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学:老支书坚守大山31年 带领村民苦干实干“刷新”家乡风貌(图)

发布时间:2019-09-14 17:5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9月1日 | 查看:754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刘月学,男,70岁,中共党员,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顶云街道办包包村党支部书记。

  事迹简介:刘月学在偏远的包包山村带领村民艰苦奋斗整整31年。他穿行包包村各组各寨近2万公里,对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从硬化村组路面到发展刺梨主导产业(已种植150亩的刺梨,计划明年种植1200亩刺梨),让村民有了稳定收入;从过去的人挑马驮,到现在家家户户修建了“小洋楼”。如今,包包村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423人,下降至318人,贫困发生率从44.4%下降至9.94%。为了帮助蚂蚁冲组的43户人家过上好日子,刘月学与村里干部共同努力,在蚂蚁冲组通路时,实现了16户农户搬迁;他带领贫困村民种辣椒、挖土豆、割牧草,仅务工工资就发放了60多万元,参与的贫困村民人均增收约3000余元。

  刘月学,男,194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关岭县顶云街道办包包村支书。从满头青丝到华发丛生,70岁的刘月学老支书不曾挪窝,在这个的偏远山村坚守了整整31年。31个年头,在这个9.8平方公里的小山村,他穿行于各组各寨、各家各户,前前后后走了将近2万公里,相当于将包包村的组组寨寨走上1830多次。在他的带领下,包包村从毛路到硬化路,从群众无支柱性产业到如今发展刺梨主导产业,让村民有了稳定性收入,从过去的人挑马驮到现在家家户户都修建了一栋栋“小洋楼”,包包村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423人,下降至318人,贫困发生率从44.4%下降至9.94%……这一串串数字正是刘月学31年坚守的成果,也是因为他的这份信念和执着,成为了包包村群众最离不开的“大当家”,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

  刘月学出生在关岭县顶云街道办包包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家后,1987年,当时在贵阳水口寺屠宰场负责记账的他,每月300元,包吃包住,待遇优厚,可是为了能照顾孩子读书,1988年8月,刘月学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顶云乡包包村,担任村委的统计员,每月工资也才几十元。可是当看到家乡一间间茅草房和瓦房,各村之间的不是硬化路,而是泥泞的毛路,很多孩子也不愿去上学,整天穿着破旧的衣衫踩着泥塘里的水玩这一幕时,他内心就暗暗发誓:“既然组织信任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带着群众把日子越过越好……”刘月学这一干,就是整整31年。

  包包村属县级深度贫困村,位于顶云街道办事处西北面,由原五一村和包包田村合并而成,距街道办事处20公里、距县城18公里,全村12个自然村寨,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55户3298人。而每个村寨、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刘月学都熟记于心,无论提起哪个村寨哪家,他的大脑都像搜索引擎一样,能准确无误的“导出”资料,对于他的这一特殊功能,他的同事个个都不得不佩服,包包村驻村第一书记  杨山说,老支书一直以来对每家每户都了如指掌,有时电脑还没他脑子快,让年轻人都自叹不如。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刘月学之所以熟知村寨和农户家的情况,这都是他这31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访了解到的,他时时刻刻都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无论走到哪里,他心里惦念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村里最困难的群众。村民勾德全说,在村里每个人都晓得刘支书,他是真把老百姓放在心坎上啊,他就是老百姓最放心的人和最贴心的人。

  如今的刘月学,虽然已经是70岁高龄,但是步履依然矫健,每天都穿梭在村子里,动员群众发展致富,走出大山。蚂蚁冲组,是包包村最边远、路最差的一个组,进出都是蜿蜒的山路,这样的山路要走上一个小时才能到寨子,遇到下雨天路更加湿滑难行,而蚂蚁冲组的43户人家每天都得穿行在这样的路上,这是刘月学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为了帮助蚂蚁冲组的43户人家过上好日子,刘月学带领村里干部,积极响应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开始了农户搬迁动员工作。提起刘月学,包包村脱贫攻坚专职副主任李朋辉感慨的说:70岁的老人家,又是爬坡路段,而且来回就要几公里,要走将近两个小时,连年轻人都觉得很吃力,但是每次一说起去蚂蚁冲组,他都要跟着去,爬坡上坎的速度还比他们快。

  动员搬迁之初,蚂蚁冲组农户竟无一户愿意搬迁,刘月学便加大了走访动员频率,根据每家每户情况进行劝说,彻底打消农户心里的搬迁顾虑,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刘月学与村里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蚂蚁冲组通路了,百姓致富有了盼头,蚂蚁冲组实现了16户农户搬迁,老百姓住进了新房过上了新生活。

  为了让包包村早日通硬化路,他组织村委一次次商定、起草通组路的实施方案,政府项目负责人员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办事处领导积极到各部门汇报协调,在大家齐心努力下,2019年3月13日,顶云街道办的工作群里,发出一张图片,图片配文是:蚂蚁冲通路了,发消息的人正是刘月学,放下激动得微微颤抖的手,这位70岁的老人,偷偷抹去了眼角的泪光。

  路修通了,组里原本丟荒的40多亩土地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老支书说:年轻人在外打拼也不容易,咱们虽然上了年纪,可也不能拖年轻人的后腿啊,种地是老一辈人的强项,把这些“盘活”,发展些产业,挣些钱,让他们看看,咱们上了年纪的人也不比他们年轻人差。就这样,种辣椒、挖土豆、割牧草,每一项产业基地里满满都是参与务工的贫困群众,仅务工工资就发放了60多万元,参与的贫困群众人均增收约3000余元。土地就是农村人的饭碗,谁愿意将自己的饭碗交给别人,所以,刚开始流转土地实施村级产业时,还是有群众不愿配合,于是刘月学带着村里的干部一遍遍地到群众家中做工作,为群众“算细帐”,在他的动员下,发动群众种植了150亩的刺梨,计划明年还要种植1200亩的刺梨,切实把刺梨产业真正打造为富民产业、脱贫攻坚大产业。

  当问起刘月学都70高龄了,为什么还要坚守在这个岗位上时,刘月学说:“从2013年我爱人过世以后,孩子们都不让我干了,我当时也想到继续把那一届任了就行了,但是通过学习以后,又想到整个村现在贫困的发生率还达不到减贫,所以我想的是要等老百姓全部按习主席讲的,脱贫攻坚上不落下一个人,让大家都走上小康路,老百姓脱贫了,我才放心退下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不能掉队。在关岭的改革发展中,正是一大批扎根基层的党组织带头人,为了给基层百姓排忧解难来回奔走,为了撑起大家的“钱袋子”身先士卒,为了哪怕一条路的建设而辗转无眠……才有了百姓的幸福生活,他们默默无闻一干就是数十年,奉献了整个青春年华。要珍视这份精神,立足岗位,努力奉献,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凝练“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把根扎在泥土里,用真情奉献新时代!

来源:贵州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