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她做出了医生本能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9-07-21 18:54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5日 03版 | 查看:924次

 ——记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秦艳莉

【德耀中华】 

  两年前那样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秦艳莉做出的选择,让人们对这位白衣天使留下了深深的敬佩。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正在九寨沟旅游的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秦艳莉支持丈夫施救他人,而她自己则强忍骨折伤痛,救护安抚伤员。秦艳莉被誉为“上海好游客”,她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秦艳莉说:“我并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我的同事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这是医生的职责。”

天灾突降,救人是本能的选择

  提起两年前地震面前的生死一刻,秦艳莉还心有余悸。

  那天,吃过晚饭后,一行20多人乘坐旅游大巴回酒店,导游正告诉大家距离目的地还有10分钟车程,但话音未落,突然世界就安静了,秦艳莉被从车里甩了出去。地震了!当秦艳莉回过神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觉得肋骨疼得喘不过气来。幸运的是,丈夫韩圣彪带着儿子从大巴中逃生。

  刚刚团聚的一家话也没来得及说一句,丈夫就迅速返回还在被“石头雨”袭击的大巴车,奔向了那里的呼救声。“当时大巴里全是石头,无法行走只能靠爬,他回来的时候身上到处都是擦伤,手掌里还嵌着石子。”看着满身伤口的丈夫,秦艳莉很心疼。她坦言,在丈夫冲回大巴救人的瞬间,她也曾想过丈夫可能再也回不来。但是她说:“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是会支持他去救人。”

伤痛面前,她担起医生的责任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道光从远处照了过来!附近的中建工作人员过来救援幸存者,他们开着翻斗车载着伤员来到中建林场的临时避难所。那里,陆陆续续聚集了一两百位幸存者,基本没有人说话,只有伤者痛苦的呻吟。秦艳莉忍着伤痛站了起来:我是医生!

  “医生!我先生需要帮助!”“医生!帮我看看我的女儿吧!”那一刻,无助的人群似乎有了精神支柱。

  “没事的不要怕,平躺好,一会儿如果不舒服喊医生我就过来了。”

  秦艳莉的丈夫搀扶着她在伤员中穿梭,她仔细检查每一位伤员,给予他们心理安慰,通过一些简单必要的措施,监测伤员生命体征,最大限度地减少继发损伤,争取救援时间。漫长湿冷的夜,因为有了这位医生的存在,让大家感到安心而温暖。

  除了秦艳莉和她的丈夫,临时避难所里的人谁也不知道,这名忙了一整夜的女医生肋骨骨折了。后来,秦艳莉的检查结果是:4到8共5根肋骨骨折,伴有肺部挫裂伤,是幸存者中受伤较重的。

治病救人,做不让自己后悔的事

  如今,说到那夜的救治,秦艳莉仍然为未能挽留的生命红了眼眶:做医生最痛苦的事就是眼睁睁地看着病患死在自己面前而无能为力!“我只能尽己所能,做不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在同事眼里,秦艳莉为人正直热情,工作认真;在患者眼里看她和蔼亲切,业务精湛;她的学生佩服她病情观察仔细,做事负责尽全力。

  每天查房的时候,秦艳莉都非常认真,认真地观察病人的细微变化,生怕错过一些重要的变化。有一次秦艳莉发现一名病人没有按照她预计的过程醒来,停滞在某种状态,当时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是秦艳莉立刻找了同事们进行会诊,最后验证了秦艳莉的想法,病人脑血管有些问题,并及时进行了处置,最后病人恢复得很好。

  因为秦艳莉夫妇的救人事迹,他们收到了两万元的奖金,但他们把这笔钱全部捐给了九寨沟灾区。对于秦艳莉奋不顾身的救护、捐赠行为,她的同事们并不意外。与她共事11年的护士长说:“她不这样做就不是她了。”

  秦艳莉说,医德就是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其实没有比医生更想让病人好的人了。这是一种责任,发自内心的责任。

  (本报记者 孟歆迪)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