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銮:26年捐助20余万元帮老扶幼(图)

发布时间:2019-07-31 14:4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7月29日 | 查看:1018次

人物故事:

  个人简介:陆春銮,女,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亭湖经济开发区原妇联主席,盐城市亭湖区慈悦托福中心负责人。

  事迹简介:2010年7月,陆春銮得知辖区居民杨应富瘫痪在床,她几经辗转自掏腰包找来一位老中医为其治病,经过3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杨应富终于告别12年的瘫痪生涯。2019年4月,她出资为杨应富过50岁生日,10年来她对杨家的关爱从未间断。从事公益活动26年,陆春銮带着家人一起帮扶困难群体,先后出资20多万元资助近30个贫困家庭、 100余名困境孩童。2014年离岗后,她加入亭湖区慈悦托福中心义务为独居、康复、孤残、智障及临终关怀等老人提供爱心服务。她先后受到省、市、区表彰五十多次, 2015年当选江苏好人,其家庭2018年当选盐城市首届文明家庭。

  “您是我们家的恩人”——在陆春銮的帮助下,瘫痪12年的杨应富终于站起来了

  “您是我们家的恩人呐,没有您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2019年4月初,在亭湖经济开发区新丰社区居民杨应富的家里,其妻子王翠红拉着亭湖经济开发区原妇联主席、亭湖区慈悦托福中心主任陆春銮的手感激地说。20年前杨应富突患怪病瘫痪不起,在陆春銮的帮助下,躺床12年的杨应富病逐渐好转,并能站立行走。4月1日是杨应富50岁生日,陆春銮自掏腰包为其办了一场热闹而温馨的生日宴。王翠红告诉记者,丈夫40岁生日也是陆大姐操办的,这10多年间陆大姐为他们家操碎了心。

  1999年杨应富摔了一跤后就一病不起,高烧不退,先后在南洋医院、盐城市三院住院治疗,共用去4万多元,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怪病让杨家用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很多外债。王翠红打零工维持生计,年迈的双亲只能靠捡垃圾补贴家用。

  2010年7月,杨家的困境引起陆春銮的注意,她决定实实在在地帮助杨家走出苦难。几经辗转打听,陆春銮听说射阳一位名叫陆于江的老中医医术高明,她兴冲冲地驱车到射阳拜访,却遭到陆老的拒绝。原来陆老也有难处,自己忙碌一生,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去盐城为杨应富治病,一是费时,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两三年,为了确保疗效,治疗一天不能间断;二是很多专家已判了“死刑”的病,自己也未必有把握治好。

  然而陆春銮没有放弃,多次登门,陆老被她的诚心感动。到了家徒四壁的杨家,陆老看到身如干尸的杨应富,动了恻隐之心,而打听得知陆春銮与杨家非亲非故,更让陆老心生感动,当即决定留下来为杨应富医治。为了使陆老先生安心工作,陆春銮自费为其租房,添置了生活用品,安装了空调,这个举动再次深深地打动了陆老先生夫妻,他们决定临时住在盐城为杨应富诊治,不收取任何费用。

  经陆老初步诊断,杨应富小脑萎缩,可用针灸治疗试试,但施针治疗前必须把身体调补好。当时杨家贫病交加,哪有钱买营养品?陆春銮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掏出300元交给杨母,让她给儿子加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陆先生的精心治疗,80天后杨应富已能讲话并能扶着桌子下蹲。为了让杨应富加强营养,陆春銮再次掏出300元给杨母,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和丈夫将烧好的甲鱼汤、鸽子汤、老鸡汤等送到杨家。2010年秋天,瘫痪12年的杨应富在陆春銮、老中医陆于江的爱心扶持下终于重新站立起来。

  此后的近十年时间里,陆春銮想方设法帮扶杨家。她多方联系帮杨应富妻子安排了一份靠近家且时间比较灵活的工作。为了增加杨应富的营养,她隔三差五送来帮扶金、大米、食油、营养品。陆春銮的浓浓爱心让杨家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多亏了陆大姐……”——在陆春銮的调解下,100多个家庭的矛盾纠纷化解了

  在任职亭湖开发区妇联工作期间,陆春銮参与调解100余个家庭的矛盾纠纷。被她调解帮扶过的人看见她,张口就是:“多亏了陆大姐……”

  10多年前,亭湖经济开发区蔡某的丈夫不幸因车祸去世,儿子才刚刚6个月。徐家人一边忍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一边抚养年幼的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因为拆迁安置,徐家和儿媳因产权产生矛盾。由于矛盾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出现激化。陆春銮得知此事后,前后30多次登门谈心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解双方的矛盾症结。2012年12月12日是蔡某的30岁生日,为了从心灵深处感化一家人,在得知蔡某生日即将来临时,陆春銮提前为蔡某挑选了价值千余元的生日贺礼,让蔡某体会到温情,让一家人的矛盾化消。

  王健、董华夫妇是一对组合家庭,因为缺少血缘的纽带,夫妻双方在房屋拆迁安置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夫妻两人各不相让,甚至拳脚相见。陆春銮前后半年时间30多次去李家谈心交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陆大姐的诚心深深地打动了王健夫妻。最终在陆春銮的感动下,王健夫妇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不久,王健女儿结婚,陆春銮冒雨为新人订制花篮,连同500元礼金,送去她对新人的深深祝福。

  20多年前,家住亭湖新区南映社区的蔡荣成因妻子患重病,花光了家中积攒多年的积蓄。妻子离世后,剩下父子俩相依为命,生活没有盼头。2007年4月蔡荣成成了陆春銮的帮扶对象,她决定先把蔡家的房屋修缮好,于是她个人出资请来瓦工,对房子墙体进行加固,对屋顶进行补漏,让父子俩不再遭受风吹雨淋之苦。房子修好后,陆春銮联系医院为蔡荣成检查身体,又帮蔡仲祥找了一份月工资1200元的包装工工作。蔡仲祥左脚有疾不能胜任工作,陆春銮又给他500元钱,让他试做蔬菜买卖,蔡仲祥做得“有声有色”,每天能挣到好几十块钱。10多年过去,蔡荣成的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亏了陆大姐”,这大约是每一个得到过陆春銮帮助的人发自内心的最真挚的心声。

  “她比我亲女儿还亲”——在陆春銮的关爱下,100多位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2014年初离岗后,陆春銮志在千里,全身心扑在孝亲敬老事业上,为独居、康复、孤残、智障及临终关怀等老人提供爱心服务。

  “老小,老小,年纪越大越像孩子,我要是有一天不去看看他们,他们会惦记得慌。” 每天晚上,陆春銮都会到每一个老人的房间看看,向护工了解当天情况,100多位老人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如今,陆春銮几乎把慈悦托福中心当成了自己的家。

  79岁的张奶奶入住慈悦托福中心已有两年多时间,对陆春銮百般依赖。“我夜里只要眼睛一睁就想你,快进来抱抱我!”陆春銮的双脚还未踏入房间门时,正在吃饭的张奶奶就放下碗筷高兴地站了起来。过年期间,张奶奶被女儿接回家住了两天后,老人就吵着闹着要回养老中心。“她比我亲女儿还亲,把我们照顾得很细作,我要永远在这里住下去。” 张奶奶说。

  97岁的卞奶奶看到陆春銮亲昵地撒着娇:“噢啊!姑娘您来了,我就是想您,就是想您,您不来和我谈谈,我就是睡不着觉。”卞奶奶是2014年入住慈悦托福的,她视力模糊、双耳失聪,大脑记忆几乎归零,仅记得人生中的两件大事:十岁时,她的母亲离她而去;十七岁远嫁他乡,做了人家的小媳妇。每次,陆春銮总是耐心听她讲完这些她烂熟于心的故事。现在,惦记着陆春銮成了老人铭记于心的第三件事。

  78岁的韩奶奶2015年来到中心,入住时身体很弱,多种疾病缠身。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下岗工人,家中经济并不宽裕。陆春銮主动帮老人请名医治疗,先后垫付5000余元药费。老人的退休工资并不足以支付养老中心的护理费用,陆春銮从2017年2月开始就定期自掏腰包替韩奶奶补足护理费用,让老人安度晚年。春节期间,韩奶奶的儿子两次要带老人回家过年,老人说什么都不肯回家,老人说:“你们放心,我在这里很开心,服务人员专业贴心。陆院长她对我比我亲女儿还要亲……”

  “妈妈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在陆春銮的影响下,丈夫、儿子、儿媳都走上公益之路

  20多年来,在陆春銮言传身教的带动下,一家人都走上公益爱心之路。丈夫张云楼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工作十分忙碌,但他仍抽出时间陪妻子一起去看望一个个贫困家庭,退休后干脆成了中心安全管理员,力所能及地帮助老人;儿子张杰是中国药科大学的一名教师,对妈妈的爱心之举自小就由衷敬佩,从高中开始每年假期都随妈妈一起去贫困户家献爱心,大学、研究生、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学金无一例外都是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张杰在日本留学期间总是省吃俭用,将钱省下来给老人们买精致的点心,老人们提到张杰赞不绝口,他是老人们口中孝顺的“大孙子”。

  张杰回忆说:“小时候,妈妈利用节假日时间,经常带我做公益,帮助体弱多病的蔡爷爷到医院检查并陪伴治疗,帮助无儿无女的陈爷爷运各种材料盖房子,等等;妈妈一直教我要对老人好,妈妈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2016年6月23日阜宁、射阳发生龙卷风特大灾害后,张杰带头向家乡捐款,在日本的中国博士协会中发动筹集善款2万余元,受到盐城市慈善总会的好评。在母亲的影响下,张杰个人先后捐各类善款20余次近2万元。

  “在做慈善这条道路上,妈妈是我们一家人最好的榜样!”儿媳黄江艳是南京市的一名教师。嫁给张杰后,每次回盐城,她的第一站必定是养老院,就像回到家里一样,带上水果和点心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嘘寒问暖,给老人们捶肩揉背,早已成为她的习惯。这两年春节,小夫妻利用七天长假陪着陆春銮,忙前忙后陪老人吃年夜饭,还用工资买慰问品、包压岁包,亲自分发到每一个老人手里,两年来小夫妻给老人包压岁包就累计近两万元。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为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陆春銮很喜欢这句话。多年来,陆春銮和她的家人用行动践行着对这句话的理解——让困难家庭得到帮助,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让失学失爱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让孤寡老人快快乐乐安享晚年……

来源:江苏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