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为承诺担起妻弟家两个孩子的成长责任(图)

发布时间:2019-11-09 13:2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10月30日 | 查看:1271次

人物故事:

  刘刚,男,41岁,藏族,国网眉山供电公司象中供电所员工。

  14年前,他成为一名未婚“父亲”,抚养2个失去双亲的孩子。14年来,刘刚一直坚守承诺,从不变卦,钉是钉,铆是铆。为了遵守一个承诺,他用宽厚的双肩为两个孩子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突降厄运  大难面前勇于担当

  刘刚的家在甘孜康定,生活在高原的刘刚有着藏族人的刚毅与宽厚。1996年刘刚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1997年在追捕逃犯中表现突出,记三等功;1998年参加阿坝州松潘抗洪抢险记三等功。

  2001年,刘刚从部队光荣退伍后,因未婚妻杨梅在眉山太和供电所工作,为了爱情,刘刚来到眉山,在洪雅山区一个电站工作。两人周末常常在一起,享受爱情的甜蜜,憧憬美好的未来。

  但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杨梅家突遭重大变故:杨梅的弟弟和弟媳都在甘孜九龙县上班,有两个儿子,一个三岁,一个一岁多。大年初六,杨梅的弟弟前往乡下接妻子,准备接到妻子后,两人再返回九龙家中,带上两个孩子回娘家,与父母团聚,见见一年没回家的姐姐与未来的姐夫刘刚。归心似箭的夫妻俩不顾高原山路崎岖陡峭,连夜往回赶路,结果因车祸双双身亡。他们的三岁和一岁的两个孩子一转眼成了没爹没妈的孤儿。

  在康定,杨梅和家人准备了一大桌饭菜等待弟弟一家回家团聚,却等来了噩耗。处理完丧事,沉浸在悲痛中的一家人,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心如刀割。但不得不面对现实: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怎么办?杨梅家有四兄妹,姐姐家在农村,家里有两个孩子要抚养,没有收入来源,经济比较困难;还有一个弟弟也只有十几岁;父母年纪也大了,根本没有能力抚养。将两个孩子送往福利院?这样肯定对孩子的成长不好。看着两个可怜的孩子,刘刚毅然决定:“把孩子交给我们吧!”

  刘刚和杨梅当时还没结婚,两人都在上班,而且是异地恋,带着两个孩子肯定不方便。但两个孩子实在没有更好的安排,全家人商量后,决定将三岁的甲亦天由刘刚和杨梅带到眉山,一岁多的甲亦伟则由外公外婆先暂时照顾。

  就这样,刘刚和未婚妻将三岁的甲亦天带回眉山,承担起了父母的责任。

  兑现承诺  未婚夫担起“父亲”责任

  承诺一件事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回到眉山后,现实问题摆在了两人面前:谁带孩子?按常理,孩子应该跟着自己的亲姑妈,但杨梅当时工作繁忙,而且作为一个单身女性带孩子很不方便,况且刘刚心疼杨梅。于是,刘刚对杨梅说:“孩子交给我带吧,我一个大男人比你强,不能把你累着了。”刘刚将小亦天带到洪雅上班的电站,向单位申请了单间宿舍,为小亦天联系了幼儿园。

  三岁的孩子很敏感,突然一下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小亦天整天哭喊着要爸爸妈妈,这对单身的“奶爸”刘刚来说,没有做父亲的经验,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刚开始,刘刚身边突然多了一个年幼的孩子,难免引起非议。但刘刚不以为然,尽力悉心照顾小亦天。后来,身边的同事得知真实情况后,被刘刚的举动所感动,大家理解支持他,在照顾孩子方面给了他很多帮助。时间一晃大半年过去了,刘刚对失去父母的小亦天疼爱有加,小亦天越来越依赖刘刚,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父亲。

  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2006年底,刘刚与杨梅结束8年的恋爱长跑,两人牵着小亦天,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2007年年初,刘刚调到眉山城郊的崇礼供电所工作,两人终于在眉山有了一个简单而幸福的家。

  婚后,刘刚与杨梅有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刘刚没有因为有了亲生女儿而忽略小亦天,相反对他更加疼爱。为了小亦天,刘刚有时还会委屈女儿。

  父爱如山  爸爸为孩子撑起一片晴天

  2011年,刘刚的岳父因病去世,岳母年事已高,还要照顾已经8岁的甲亦伟,力不从心。刘刚与妻子商量,主动将甲亦伟从康定接到眉山与他们一起生活。为了不让孩子与自己有心理距离,也考虑到孩子的成长,刘刚和岳父母商量,让两个孩子改了“姑姑”、“姑父”的称呼,改口称“爸爸”、“妈妈”,从此刘刚成了三个孩子的父亲。

  为了不让孩子们吃苦,刘刚夫妻省吃俭用,在眉山城区按揭购置了一套商品房,让孩子们终于有了一个家。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个孩子先后跨进学校。家里两个人上班,且工资收入并不高,却要承担5个人的生活,3个孩子的教育费用,压力可想而知。按照实际情况,甲亦天和甲亦伟是孤儿,如果把情况向学校说明,在教育费用上学校肯定会酌情予以考虑,但刘刚怕兄弟俩班上的同学知道后,对兄弟俩另眼相看,影响孩子的自尊,对学校说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不需要任何帮助。

  承诺的事,再难也不能失信。刘刚说:“自己的娃,再苦也要带大,没有过不去的坎!”十几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抚养两个孩子,刘刚没有半点怨言与后悔。

  爱洒高原  行走“天路”情系爱子

  刘刚在甘孜长大,是地地道道的高原汉子,从小目睹了家乡人在昏暗的酥油灯下生活劳作的艰苦场景。他心里希望家乡人早日用上电灯。2014年,藏区无电地区电网建设拉开序幕,为了家乡人民,刘刚主动请缨,在高原一呆就是两年。

  两年的时间,刘刚记不清走过多少公里路,爬过多少根电杆,拉过多长的电线,但他知道,高原就是他的家乡,让家乡从此有了光明,是他这个高原之子的责任担当,也是他对家乡的一份爱。

  2014年冬季的一天,为了给居住在山上的五户人家安装电线,早上七点,刘刚带着两位同事出发,开车两个小时后到达雪山脚下。山上积雪很厚,车辆无法前行,只能步行。刘刚和同事背上工具,开始爬雪山。山上积雪没过膝盖,分不清路在哪里,他们用树枝探找山路,200米的直线距离足足走了三个小时。上山后,来不及休息,立即为村民安装电线。三个小时后,五户人家内线全部安装完毕。看到明亮的灯光,村民非常感动,激动地拉着他们的手说“扎西德勒!谢谢!”

  一条条电力线路,承载着温暖,跨越高山峡谷,把光明传到高原上的千家万户。这是刘刚和援藏电工们辛苦的付出!援藏期间,尽管工作繁忙,但刘刚的心里始终牵挂着甲亦天和甲亦伟。因援藏工作人手少工作量大,刘刚半年才能回一次家,每次只呆一天就匆匆赶回。而在这期间,正是大儿子甲亦天上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来临的叛逆期,学习压力又逐渐增加,父亲又不在家,心中烦闷无法排解,导致中考成绩很不理想,让刘刚感到十分愧疚和自责。

  援藏工作结束后,刘刚回到眉山,在工作之余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儿子,关心儿子,与儿子谈心,教育儿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儿子辅导功课。慢慢地,甲亦天走出困惑,重树信心。“我很感谢爸爸,没有爸爸就没有我的今天,是爸爸的爱,给了我和弟弟一个温暖的家。”甲亦天说,“记得我刚进高中,学校组织军训,有一天爸爸提着牛奶和礼物来到学校看我,我才知道这一天是我的生日。”

  如今甲亦天已是一名高二学生,弟弟甲亦伟已是一名初二学生。为了两个孩子,他宁愿过着清平的生活。在刘刚的家里,一切都简简单单,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高档的家具。刘刚说:“一个人只要有了责任与担当,再苦、再累,你都会感觉到踏实与幸福。”

  一句承诺,千金不易。刘刚把多年前的一句承诺化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动,用自己的执着和爱心抚养两个孩子。我们无法细数他在背后付出了多少,但我们可以想象其中的艰辛与不易。一句诺言,他用担当谱写成一首真善美的赞歌。  

来源:四川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