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4 09:19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04日 04版 | 查看:858次
在河南环保系统,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孟祥利为“老孟”。作为河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的高级工程师,老孟称不上是什么大人物,也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6月15日,55岁的他生命戛然而止,倒在了环保宣传的现场——彼时,他正在筹备“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民健步走(新安站)”倡导绿色出行公益宣传活动视频直播。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大写的人”。
他的溘然离世,留给家人和同事无限悲伤,也给人们留下深深的思考,平凡人生中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
生命的最后5天
老孟的最后5天,实在算不上轰轰烈烈,对他来说,除了忙碌,做的都是些平凡事,与往常并没什么不一样。
6月11日至13日,老孟参加省政府参事室领导到基层一线调研。
6月14日,老孟为筹建河南环境教育馆,一大早赶赴北京对接相关事宜,当天晚上赶回郑州。
6月15日,是他人生最后一个周六,老孟没有休息,驾驶着大型直播车赶赴新安县为视频直播做准备工作。他的生命就定格在这一天。
15日中午,老孟在单位食堂吃午饭,还与同事打招呼。回到办公室本可以午休一会儿,但是同事看到他并没睡,都知道老孟是在惦记着直播的事,一心想早一点赶到现场筹备。
随后,老孟和同事张鹏你一趟我一趟地把三脚架、摄像机、微波传输等设备从办公楼往视频直播车上搬,要知道那些设备每捆都在30斤以上。“人手紧张,每次出去直播,都跟打仗一样,设备非常沉,年轻人掂着都觉得费劲儿。”张鹏含着泪说。
下午一点半,他驾车从郑州出发了,却浑然不知自己的心脏潜伏危机。
3个小时后,他们来到新安县世纪广场,暑热未散,老孟和张鹏忙碌起来。张鹏看到老孟拿着电源线,从车上扯下来。这时候,老孟摸了摸胸口,说自己感到胸闷。张鹏说:“是不是中暑了?休息一下。”
等张鹏再转身时,老孟痛苦地躺在广场的石板上了……120急救车赶来,把老孟送到了距离最近的新安县中医院进行抢救。他,正在与死神赛跑。
抢救间隙仍心系工作
这时,河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焦万益也在前往新安县的路上。“5点08分,我在高速上接到报告‘孟祥利同志晕倒在现场,被120送到了新安县中医院’。”一下高速,焦万益直奔医院。
17时25分,他们到达医院抢救室,推开门的一幕,让焦万益永远无法忘记。老孟正躺在抢救床上,打着点滴,吸着氧气,满身冒着虚汗,手颤抖地拿着手机,处于免提状态,闭着眼睛正在通话,听到老孟说的第一句话是“直播信号通了没有?”
紧接着,老孟又用微弱的声音指挥4个机位如何摆布、光缆如何布设等,焦万益走到老孟身边,夺过手机并挂断说:“不要再考虑直播的事情,安心休息,配合治疗。”
一旁负责救治的医生说:“心电图正常,窦性心律。”焦万益看到心电监护仪实时数据显示生命体征正常,稍感放心。
这时老孟声音微弱地说胃痛,想喝热水,医生说马上到病房观察,病房里有热水。17时55分医生决定把老孟往病房转,把他抬到推车上,约1分半钟,推到另一栋楼病房门口时,他突然四肢痉挛、呼吸和脉搏骤停,老孟又迅速被推回了抢救室抢救。
经过3分钟的抢救,老孟短暂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可之后心脏出现了室颤。与此同时,焦万益紧急联系了郑州的心脏专家,现场与医生连线。可是,医生再无回天之力,持续抢救至23时许,老孟完全失去了生命体征。这一次,老孟没能跑过死神,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工作岗位。
“好脾气”却为工作“发火”
据单位财务室精准统计:2018年老孟参与环境攻坚调研等出差活动达249天,包含着大量节假日和双休日。“游击式”地用餐,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他却没有任何怨言。
老孟从部队转业,是干了20年的“老环保”。在同事马辰芳眼里,老孟是“老黄牛”也是“好脾气”,见谁都是笑呵呵。马辰芳第一天来单位报到,老孟热情地领着她到各个办公室转,介绍这位新来的同事。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副站长吴国林还记得,他见过“好脾气”的老孟唯一一次发火。两年前,老孟和他去三门峡督导污染防治攻坚时,在当地的一个石子厂,吴国林在前边检查生产线和库房,老孟悄悄地顺着山路绕到后边,看到厂区积尘有一寸厚,但没有任何抑尘措施。
“太过分了,一定要向当地攻坚办交办!”一向温和的老孟沉下脸,对企业负责人当场发了火。回到住处,他立即写了转办单,促成该企业问题迅速得到了整改。
“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吃、不拿、不要,孟工是个好同志好兄弟……他突然去世,我感到很痛心!”吴国林说。
“好脾气”的老孟在工作上却很倔,绝不来半点糊弄。年轻同事李桢告诉记者,去年夏天,为了拍摄制作河南省在线环境监控数据造假警示纪录片,老孟走访了15个省辖市的26家企业。
有一天,冒着36摄氏度的高温,老孟扛着摄像机,爬上了许昌某焦化公司烟气采样口拍摄。那时,企业的锅炉还没有完全停下,下来后,李桢看到老孟的衣服贴在背上已完全湿透。下午,他又马不停蹄,冒雨跑到平顶山某石墨公司案发现场进行拍摄。
一天下来,脸色蜡黄,年过半百的老孟疲惫不堪。有人也会劝他,别那么拼命。老孟总是微笑着回答:“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脱了军装干环保,工作一样要干好。”
他眼里有别人却没有自己
老孟的妻子兰春平回忆:“他走的那天上午,我俩坐公交车先去我父母家,因为我的颈椎不好,一路上,他怕车上空调吹到我,就一直用手捂住我的脖子,那时候俺俩没有言语,但我心里是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啊!我多希望时间定格在那一刻,然而,那却成了他最后一次做我挡风的墙!”
兰春平到他办公室整理遗物时,看到他许多的荣誉证书,还有他创作拍摄的各种专题片光盘,收集保存了一大盒子。
“在我眼里,他是个好丈夫。”兰春平说,他对家人很关心,对工作也很上心。
要知道,做到这一点,老孟并不容易,把时间掰开揉碎——眼里有家人和工作,却唯独没有自己,他用这种方式来守住自己的初心。他一有时间,就去陪家里老人。妻子还记得有一个周末,俩人乘公交去看岳父岳母,推了满满一小车的东西,走到半路,老孟接到任务,挂了电话就对妻子说:“今天不陪你回家了,单位又有任务,我得赶紧回厅里,说完扭头就下了车。”
老孟一直是全家的骄傲:全国军事院校恢复高考的第3年,他考上了解放军郑州高炮学院。1999年9月转业,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被引进到河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2009年2月任高级工程师。老孟17年的军旅生涯,先后6次立功受奖。转业后的20年,编辑制作各种专题片300余部,《生命的呼唤》《生存的挑战》《水的诉说》《呼唤蓝天》等一批视频作品获奖。
近日,孟祥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郑州举行,河南省生态环保系统两万余名干部职工在各地聆听了报告会。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决定,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开展向孟祥利同志学习活动并评价道:“孟祥利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是污染防治攻坚一线奋战者的学习榜样。”
(本报记者 章正 王胜昔)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