沈战东说:“你先睡吧,早点休息,我累了。”王晖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可她睡不着,因为按惯例,每天沈战东睡前还会给她发个短信。可是这次,她等啊等,却一直没有等到任何消息。

    过了一个多小时,王晖忍不住拨打战东的手机,但一直没有人接。她又发了条短信:“老公,你平常那么爱说话,现在怎么不理我了。你不是说过年让我来新疆吗?”

    而此刻,那个不断鸣响的手机,只能让一帮铁骨铮铮的战友们痛哭失声,谁也不敢接听,谁也不敢把刚刚发生的噩梦一样的现实告诉远方的亲人。

    晚上11点40分,沈战东和同屋战友申晓飞商议完第二天的行动安排,打开电脑记下了注意事项。1月30日是沈战东28岁生日,零时,申晓飞对沈战东说:“太晚了,睡吧哥们儿,祝你生日快乐,明天一早我去给你买个生日蛋糕。”沈战东说声“好”,就躺在了靠窗户的床上。申晓飞看沈战东衣服没脱就要睡,就推了推他,想让他脱衣服好好睡,推了几下,他却没任何反应……

    “快起来,你怎么不说话了,你可别吓我。”申晓飞发现沈战东脸色苍白,大声叫喊起来,并把附近的战友都喊来了,开始对沈战东进行急救,同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求求你了大夫,你不要放弃。”0点30分左右,当随警医生宣布沈战东已无脉搏和心跳时,在场的十几名战友向医生跪下了。当白布蒙上战东的脸,大家用力摇晃着他的身体,拼命搓着他冰冷的手心脚心,呼喊着他的名字,希望能唤醒沉睡过去的兄弟。

    王晖的短信又过来了,“现在给我说说话啊!我想你呀,你喊我一声好吗,老公……”

    医生在分析死亡原因时写道:“过度劳累,猝死。”青春,在他疲惫至极酣然入睡的一瞬间戛然而止。这一天,是沈战东28岁的生日;这一天,是沈战东援疆的第206天;这一天,是他新婚后的第55天……

    “为了国家,战东去了,不亏。只是这孩子才活了28年,岁数太小了……”

    1月30日下午,战东的同事把王晖及战东的家人接到乌鲁木齐。一个鲜活的生命说没有就没有了,王晖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恍惚中那个爱笑爱闹又会心疼人的帅小伙分明还在。2月1日上午,沈战东的手机又收到王晖的短信:“老公,你还在睡觉吗?我来新疆了,你不是说带我去玩吗?我等你醒了带我出去玩呢,我等你老公,你说话要算数啊,我等你。”

    2月2日上午9时,天刚蒙蒙亮,乌鲁木齐寒风刺骨。在市殡仪馆门前的冰天雪地中,却早早伫立了5000多名前来自发悼念的群众和来自全国的援疆特警队员。

    维族大娘左然木汗和凌晨5点多,就在家人的搀扶下赶来了,哭得几近昏厥。去年中秋节期间,沈战东去看望慰问驻地附近的居民群众,从此,70多岁的维族大娘左然木汗和有了一群活泼可爱的郑州特警儿子,而这些特警儿子里,就数沈战东最能逗大娘开心。战东走了,怎能不让大娘肝肠寸断?

    斜井西社区居民地力夏提·买买提艾力老人喃喃地说:“去年重阳节,战东把几位老人邀请到驻地过节,老人们开心极了。1月30日是战东的生日,我给他打电话,却打不通,这孩子生龙活虎的,怎么说走就走了?我一定要来再看他一眼,送他一程。”

    2月3日,烈士回家了。护送沈战东的灵车行驶在郑州机场高速、郑汴路、未来大道、航海路、陵园路……一路走过,道路两旁值勤的民警胸戴白花,眼含热泪,向灵车庄严敬礼;夹道群众纷纷驻足、久久伫立,目送灵车远去。父老乡亲们在送别的横幅上,饱含深情地写着:“河南人民的好儿子,我们接你回家!”战友们打开的横幅上写道:“来世,我们还做好兄弟。”

    面对齐刷刷敬礼的儿子的战友们,拍着孩子般痛哭的儿子战友们的肩,沈战东慈祥的母亲范金花说:“战东走了,但我还有这么多好儿子,我放心。”看着党旗覆盖的沈战东的骨灰盒,看着黑纱披挽的儿子的遗像,沈战东的父亲沈水全说:“为了国家,战东去了,不亏。只是这孩子才活了28年,岁数太小了……”

    “我是一只雄鹰,就要划破苍穹。我是一名战神,所以要叱咤疆场。”

    “我是一只雄鹰,就要划破苍穹。我是一名战神,所以要叱咤疆场。”这是沈战东的诗句,豪气干云,意气风发。

    2005年10月8日,沈战东参加公安工作,成为一名特警。身高170厘米、体重不足60公斤的沈战东,身体条件并不占优势。“刚开始我并不看好他。”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政委李连生回忆说,“但沈战东的一句话‘要是到突击队半年内拿不到全队优秀,就自动走人!’还是打动了我,我就同意他去试试。”

    刚入警时,身材单薄的沈战东训练成绩并不理想,但他始终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他曾在自动步枪管上挂上一个近两公斤重的水壶,一练就是一上午,别人负重瞄准3分钟,他就坚持到5分钟,短短半年时间,沈战东就成了“神枪手”,还成了支队最年轻最优秀的射击教练。2007年,河南省公安特警大比武中,沈战东以三个单项第一的成绩,成为“大练兵业务能手”。

    “别看战东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训练的刻苦精神非一般人能比。”曾是全国散打冠军、现为郑州特警的王振虎是沈战东的“师傅”,提起自己的得意弟子来有说不完的话。

    由于警务技能日益过硬,2008年,战东被挑选为直升机救护队员,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全国警用航空直升机救生员培训。为了克服恐高症,他让战友用背包带把自己绑在宿舍六楼楼顶的护栏外练胆量。别人休息,他却偷偷跑到机场进行倒挂训练,18天集训他加班练了15次,最终以优异成绩被评为优秀学员,直接推荐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全国机降警务技能比赛。

    在战友冯鹏飞的记忆中,沈战东每次执行任务留给他的都是一个背影:“他跑得快,总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我只看到他的背影。”

    沈战东从警以来参与的第一次任务至今还让战友们津津乐道。那是2006年发生在郑州市的一起恶性持枪绑架人质案。刚刚结束见习期的沈战东接命令第一个到达中心现场。在事后战东的日记里,可以清晰地感知当时的紧张与危险。“我从嫌疑人藏匿房间的厕所窗口悄悄潜入,搜索房间时,看到里面只有一张双人床,我立即示意战友,他一把掀开床柜撤到一旁,我迅速上前踩住里面藏匿的嫌疑人,拔枪抵住了他的脑袋。此时,嫌疑人手里的枪应声落地。后来才知道,他的子弹已经上了膛……”

    这次漂亮的处置,被战友们称为“一个教科书般的案例”。而从那天起,凡是有重大任务,肯定有战东的身影。从酷热难耐的北京之夏到滴水成冰的青藏高原,从汗水浸透短袖的四川盆地到寒风穿透棉衣的新疆边陲,战东的步伐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当听到主婚人说战东是一名优秀的特警队员,我落泪了,那是幸福而自豪的泪。”

    “时至今日,我的脑海里依然清晰地记得婚礼上的幸福时刻,那也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最美好的瞬间。”说这话的时候,王晖脸上泛着一丝红晕,“当听到主婚人说战东是一名优秀的特警队员,他曾经入危室救人质,进汶川抗震灾,赴北京保奥运……我落泪了,那是幸福而自豪的泪。”

    作为业务骨干,战东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中,参加了全国特警四次大规模跨区域作战,经历了数十次生与死的考验,每一次他都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在2008年3月的藏区维稳中,他和战友们克服高原反应,连续奋战四天四夜,将1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返回路上,许多队员体力严重透支,战东却强打起精神给大家唱歌曲《天路》,还给队员们鼓劲说,“咱们郑州特警‘缺氧不缺精神’!”

    四川抗震救灾期间,战东和战友们身背30多公斤的救援物资,冒着不断的余震和滚落的山石,徒步赶赴汶川县漩口镇实施救援,5小时急行军38公里,战东成为全队第一个抵达漩口镇的人。为尽快给群众带来光亮,战东和7名队员又重走那条生死路,和战友们肩扛手抬,爬陡坡,踏乱石,绕行了30多公里山路,用了一天时间,硬是把100多公斤重的发电机抬到了漩口镇。当第一个灯泡亮起来的时候,整个镇子都沸腾了。群众们说,“灯亮了,我们的心也亮了!”

    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沈战东和战友作为第一批援疆特警奔赴乌鲁木齐,在200多天的值勤维稳工作中,他和战友背着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日夜巡逻。沈战东和战友承担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守护辖区一家幼儿园。每天早中晚,不论刮风下雨,一到孩子们出入园时间,沈战东就和战友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前,一坚守就是两个月,孩子们出园回家时,都会跑到他面前,喊一声:“警察叔叔再见!”后来,当他和战友们在石油大厦附近巡逻时,人群中突然打出“感谢最可爱的郑州特警”的大红标语,场面十分感人。

    不断执行重大任务的沈战东,3次推迟婚期。王晖回忆说,“2008年5月初,我们决定5月20日在新郑老家举行婚礼。喜宴、典礼仪式全都已经准备好了。5月12日,四川汶川突然发生了大地震,战东第一时间请战前往灾区抢险救灾,我们的婚期被迫推迟。”后来,北京奥运安保、新疆维稳,使原定的婚期一再“泡汤”。王晖说:“每次婚期确定后我们都通知一遍,后来都成笑柄了,朋友们笑话我们:‘这次是真是假啊?’”2009年12月6日,战东在单位领导的一再命令下,从新疆匆匆返回郑州举行了婚礼。婚假还没结束,他再次请战,又重新回到了维稳一线。

    “穿上这身警服就注定要欠家里一辈子,尤其是这两年,我深有体会。”

    这是一封沈战东还没来得及寄出的信,这封写于2010年1月27日晚的信件,落款是“爱你一生一世的老公写于新疆”。

    “老婆,俺赵队经常跟我说,穿上这身警服就注定要欠家里一辈子,尤其是这两年,我深有体会。从2008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外面跑,和你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等我回去了我会好好地经营咱们的小家,给你做饭、为你洗衣、给你捶背,把我欠你的一点一点全都补偿回去!”

    铁汉柔肠,更能打动心魄。沈战东的孝顺在家乡沈庄村也是出了名的,堂哥沈书林说:“战东每次回来,首先会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看看,去陪老人聊聊天。”

    “我们家庭条件不好,家里只有三分地,家里的收入主要靠母亲卖菜。我和哥哥上小学时,家里很穷,还要交学费,哥哥就带着我到新郑市区的街上去拾破纸条、塑料瓶等废品,换些钱贴补家用。”沈战东的妹妹沈节娟说,“那时我们都在郑州上大学,爸妈每人每月给我们300元的生活费,哥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些钱肯定不够用,但他从来没有向爸妈伸过手要钱,没有钱了就躲在宿舍里啃干馒头。”

    如此艰苦的环境,沈战东却甘之如饴,性格一直乐观向上、开朗幽默。战友邢旭强回忆,在郑州集训期间,战友们每天从早到晚进行训练,100米冲刺跑、400米加速跑、5000米耐力跑,再加上手枪的应用射击,训练强度之大,让所有人累得连一句话都不想说。“可是战东在车上一嗓子‘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豫剧《朝阳沟》选段),把一车人都笑翻了。沈战东就是警队的‘开心果’。”     

    就是这个年轻的特警,在他战友的眼中,阳光、帅气、活泼、幽默。这个“80后”的阳光男孩,却有着不一样的成熟和责任。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偶尔看到一期电视节目,又一次被人按年龄段划作为一类人——80后,又被冠以各种不堪的词语,我们真的是那样吗?不尽然吧,我的同事大部分都是80后,但我没从我们身上看到一点垮掉的信息,无论是骄阳似火,还是数九寒天,我们都在努力学习各种警务技能和业务知识,从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警营中的精英。”

    “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祖国给我的坚强和温暖,我的胸膛里燃烧着我对祖国的感恩和热爱。为了祖国,我没有什么值得吝惜,我没有什么不能舍弃。我愿意停下脚步,今生为你放哨站岗——沈战东2010年1月20日。”

    战东牺牲后的第二天,战友们依然循着战东生前的巡逻路线再次出发,当点到战东的名字时,所有战友齐声高喊:“到!”(作者:记者 万川明 陈小平)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