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31 15:2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7月29日 | 查看:992次
人物故事:
张海燕,1967年2 月生,河南省泌阳县古城街道办事处新兴居委会居民。
卖掉珠宝行和房子建起养老院
张海燕自幼丧母,他是在街坊邻居帮助下长大的,后来,家中又出现重大变故,父亲也离他而去,还是街坊邻居的热心接济帮他挺过难关,也因此,他从那时起就在心里萌发了回报社会的想法。
最初创业,张海燕和妻子马云雪在泌阳县县城经营珠宝行,靠着良好的信誉,他们的生意做的是红红火火,还在城里购买了两套房子。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张海燕准备还了自己回报社会的心愿。2013年,偶然一次机会,他了解到当地有不少老人养老成了问题,为了帮助这些留守独居老人和孤寡老人,缓解当地老年人老有所养的社会问题,张海燕和妻子转让了珠宝行,并忍痛卖掉了两套新房,筹措资金100多万元,成立了泌阳县花园养老康复中心。
把孤寡老人当成自己最亲的人
在康复中心,让每一位入住老人都得到精心的照料,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是张海燕唯一的追求。
“等俩月,在外工作的儿子就来接我回去了,其实我电话里和他说了,工作忙就不用接我回去了。我在这每星期吃4回肉,3个月就给我们免费体检1次,院子里有好多健身器材,屋里还有空调、电视、卫生间,还有这么多伴儿,我在这里吃的好睡的好心情也好,环境又好,比家里还热闹。院长对待老人就像自家的亲人一样。”刚在这里过了半年养老院生活的赵大爷已经“乐不思蜀”了。
盘古乡柴庄村88岁的寇自顺是个全身瘫痪、不会说话的中风病人,张海燕一有空就亲自给老人煎药喂饭,打扫卫生。家住赊湾镇刘岗村76岁的偏瘫老人焦秀花,由于两个儿子都在服刑,老太太入住6年,家属也没结算伙食费和护理费,但张海燕一如既往的精心照护老太太饮食起居。焦秀花感激地说:“海燕待我真的比我亲儿子还要亲。”
84岁老太太李富芹,高店乡王岗村人,留下偏瘫后遗症,初到养老院时生活不能自理,张院长每天陪她聊天,进行肌肉按摩,同时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慢慢的能自行下床,李富芹自己说:“想都不敢想我还能站起来。”
83岁的孤寡老人刘仁启,家住花园街道财神庙居委。2018年9月张海燕去家里接他时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需要专人照料。张海燕把他接到养老院后,每天从2楼背到楼下,搀扶他进行活动,利用活动器材进行锻炼。在老人恢复一些身体机能时,张海燕每天教他打牌锻炼,3个月后,老人在他的照料下竟然奇迹般的站起来了。如今,刘仁启老人一个人在家生活,没事儿时就开着三轮车到养老院去玩儿。他逢人便夸张海燕的好:“我能够重新站起来走路,多亏了海燕呀。”
养老院持续亏损但一直坚守
由于大部分老人入住时间较长,且家庭确实困难,张海燕也不忍心提高收费标准,多出的费用他就自己掏腰包垫上。一名入住半年的老人,交了1个月护理费,儿女们再也没有来交过钱,但是张海燕依然把她当做亲人一样照料。
经营6年来虽然赔钱亏损,张海燕他还是选择了坚持。泌阳县相关部门得知了他的难处后,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特别是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也隔三差五地送衣物、送米面肉,陪老人们聊聊天,给他们洗洗头、洗洗脚,大家的对他工作的支持也给了他坚守下去的动力。
对民营养老院来说,降低人力成本是必需的,除了在一线的护理人员数量要保证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动手。当员工还忙着给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的时候,忙碌的张海燕又开始了打杂、盛饭、端饭……
一年365天,张海燕和妻子马云雪都坚守在养老院,悉心照料着院里的老人。白天为老人们做饭、打饭、洗衣服。晚上,他俩得起来好几次,到各个房间查看老年人,看看他们是否睡了,屋里的电视、空调、门窗是否关了,每次检查完毕回到房间就已经半夜了。
在办好养老院的同时,张海燕还关注着弱势群体。彭先朝家住马谷田镇王冲村的大山里,妻子李秀菊身患白血病十几年,家中一贫如洗。张海燕听说后,当即在养老院腾出一间房子,添置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把彭先朝夫妇接到了养老院生活,并经常给他们买营养品补身体。
“替天下儿女尽孝,帮世上老人解难,是我创办养老院的宗旨。”张海燕说,“由于养老院位于县城郊区,距市区较远,如果老人发病,送老人及时到达医院就诊面临困难。为了解决老人就医的问题,我准备实行医养结合,筹备办医院,扩大养老院规模,办成家庭式养老模式。”谈到今后的发展,张海燕说。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迹,却在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中造就了许多不平凡、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动汇聚成一个个文明、和谐、温馨的音符,奏响了社会文明、和谐、爱老敬老的新篇章。张海燕倾心敬老爱老的先进事迹,赢得了党和政府的肯定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张海燕先后荣获首届泌阳好人、驻马店好人等称号。
来源:河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