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11 22:4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6月10日 04 版 | 查看:812次
安徽7岁小男孩的故事,让江苏省人民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吕凌教授久久难以释怀。读研究生期间,他遇到了一个患有肝病的7岁小男孩,小男孩的肚子很大,常躺在床上呻吟。
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长带着孩子来南京求医。当得知配型成功后,孩子母亲毫不犹豫地捐出了部分肝脏。经过充分准备,手术非常成功,男孩术后也恢复得很好。出院前,医生对家长千叮咛万嘱咐:“虽然肝脏是妈妈捐的,但毕竟不是孩子的器官,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抗排异药。”
出院后,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男孩擅自减药,后来停药了。遗憾的是,孩子后来出现排异,再次回医院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治疗机会……当时免疫抑制药物还未列入我国医保清单,价格高昂。母爱没能挽救孩子的生命。吕凌把这种“手术成功,但没能让患者长期存活”的无奈,称为“外科性无助”。从那以后,他也一直在寻找打败“外科性无助”的方法。
修炼医者的工匠精神
填报高考志愿时,吕凌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保送重点大学的机会,进入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就读。
在校期间,学校图书馆里浩瀚的藏书为他打开了新的大门。他翻阅几百本医学书,却发现西医教材中极少出现中国人的名字。“20年前国内的原创性医学研究太少,中国医生很难在国际舞台发声。”他感慨道。
吕凌最初希望从事白血病方面研究。后来,他了解到,全中国肝癌患者基数大,5年生存率低。通过我国肝病学者10多年努力,肝癌诊治取得突破。于是,他决定从事肝脏移植与移植免疫方向。经过一年备考,他考上了南医大研究生。他一边阅读文献更新知识库,一边在实践中磨炼诊断能力和“手上功夫”,希望有一天能真正带给患者“生存的希望”。
对于自己的成长史,吕凌总结说:刚开始像骆驼,被文献和老师牵着鼻子走;业务水平上来了,像只狮子,什么都想去做,“能帮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方法,我都愿意努力去尝试。”
用转化医学打败“外科性无助”
安徽7岁小男孩的故事让他深受震撼。他一直在思考有无其他方法来解决手术后的排异问题。他所面对的现状是,因免疫抑制药物在抑制排斥反应同时,也降低了患者自身免疫力,长期服药还会导致肿瘤、高血压、肾损害等疾病,严重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生活品质。
有没有更先进的治疗手段,能让患者少吃药,甚至不吃药?
此时,他注意到了国外发表的一项科研成果——科研人员给小鼠注射一种细胞,使得心脏排异的小鼠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他当即给国外学校实验室负责人写了邮件,表达自己希望能出国学习,让这项技术造福移植患者。幸运的是,外国实验室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在国外深造3年后,他决定回到国内,尝试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转化。那时,国内自体细胞治疗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对这项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国内专家的态度都极为谨慎。
在导师帮助下,2014年12月,他和团队完成了全球第一例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诱导。目前,该团队已实施治疗17例,5例进入临床撤药阶段。
好医生的三重境界
吕凌把医生总结为“三重境界”。第一是工匠精神,用一台成功的手术回报患者信任;第二是接轨学术,争取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生存率,不当只会拿手术刀的医生;第三是引领更多人,把创新“点”连成创新“网”,建造一道守卫人民群众健康的屏障。
多年来,吕凌都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他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目前使用的心脏停跳死亡供体捐献的器官移植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他邀请东南大学仪器学院一同研发器官体外循环支持系统——肝脏灌注仪,通过模拟在体环境,在体外保存、修复器官。该技术于2017年获得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同年,他与“八竿子打不着”的社科领域专家一起合作,共同撰写了《建设细胞谷,优先发展细胞治疗产业的若干建议》刊登在学术刊物上,他们的建议还被南京政府部门采纳。1年后,中国(南京)细胞谷落户南京江北新区,“中国人群细胞图谱计划”由此提上日程。
此外,他还关注到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导致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最近,他的团队正和一些互联网企业商讨成立AI实验室,打造一套肝脏CT智能报告系统,通过“疾病科普来防病、医院专家来治病、云端数据来实现全生命周期随访”三条路径,实现医疗资源下沉。
多年来,他发现,医生身份很特殊,一肩挑双担——不仅要做好医疗服务,还要承担起医学教育责任,扣好医科学生的第一粒扣子。
作为一名党员,他常对学生说,医术只是医生服务患者的能力,信仰才能让人走得更远。信仰会让你无惧病情的错综复杂,无惧相对存在的各种关系。
10年来,他送出23名学生和医师走出国门,学习先进医疗技术。如今,让他自豪的是,他们无一例外都选择回来报效祖国。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蔡漪铃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