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03 22:15 | 来源:辽宁日报 2019年07月03日 13版 | 查看:1535次
升旗仪式结束后,四代同堂的于福洪一家人在国旗下合影。
于福洪和老伴儿把国旗从一个精致的盒子中拿出来。
本报记者 王卢莎 文并摄
在丹东市振安区珍珠街道临江社区学府嘉园小区的一角,矗立着一根国旗杆,每当节假日或国家纪念日来临,老党员于福洪就会和家人一起举行一个特别的仪式——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小院里的升旗仪式,是于福洪家坚持了66年的“家规”。他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感恩。更重要的是,老人用这种身体力行的方式,言传身教感染着后人。
6月30日,星期日,对于丹东市振安区的于福洪全家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晨曦初露,无须招呼,四代同堂的于福洪家十几口人,不约而同地聚到了珍珠街道临江社区学府嘉园小区老人家的小院。88岁的于福洪和老伴儿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精致的盒子里取出一面鲜红的国旗,在儿孙们的搀扶下,来到小院里的升旗角。
当天的升旗仪式由于福洪的重外孙女景新然主持。她是于家第四代人中年龄最大的孩子,如今是小学四年级学生。
景新然从太姥爷的手中接过国旗,双手托着,稚嫩的脸上紧抿着小嘴巴,显出一脸凝重。在父母的帮助下,她展开国旗的四角,将国旗挂在旗杆上。于福洪和家人默默地注视着景新然升挂国旗的过程,在鲜红的国旗下唱起了国歌。
礼毕,看着3岁的小表妹拍手欢呼跳跃,景新然笑着告诉记者:“每次家里升国旗,我都感到特别自豪。我们学校也有升旗仪式,我上五年级就有资格当小旗手了,我要争取当上学校的小旗手。”记者问她:“怎样才能当上学校的小旗手呢?”景新然有点害羞地说:“好好学习,团结同学。”
接过重外孙女的话茬,于福洪说:“我们家的升旗仪式已经坚持了66年。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感染了我的后代子孙,使他们从小就拥有了浓郁的爱国情怀。”
于福洪家升国旗的故事,要追溯到1951年,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于福洪家所在的安东市(1965年改名丹东市)临江街地广人稀,还有一片天然形成的树林。那时,一些志愿军部队就驻扎在这片较为隐蔽的树林里,而附近的老百姓家就成了部队的大后方。
“我父亲于连荣当时是街道干部,我家住满了一个运输连的战士。”于福洪说。每天看着父母和邻居们给志愿军战士买菜、生火、烧水、做饭,于福洪也跟着大家一起忙活。记忆中最深刻的是1951年国庆节,运输连指导员拿出一面国旗,招呼于连荣一起挂国旗庆国庆。
“我家住的那个大院里有七八户人家,只有我家挂起了五星红旗。”于福洪自豪地说,记忆中那抹永远挥之不去的鲜红,从此成了他心目中属于节日的色彩,“过节的时候,只有升上国旗,才有过节的样子。”
1953年,志愿军部队离开安东,运输连指导员把那面国旗送给于连荣作为纪念,于家用一个精致的盒子把国旗珍藏起来。从那时起,每当“五一”国际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于福洪便和家人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于福洪的外孙女梁晶告诉记者,那面国旗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洗礼,一直用到不能再用。2009年,珍珠街道办事处又给于福洪送来一面崭新的国旗。于是,于福洪家的升旗仪式一直坚持至今。
于福洪是社区孩子眼中的“故事爷爷”,景新然最喜欢听太姥爷讲故事。十几年来,老人经常在闲暇时间,给社区里的孩子们讲一些感人的战争故事,讲述他亲身经历的鸭绿江边发生的变化。
“像我这样的老人都走了,这个地方以前发生的事儿谁还能记得?”这是于福洪最担心的事。
2007年,丹东市振安区珍珠街道党员活动站组织了一次党员座谈会,与会党员在会上结合家乡变化谈了很多感想。这次会上,于福洪萌生了用笔记录下家乡变化的想法。
2009年,于福洪开始动笔,先拟了一份写作提纲,包含百余个题目,内容涉及临江街一带的历史变迁、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等。
翻开于福洪的一个本夹子,厚厚的一摞手稿静静地述说着一段段历史。
“早些年天气寒冷,大江(老安东人对鸭绿江的俗称)年年封冻,有一尺多厚,安东人对开江非常重视,开江也叫跑冰,有文开江和武开江……”于福洪在他写的《文开江和武开江》一文里,描绘了初春开江时的壮观场景。
“早些年安东市有很多街,我的父辈在振安桥下柴草市街经营柴火,老安东的柴草市、鱼市、粮布及果品市场一样兴旺热闹……”阅读《怀念柴草市街老地名》,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没有华丽的辞藻,写的是过去柴草市街热闹的场景,经历过的人读起来很有感触。
退休前,于福洪是丹东市橡胶厂的一名技术人员,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一生喜欢读书、看报、写文章。他家窗台的书架上摆满了书,桌子上放着词典、放大镜,“我老了,一些字都忘了,写文章时需要查字典。”于福洪说。
于福洪写的故事有的是他亲身经历,有的是听人讲述。他写作态度严谨,对于不确定的部分,会实地考察,或到档案馆查找资料。在写《不忘甲午大战在丹东》《不忘日俄战争在丹东》两篇文章时,为了充实材料,他骑着自行车到过虎山、九连城一带,找当地人考证情况。
2009年至今,于福洪已陆续写了90余篇文章,累计15万字。他要把记忆中那些逐渐消失的旧事整理出来,写一部《鸭绿江轶事》。他写的《照银鱼》《冰爬犁》等几篇文章已发表在当地的媒体上。
于福洪家的墙上挂着于氏先祖遗训:广读书 必得智 勤有功 戏无益。这是于福洪的父亲于连荣根据古代诗书中的字句总结的家训。
“这是对‘耕读为本’祖训的最好诠释,就是让我们多读书长智慧,多做事少游戏,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于福洪说。
于福洪的祖籍在山东省乳山市司马庄,全庄人都姓于。司马庄有个大祠堂,门上有块匾,上面刻着“耕读为本”四个大字。于氏后人把“耕读为本”作为座右铭,历代出了不少有作为的人。
太姥爷的言行深深影响着景新然。每次到太姥爷家,她都会看到太姥爷给她铺好的图画纸,太姥爷在桌子一角写故事,她在另一角画图画。
于福洪常说,家风好不好,父母是关键,“染坊缸里倒不出白布来,根不正苗自然歪。”他认为,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梁晶对此深有感触,“儿时的记忆中,我的姥姥、姥爷跟太姥爷、太姥姥常年住在一起,照顾老人的晚年起居,从来没说过一句重话,就连每天吃什么饭菜、什么口味,都要先问过太姥姥才能决定。”
于福洪的老伴儿单素兰说梁晶是个孝顺的孩子,“前阵子我的腿摔坏了,躺在炕上不能起来。梁晶一来就给我洗身洗脚、接屎接尿的,不嫌脏、不怕累。”听到姥姥的夸奖,梁晶有些不好意思,“亲眼看到姥姥、姥爷对长辈那么孝敬,我怎么能对长辈不好?”
补记
身教
于福洪与老伴儿结婚已60多年,有两儿两女。生活中,夫妻俩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如今,5个孙辈孩子努力上进、懂事孝顺,4个重外孙女健康快乐、活泼可爱。老人唯一的外孙子——二女儿于冬的儿子博士毕业,在北京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4个重外孙女不时地回到老人身边,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乐融融。
关于家庭教育,于福洪感触颇多:“如今城市里的大家庭很少了,大多是三口之家。大人工作忙,压力大,孩子很小就被送到托儿所、幼儿园,然后就是上小学、中学、大学,很多人觉得教育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对家庭教育不重视。”
于福洪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我们每个人都属于一个小家庭,都有责任传承和践行祖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优秀家风、家教,并让我们的子孙代代相传下去。
于福洪带给家人的有言传,更多的是身教。“我从来不对子女们说你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我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比如,我教育孩子们爱国,不会去讲大道理,而是带着他们升国旗,让他们自己体会其中的内涵;我培养重外孙女绘画等兴趣爱好,不会督促她快画、多画,而是为她铺上画纸,在一边静静地写字陪着她;我教育孩子们孝敬老人,自己首先对父母长辈给予细心照顾。”
于福洪家坚持了66年的升旗仪式,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后辈人。重外孙女景新然不仅立下目标,要好好学习,团结同学,争当学校小旗手,更把这种积极向上的“仪式感”根植在心中,每当节假日,她都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长辈、对家人的爱。去年母亲节,有了一定绘画功底的景新然不仅送给妈妈梁晶一张贺卡,还为姥姥——于福洪的大女儿于娟画了一张肖像画作为礼物。于娟把存在手机里的肖像画照片找出来给记者看,记者看到图中所画的是一个身材苗条的美丽女子,跟现实生活中的于娟不尽相同。景新然当时对姥姥说:“别看姥姥身材胖胖的,但是我要画的是心目中最美丽的姥姥的样子。”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书,厚重的人生经历是一本饱含岁月沧桑的书;老人如诗,丰富的生活阅历是一幕勾勒人生万象的诗……子孙后人细细品读,方能品出人生真谛。在孩子们的眼中,于福洪确实是一本珍贵的人生教科书。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