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08 14:38 | 来源:工人日报 2019年12月08日 02版 | 查看:1060次
复员不去大城市,回乡建设立杆架线
本报记者 刘旭
在塔山阻击战纪念塔前,94岁的张贵斌热泪纵横,向卫国捐躯的战友奉上鲜花、致以军礼,久久不愿离去。
如果不是褪色的军装上别着勋章,谁也不知道这位个子不高、左脸有伤的老人是退伍老兵。张贵斌先后参加塔山阻击战,解放武汉、长沙、攻打桂林等战斗,荣立3次大功、4次小功,获得“人民功臣”称号。1954年脱下军装后,他支援家乡建设,在供电公司工作,深藏功名。这一藏,就是65年。
“7天6夜,全连就剩3个战友”
张贵斌家中一张残破不全的喜报,纸面泛黄,但上面的文字仍然清晰地印证着张贵斌浴火战场的事迹。1948年5月,辽宁海城刚刚解放,张贵斌参军入伍。他刚结婚不久,妻子也有了身孕。刚参军,他就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战役——塔山阻击战。
张贵斌所在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奉命进入辽西地区,阻击增援锦州之敌。“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敌机不停轰炸,我们就拼命把战友背回来,抢下一个是一个。可这仗下来,全连120多人,就剩3个战友。”张贵斌回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等相关史料介绍,塔山战役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的成败,甚至于影响了辽沈战役的结局。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获记大功一次。之后,张贵斌随部队从东北三下江南、转战两广,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张贵斌腿部受了重伤。当时他就用土糊上,缠上布条止血:“那时候也不觉得疼,还是背伤员、抢伤员。”
1949年,作为战斗英雄代表,他在北京接受检阅。1954年,因常年作战,腿部旧伤复发,他一度瘫痪住院,不得不离开部队。因为是战斗英雄,组织上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或汉口公安局工作,但他却选择了复员回乡。“我要回乡参加建设,回家孝敬老母。”
从此,张贵斌将军功章和立功证书压在箱底,就连儿女都不知情,亲戚、邻居和单位的同事只知道他是一个退伍老兵。
“点亮”家乡57年
1962年,张贵斌来到辽宁鞍山海城市农电局工作,起早贪黑立杆架线。“海城农村那时候还没有电,我们每天就是干活,给农村架电网。”张贵斌回忆说。“建设材料每天都是前脚进库,后脚就被拉走用,有时候人手不够,我也跟着工人们去架线,就靠人力把电送到各个村。”
到西柳供电所工作时,电网建设和改造任务十分繁重,在人员少、工作忙的情况下,张贵斌和同事们一起参加“会战”,拖着病腿在施工现场,最长一个多月没回家。人晒黑了,累瘦了,每天吃住在工地上,抬电杆、架线路,最终超额完成施工任务。以前都是点洋蜡,再不就是煤油灯,通电了,乡亲们家里灯泡亮了,“我高兴得睡不着觉。”冬天的雨雪冰冻、夏天雷电大风,电网停电跳闸现象频发,遇有事故抢修张贵斌从来不推脱,每次都冲在前面。
西柳供电所距海城市农电局15公里,张贵斌经常托着伤腿骑着自行车去局里上缴电费,一次往返就要三四个小时。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张贵斌自制了一个钱搭子,将现金捆在衣服的最里层,总能一分不差地将带着体温的往来款项送到、领来。
调到海城县农电局器材库工作后,张贵斌的主要工作是从火车站接运器材,他经常跑车站,一车电杆电线变压器,靠人拉肩扛装上马车,一干就是十天半个月。时任海城市农电局局长的郝俊成介绍说,电力设备器材在车站多耽搁一天,就需要多付一天的保管费,只要器材发到火车站,张贵斌便和同事们套上马车去车站接货,经常半夜三更才能回到家。
不能再花国家的钱
30多平方米的小屋,简朴整洁。家具陈旧斑驳,一个箱柜用了43年,床铺因为空间狭小不得不卸掉床头。甚至连个厨房都没有。以前张贵斌住的地方暖气不好,老两口年纪大了受不得冻,十几年前才换到了这里。他说,够住了。平时穿着极其简单,不让儿女给他们买新衣服,他说,有两件衣服换洗足够。
这几年张贵斌时常因病住院,他虽然享受离休待遇,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住好的医院,也可以住时间长一点,可张贵斌从来都是刚感觉好点就出院。平时买药打针也不让孩子们去报销。“自己的离休金不少了,不能再花国家的钱。”
现在,张贵斌和老伴还会在街上捡旧衣服和鞋,他让女儿洗干净、叠放在院子里的台阶上,让有需要的街坊邻居拿去用。
十几年前,张贵斌就嘱咐儿女,等他过世后就盖上一面党旗,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准备。火化后,把骨灰撒入河里,简单结束。
2019年4月19日,张贵斌在女儿陪同下,带着残破不全的报功书和军功章到辽宁西柳镇民政办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才让他的事迹出现在人们面前。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