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05 21: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9月1日 | 查看:1256次
人物故事:
张爱华,1941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村民。
春寒料峭的早晨,在信阳市新县郭家河乡天台山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位古稀老人正缓慢前行,她的衣衫已被雨水打湿,裤脚也沾满泥土,但她却丝毫不在意。她要到山崖上的红色革命旧址红军洞瞧一瞧,她要到山顶上的晏春山烈士跳崖纪念地看一看,去看看这些地方是否被雨水冲坏,是否风化倒塌了,这是她每个月例行要做的事情。这位老人就是信阳市新县文物局业余红色文物保护员张爱华。
一声嘱托,几段往事,报党恩,“红军洞”是她最大的牵挂
贴着鸡公寨脊背的云烟褪去,露出浩无边际的绿海。张爱华与爱人潘国章带着镰刀和毛巾前往巡山第一站——晏春山烈士纪念碑。张爱华说,带镰刀是为英雄烈士“打扫卫生”,带毛巾是为她“擦擦脸”。
1933年,40岁的女共产党员晏春山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灌辣椒水、钉竹签等酷刑,她始终不透露游击队的去向,最后将敌人引至远离游击队的大花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后跳崖牺牲。
张爱华的父亲张贤盛是铁骨铮铮的红军打旗兵,母亲黄本英是作战英勇的游击队员,张爱华对革命先烈有着深埋骨子里的敬仰。
“这里有宁死不屈的陆汉婷夫妇,雪夜寻粮摔下悬崖的肖先发……”革命烈士的传奇故事,“红军洞”的由来,张爱华如数家珍。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原部队主力胜利突围后,留下坚持斗争的刘名榜、肖先发、邱进敏等人,组成罗礼经光中心县委,下辖罗礼、经光两个县委。为躲避敌军,县委机关就设在山洞里,这些山洞被百姓们称为“红军洞”,这里也是中共大别山工委纪念地。
1964年春,有“大别劲松”之誉的老红军刘名榜回到故乡,面对老部下之女他感慨万千:“这里有你父辈的足迹,是烈士们安息的地方,也是历史的见证,你要保护好。”张爱华知道,报恩的机会来了。
时光追溯到1947年。由于父母均参加革命不在身边,有一次,7岁的张爱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住扔到河中,被人救起后一直高烧不退,直至昏厥。再次醒来时,她已在部队医院,眼前都是戴着“五星帽”的人。
张爱华回忆,那种刻骨铭心的重生感觉,永世难忘。
解放后,她被送到学校。8年学生生涯,党组织为她解决了衣、食、住等诸多困难。1961年,张爱华被安排到陡山河乡小宋湾村教书,随后又调回到湾店村王湾组,期间,她既当教师,又当村计生干部。1963年,张爱华与同为村干部、大她4岁的潘国章结了婚。
“是党救了我的命,是党教会我做人,是党给了我一切……”张爱华始终这样认为。她要守护好“红军洞”,完成父亲临终前那句嘱托:一定要报答党的恩情。
自此,几百亩山川树木、几十个山洞遗迹、几座烈士纪念碑成了张爱华最大的牵挂。55年来,巡山修路、祭奠英烈、保护文物、宣扬革命史,她凭着一颗丹心和一腔痴情,呵护着这精神火种与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源源不绝。
一份殊荣,千斤担子,守深山,历经艰险终不悔
沿着往鸡公寨的崎岖山路艰难前行,山下,晏春山烈士纪念碑至“红军洞”有1.5公里,到晏春山烈士跳崖纪念地“烈女岩”有2.1公里。走完张爱华夫妇修整的一条数百米平坦小路,通往深处的溪径若隐若现。
深山有泉倾流而下,即便艳阳高照,山石上薄薄青苔也会让行人打踉跄。已近八旬的张爱华依然脚步矫健,当年的红军精神分明还在。
待到山腰,刻着“红军洞”三个大字的石碑赫然入眼。火红的镶字,仿佛浸透了当年那段峥嵘岁月和老人的无限忠诚。
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给革命遗迹“正名”,张爱华整天往县文物局和乡政府跑。终于,“红军洞”于1979年被列为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几天,张爱华激动得没睡好觉。
张爱华当时是村干部,除了忙村务,一有空就把心思放在了“红军洞”。
有次巡山,她遇到一头百余斤的野猪,躲在燕子洞许久;有年冬天,她失足跌入深水潭,幸被路过砍柴人搭救……多年来,张爱华遇险无数,可始终不忘先辈遗志。
1981年,新县文物局为她颁发了一个“红本本”——义务文物保护员证。虽没分毫报酬,但张爱华觉得肩上担子更重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村民想承包集体山,合同上写着“40年8万元”,山林范围包含“红军洞”。看到合同,张爱华拒不签字。承包人欲给“好处费”,张爱华竟然翻脸,对方只好作罢。
还有一次,一温州商人想开矿,将挖土机、钻探机等设备都开到了山上。张爱华与丈夫潘国章轮换着每天都去一趟,撞见他们想用炸药开山,她上前就扑在放炸药的石头上。见不怕死的她软硬不吃,温州人只好放弃。
寒来暑往55载,张爱华制止各种损坏革命文物旧址行为20多次。期间,有人怪她“多管闲事”,她却总是笑脸相迎,因为她深知: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无悔于事、无悔于世。
一本日记,诸多文物,播火种,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保密洞’是红军开会的地方,‘休闲洞’是伤员们养伤的地方,‘小亮洞’是警卫站岗的地方,‘穿洞’的好地势适合打游击……”在家门口的红色文化长廊里,张爱华已忘记跟多少人介绍过“红军洞”。
沧桑不改红色印记,革命火种永世相传。为让更多人了解“红军洞”,一有时间,张爱华就到郭家河乡八一希望小学为孩子们讲故事。
“红军钻山洞和敌人打游击”“百姓冒死为红军送红苕”“村民偷偷为游击队伤员打井”……老人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围坐一起听得满脸尊崇。
时光漏进的林荫酿成了岁月,红色故事也随着流传下来,化作了精神信仰的种子。
2014年8月2日,张爱华的精神信仰得以升华——“红军洞”纪念碑建立。那一天,她激动得流泪,并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青枝绿叶一遍山/无数石洞在里边/这是当年革命的重要地/住过英雄无数千/首长面交我看管/我黑发离去白发添/我坚守老前辈们在这里流过的血和汗/今年整整50年/今日政府把碑立/让英雄事迹代代传……”
“今日小雨,为了修通往红军洞的山路,男男女女们齐上阵;刚吃完早饭,几佰(百)名学生来到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拉水泥的车子来回跑,路上人儿哈哈笑,今天乡村公路开工了……”
数十年来,张爱华坚持写日记,她说她喜欢记录自己的人生和山乡的变迁。在另一篇日记里,张爱华写道:“这辈子几乎没有走出这个村庄和这座山,舍不得离开一天,在我的眼里这里最美……”
斑驳的日记本夹层,一直存放着几份“征集文物收据”,上面记载着她和村民们向文物部门交献的文物。吴焕先的怀表,刘名榜的碗,何耀榜的酒壶,红军战士们用过的马蹬子……多年来,她数不清向文物部门交献多少文物,只知道有些陈列在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纪念馆,有些珍藏在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展馆。
新县境内现存有360余处革命遗址遗迹,正因为有了众多像张爱华这样的人,革命火种才得以留存,大别山精神才能源远流长。2012年,张爱华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文物保护员”,2017年被评为“第三届信阳市道德模范”,2018年被中共信阳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来源:河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