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明志 陈树湘浩气长存 血洒湘江 闽西军功勋永在(2图)

发布时间:2019-07-01 08:40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7月01日 07 版 | 查看:991次

陈树湘烈士墓。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莉/摄

扫一扫 看视频

  一支英雄的部队,从诞生之日到退出红军战斗序列,只有3年多时间。一位传奇英雄,断肠明志,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年仅29岁。

  战士血洒在湘江。那是红军长征的关键一战。这是后卫师的英雄壮歌!

  1934年9月,中央红军被压缩在瑞金、兴国、于都、宁都、石城、会昌、宁化、长汀等8个县城和周围狭小的地带。10月9日,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奉命秘密在于都县鲤鱼坝设防,掩护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从瑞金、兴国县向于都集结。

  红军第三十四师,前身为福建地方红军部队,战士主要来自福建闽西的长汀、宁化。不管是配合兄弟部队,还是独立战斗,这支部队都以骁勇善战闻名,因屡立战功,被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誉为“钢铁之师”。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从于都向西突围,实行战略大转移。由1.12万名闽西子弟组成的红三军团第四师和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分别担任最艰巨的前卫和后卫任务。

  1934年11月25日,前卫红军第四师渡过湘江,在湘江西岸界首渡河点以南的光华铺布防阻击攻敌,7天6夜与敌厮杀,虽然歼敌数千,但自损近半,至12月1日,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掩护军委第一、第二纵队渡过湘江,

  1934年11月27日至29日,后卫红军第三十四师在广西灌阳县的文市至水车一线布防阻击追敌。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参谋长刘伯承在湖南道县蒋家岭村召开会议,并对师长陈树湘等同志说:“在重兵压境的情况下,把军团的殿后任务交给你们师,这个担子很重啊!你们既要完成军委赋予的任务,又要有万一被截断后孤军作战的准备!”

  12日1日,红军主力已于晨时渡过湘江。红三十四师引得敌军更加疯狂地“围剿”,“挖地三尺,找出来予以歼灭。”红三十四师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位置和时机渡湘江西进。

  12月4日晚,为了摆脱敌人,陈树湘师长作出两项决定:第一,从敌人薄弱部位突围出去,到湘南坚持游击战争;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12月10日,陈树湘带领红三十四师渡牯子江时遭到武装袭击,他在船上指挥战斗时被保安团头子认出,不幸中弹,右腹部受重伤,战士们只能为师长作简单的包扎。后因伤口太大,战士们从庙里找来一个碗压在伤口上,再用绑带绑上,不让肠子流到地面上来。

  12月11日,遭受天寒地冻,缺衣少食和多次袭击,仅剩140人的红军队伍又遭到阻击。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陈树湘决定带人掩护,由参谋长王光道带领红三十四师余部突围,“冲出一个算一个!”

  12月12日,陈树湘走下担架,率两个班,占据湖南道县富足湾村后的馒头岭,阻击敌人,掩护其他战士突围。负责掩护的两个班战士先后牺牲,陈树湘怕拖累大家,命令幸存的2名警卫员1个修械员赶紧冲出去,不要管他。3名战士不舍,强行把陈树湘抬上担架紧急转移,就地隐蔽在馒头岭上的一个岩洞里养伤。

  这是一个极其隐蔽的山洞。岩洞入口很窄,洞内却很宽敞,有大厅、指挥台、上下层楼、地下河、风岩、雨岩、仙人田、钟乳石等,非常适合隐蔽。“陈树湘腹部中弹后,在这里度过了5天的短暂休息时光,也就是1934年12月12日到17日。有当地百姓感念红军是自己的队伍,还安排一名10岁的小男孩悄悄送来红薯和中药。”道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镜忠介绍。

  今年6月29日,“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来到了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探寻陈树湘师长曾经战斗过最后牺牲的地方。离开道县县城,车行崎岖山路,颠簸一个半小时左右,便来到了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馒头岭。岭下传来孩子们嬉水的欢声笑语,曾经,红军战士们殊死战斗过的地方,如今一片祥和宁静。

  六七月的岩洞,阴凉舒适,略感潮湿,洞顶不时有蝙蝠飞过,有水滴渗下,地面上泥泞湿滑。在1934年12月的初冬躲在这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就是在恶劣环境下,陈树湘师长仍在看军事地图,研究战斗。“他一直在看地图,旁边还有两个小红军,因为陈树湘受了重伤,我爷爷会拿些草药给他包扎,后来他被人抬走后,爷爷非常难过,他说红军是好人,怎么就被抓走了。”71岁的周玉生老人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起曾发生在这个岩洞里的故事。

  1934年12月17日,道县保安团第一营营长何湘满山满岭搜红军。陈树湘带领警卫员等3人冲出岩洞,再次突围。最后一颗子弹打光,因弹尽粮绝,陈树湘师长及警卫员在馒头岭下冯督庙(洪都庙)不幸被捕。

  为了留下一个活着的红军师长邀赏,他们把陈树湘师长抬到四马桥圩伪营部所在地——谢德堂(布铺)门口,试图医治。“陈树湘当时受了重伤,肠子都露出来了,他站了几次都站不起来,他们就用洋参为陈树湘师长提神,但陈师长就是不吃。” 今年78岁的张国平老人回忆父亲曾讲述的见闻。他父亲在药铺对面的缝纫店做事,目睹了陈树湘拒医拒食。

  第二天拂晓,敌人抬着陈树湘回县城,当行至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时,陈树湘趁敌不备,用手从伤口伸入腹部,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当时那里有两棵桂花树,他就是在那儿绞断肠子牺牲的。”许瑛老人的父亲曾经目睹了陈树湘牺牲。许瑛记得父亲的评价是“他当时很勇敢”。许瑛的哥哥许杰看到的场景是“担架上躺着一个人,衣服很破,浑身脏兮兮的,右手掌满是血迹。”原县史志办副主任唐小峰补充道。

  “满腔碧血荐轩辕义烈千秋光争岁月,百尺青松環墓冢精魂一缕秀毓河山。”湘江战役是中国红军长征史上最艰苦、最壮烈的一大战役。红三十四师全师5000多名闽西籍红军,有4000多人壮烈牺牲,另1000多名无法渡江的红军转战桂北、湘南打游击战,1936年在湘南九嶷山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只有30人突围。这是湘江战役中唯一成建制牺牲的红军主力部队。

  红三十四师兵源主要来自闽西。很多血染湘江的闽西英雄的姓名无人知晓,但烈士功勋与世长存。

  红军第三十四师100团团长韩伟,当年跳崖幸存,是全师唯一幸存的团以上干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不是闽西人的他两次叮嘱家人,死后要把骨灰放在闽西。

  陈树湘牺牲后,敌人将他的头颅割下,送到省城长沙并悬挂在城门上。道县百姓偷偷将陈树湘的无头遗体,和一同被杀害的警卫员埋葬在潇水之滨。

  如今的道县,静静流淌的潇水穿城而过,已难寻当年红军激战的战场遗迹,但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万古长存。

  红军第三十四师牺牲的战士很多被老百姓悄悄埋葬,极个别幸存者被当地群众收留。在道县四马桥镇早禾田村,就有红军第三十四师幸存者的后人林福建。他的父亲林中辉是馒头岭突围队伍中,幸存的一个传令班长。

  在经过清水塘时,林中辉右脚掌被打断,不能跟着部队行军,被村民黄永良收留,养伤3年都没好,最后还是一个姓唐的和尚治好了他的伤,给他改名林玉芝。因思念家乡,林中辉给儿子起名林福建。而林福建又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林古田,为的是纪念古田会议。

  本报湖南道县6月30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莉 李剑平 见习记者 蒋佩珊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