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文:践行承诺 老支书十几年如一日义务守护烈士纪念碑(图)

发布时间:2019-09-28 18:4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9月24日 | 查看:775次



人物故事:

  刘广文,男,1946年6月生,中共党员,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孟子岭乡王厂沟村支书。

  几十年来,王厂沟村老支书刘广文一直以为烈士守墓、向前来瞻仰的人们宣讲抗战历史和革命事迹的方式,向英灵致敬。

  王厂沟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西南部孟子岭乡,南临长城喜峰口,北临燕山,东临青龙—平泉—喜峰口公路,是连接关内外的咽喉要道。刘广文居住在王厂沟棒山沟自然村,他曾在王厂沟村中小学当了12年民办教师,后又在村中担任党支部书记。

  “那时,父母带着我们到地里干活,经常指着一块地告诉我们,这里曾打过鬼子伏击,那里鬼子曾经杀过村中的老百姓。”刘广文说,他有5位亲人先后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

  1968年,当地党史办寻找到了许多珍贵照片和实物,在村部建成了一个展览室,供当地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据介绍,从那时起,正在村小学教书的刘广文便担任起了讲解员。

  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士,2005年9月,宽城满族自治县政府在王厂沟村棒山沟阳坡建起了一座纪念碑。从纪念碑建立之日起,每天忙完农活后,刘广文都回去清扫纪念碑下的浮土和落叶,拔去纪念碑周围的野草,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

  刘广文的老伴儿杨玉娥告诉记者,前几年村中的小路还是土路,为了方便人们参观,刘广文冬天要扫雪,夏天还要将挡在路边的山柴砍掉。“他不光只扫纪念碑附近的土或雪,而是从纪最年轻念碑一直扫到村部,有4里多地。”

  王厂沟村棒山沟曾经有9户村民,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潘家口水库搬迁,从1999年开始,8户村民陆续搬出了棒山沟。现在山沟里只有刘广文一户人家。儿女们曾多次劝他们搬出去,但刘广文怎么都不愿意离开这里。“这里是生养我的地方,我的爷爷、叔叔还有那27位年轻的战士都把最年轻的生命安息在这里,我要在这里陪着他们,这是我对烈士们的承诺,也是我一生的坚守,我没有想过要离开。”刘广文说,那些牺牲的年轻战士,连家都不知道是哪儿的,他留在这儿,如果有一天这些战士的家人来这里找亲人,他还可以为寻找者提供帮助。

  2006年,烈士王任的女儿,在寻找了60余年后,终于找到了王任烈士的下落。“她来到了王厂沟,在烈士纪念碑前,我告诉了他父亲和战友的故事。2007年6月2日,时年92岁高龄的李中权老将军来到王厂沟村,在纪念碑前深深的三鞠躬,回忆往事,痛哭流涕。2013年‘七一’前夕,曾参加过王厂沟抗战的老战士张继学的儿子带着父亲的遗愿,来到烈士纪念碑前看望牺牲在这里的父亲的老战友们。”

  在刘广文的家中,有一本厚厚的记事本,这本帐册里记录着许多来此参观的人们的姓名、时间、人数等信息,从2005年至今,他已经不厌其烦地为一万余人讲解了那段历史。在刘广文说,“我会继续守下去,讲下去。”他行动诠释着对烈士陵园的真挚感情,也践行着自己当初的承诺。

来源:河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