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29 22:14 | 来源: | 查看:7152次
演出结束,当记录两位主人公真实事迹的文字投放到幕布上时,观众再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刚刚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上演的民族歌剧《英·雄》,用艺术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缪伯英和丈夫何孟雄的感人故事。
该剧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株洲市委、市政府联合打造,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排演。《英·雄》中,“英”是缪伯英,她于1920年11月参加由李大钊组织的党的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雄”是其丈夫何孟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革命中,两人先后牺牲,牺牲时均只有30多岁,他们用青春和鲜血,写就了一曲英雄之歌。
《英·雄》以历史事实为背景,通过“初恋·俚歌”“热恋·酒歌”“苦恋·离歌”“生死恋·长歌”四幕,塑造了一对英雄夫妻形象,内容曲折动人,充满了青春、热血、理想、信仰和可歌可泣的爱情、激情和深情。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礼赞英雄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何孟雄是株洲当地人,他和妻子的故事在当地一直流传。几年前,《英·雄》的出品人、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主任肖鸿斌“送戏下乡”时,听闻何孟雄夫妇的故事后,深受触动。与此同时,肖鸿斌注意到,一段时间里网络上各种调侃、戏谑、丑化英烈的事件屡屡出现,“我们文艺工作者应承担起为英雄正名、扬名的历史责任,引导人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
歌剧被称为舞台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的民族歌剧,并赢得市场和观众,难度不言而喻,尤其是主旋律歌剧作品,容易陷入故事性弱、说教味浓的窠臼。主创多次深入主人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采风,缪伯英亲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等各种历史细节纷至沓来。最终,两位主人公革命岁月的青春、热血、理想、信仰贯穿全剧,焕发出强烈的震撼力。
“歌剧要好听易传唱,不仅要有好故事,更要有好音乐。”《英·雄》作曲杜鸣说。在这方面,《英·雄》尝试进行突破,故事娓娓道来,更有多个唱段歌词优美、曲调婉转,易于传唱。
“要上高山那就莫怕风,要下大海呀就莫怕龙。好花不怕霜雪打,霜雪越打花越红哟……”《英·雄》全剧,大量的湘东民歌、花鼓戏元素让观众惊喜不已,大筒、唢呐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也十分巧妙,引人入胜。不少观众在观剧结束后都不由自主地哼唱起剧中的一些旋律。
“《英·雄》在学习借鉴西方歌剧的同时,在戏剧结构上融合了传统与非传统的结构方式,呈现出一种多散点的散文式的传记人物美学特征,这是中国民族歌剧多样化的一次探索和尝试。”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指出,《英·雄》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觉醒,更昭示出当今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一条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记者了解到,2017年,歌剧《英·雄》从全国143部歌剧中脱颖而出,入选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是9部入选剧目中唯一一部由地级市院团创排的剧目。截至目前,《英·雄》的剧场演出已有55场,观众达7万多人次。除了剧场演出,《英·雄》团队还努力打破舞台限制,通过文艺志愿者小分队的形式,把作品的精彩片段送到百姓家门口,让大量没有机会走进剧场的基层群众得以领略民族歌剧的魅力。
(本报记者 韩业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