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2-12 07:3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2-04 | 查看:2108次
这是一位让人敬佩的老人。
儿子因病早逝,他父承子业,帮儿子完成遗愿,从此与民间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为了求证三国故事,他和老伴以老弱之躯,不辞辛苦,奔走于洪湖、石首、监利、公安等地搜集资料。
13年,他出了10本民间文学专著。他就是荆州市沙市区大庆路77岁的熊远桂老人。
2日,记者赴荆州叩开了老人的门扉。
帮儿子了却心愿
“我和儿子熊永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喜欢民间文学。”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熊远桂在公安县埠河区政府当秘书期间,就利用工作之余开始搜集民间故事。后来熊永从部队退伍后,到公安县文化馆当了创作员,由于长期到乡村采风,搜集整理了大量民歌、民谣和民间故事,这使他们父子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
1996年9月14日,44岁的儿子熊永因为肺癌晚期,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儿子拉着父亲的手说“我收集了不少民间文学资料,来不及整理和归类,看来这个心愿只有您能帮我了却了……”
熊永是我省著名歌词作家,曾以一曲《三峡,我的家乡》荣获1997年度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世间最哀,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更何况儿子熊永那么优秀,正处于人生与艺术的黄金期。熊永走后好长一段时间,熊远桂整日茶饭不思。老伴张成玲见他这样,心里针扎似的痛。“老熊啊,别忘了儿子的心愿还要实现啊!”熊老这才从悲痛中惊醒过来,痛定思痛后开始整理出一摞熊永的作品。1998年,熊远桂沿着儿子创作的足迹,和老伴一起开始了漫长的寻访之旅。
熊远桂不顾年迈体弱,晕车晕船,在老伴陪护下奔赴省文联、省图书馆、省民研会以及省内各个地区,只要是儿子熊永创作留有痕迹的地方,他们都不辞劳苦地跑到。每月不足千元的退休生活费,维持正常的开支都有困难,可只要知道哪有儿子的资料,无论有多远,有多难,也要把钱省下来做路费将资料拿回来。为了节省费用,熊远桂很少复印,几百万字的稿子一笔一画仔细抄下来。
整理完儿子的遗作,两位老人暗下决心,即使倾家荡产,也要把儿子的遗作出版,使其成为社会财富。
经过不懈努力,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了熊永的第一部音乐作品集《山高水长》。接着,熊远桂夫妇又为儿子出版了第二本歌曲选集《路的旋律》。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13年时间里,他先后为儿子出版了7部专著。
由爱好者到“掘宝人”
熊远桂本来只是一个民间文学爱好者,但在整理儿子遗著过程中,他对民间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情,从而成为了一个自觉的民间文化掘宝人。
在沙市大庆路熊远桂家门口,悬挂着“湖北省民间文学遗产抢救突出贡献家庭”的牌子。一看便知,熊远桂一家与民间文化有不解之缘。
荆州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但这些年来,由于对三国文化的重视不够,以至有了三国文化轴心区“偏移”的说法。“作为一个民间文学爱好者,我觉得有义务以正视听,因此我从民间的角度对三国文化做了一些发掘性工作。”
最近几年,熊远桂在搜集整理荆州三国民间故事时,和老伴一道自费走遍了荆州及其周边地区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所有县市和乡镇。
他说,荆楚文化的确有许多取之不尽的宝藏,还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功夫去挖掘。仅从寺庙传说而言,全国的寺庙、道观达3200多座,其中荆州辖区内有2500多座。
13年时间里,熊远桂除了为儿子出版了7部专著外,他在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之后,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作品。目前,他已出版《荆州三国名胜古迹大观》、《荆州三国成语故事》、《荆州歇后语故事》3部专著。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古稀之年的熊远桂夫妇仍然在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道路上辛勤耕耘…… (记者 易飞 实习生 刘瑀)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