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15 14:47 | 来源:科技日报 2017年11月01日 第08版 | 查看:11545次
本报记者 许 茜
第二看台
他是全球首位提倡微纳操作机器人的科学家,5年前他来到中国。作为一位日本籍教授,这不是福田敏男首次踏上这片土地。但这回他决定,要在中国栽下“两棵树”——一是机器人技术、二是学生。
作为机器人领域顶级学者,他常把中国机器人产业比作一棵树,基础科学研究是它的根,技术创新是它的主干。“中国以往大多引进国外技术,现在需要做属于自己的机器人,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尤为重要。根不扎实,树也长不高,只拿国外的技术,树干不粗壮,树也不能枝繁叶茂。”他说。
5年前入职北京理工大学后,他实现了两个“首个”——一是创建了世界首个跨尺度协同生物组装机器人系统,实现了200微米人工微血管的自动化加工;二是创建了世界首个纳米操作机器人系统,实现了单细胞原位特性表征。
这些成绩背后,是他惊人的付出。福田敏男一天只睡2到3小时,有时累了就稍微眯会,学生管这叫“碎片化休息”。“他不需要睡太多,甚至也很少吃饭。有时会在凌晨3、4点收到他的邮件,很多时候他为了照顾我们,调整自己的工作休息时间。”福田敏男的团队骨干、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石青说。
这份惊人的投入源自他对科研的兴趣。“老师对科研绝对是‘真爱’。可以说,对不了解事物他都有研究的冲动。”在学生刘晓明看来,这位六旬教授依旧保持着对外界的敏感。
一次在食堂吃饭,他举起了餐盘中一片藕,问起身边的学生:“它为什么有9个孔而不是12个呢?”
“同样的事,在他的眼中,总会有另一副模样。”一位福田敏男的学生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他不拘泥于以往认知,一切似乎都可以是“新的”。
从福田敏男眼中,隐约能看到少年的神情,一种没有经过岁月洗礼的纯粹。在他给记者展示的PPT中,第1页上放着日本动漫“铁臂阿童木”,他说“这是我的起点”。
入行近40年,他研究过的机器人不计其数,但首个闯入生命的,是这个双腿喷火的日本“少年”。那时,还是中学生的福田敏男常琢磨:“它是怎么飞起来的?”
33年前,也是这份好奇,让原本研究传统机器人的福田敏男走进了微纳世界。1984年的一天午后,他在一条小河上划着船,看到水中有些“能动的东西”,便用一个空塑料瓶将河中的水带回去观察。在显微镜下,他发现小水滴里竟有那么多微生物。
“肉眼看不见的世界竟是如此神奇!”从此,他将重心放到“看不见”的机器人上,成了世界首个提倡微纳操作机器人的学者。“微纳机器人的大小跟尘埃差不多,是群‘隐形战士’。”他说。
2010年他摘得工程技术领域的“诺贝尔奖”——IEEE总部颁发的最高奖“终身成就奖”。而他尤为珍视的则是另一个奖项——2014年由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领奖地人民大会堂恰是21年前他首次来华时踏足的地方。
1995年,应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邀请,福田敏男首次来华。此后,他多次来到中国,担任了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开始栽种他的“第二棵树”。
“在福田老师身边,精神是时刻紧张的。”刘晓明的这种紧张感,在和老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最明显。
在团队内部研究例会上,福田敏男会时不时问学生:你都知道这些的,对吧?“总能感觉到老师时不时飘来的余光,如果他感觉到你不明白,他会反复讲直到你懂为止。”一位学生对记者说,有这样的监督,自己一刻都不敢松懈。
有时,福田敏男会要求学生在会上做成果展示,上台前PPT必须练够100遍。会间休息,遇到业内大咖,福田敏男会推着“羞涩”的中国学生,上前与同行打招呼。
“你好,这是我的学生。来你们合个影,交换下名片吧。”福田敏男边说边拿起手机,记录着每个学生走上世界舞台的脚步。
“这是你们展示的机会,要多和业内交流,要敢和斯坦福、哈佛的学生比拼。”福田敏男希望学生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希望他们中间能走出下个诺贝尔获奖者。
在他看来,学生就像棵树,给足够的水和阳光,就能茁壮成长。迄今为止,他已培养了30多名中国博士生,其中包括“千人计划”专家郭书祥教授在内的大部分学生成为中国机器人的中坚力量。
两棵树还未长成,“退休”是福田敏男从未想过的事,他的精彩仍将继续。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