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21 16:42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1日 05版 | 查看:1427次
河南茹振钢家庭。
云南石琛家庭
山西邢宝明家庭
北京侯宁家庭
【大写的共产党员·家庭 家教 家风】
在我们的心里,家是彼此支撑、互相温暖的藏爱之地,家是心有所依、苦乐共担的栖息之所;在我们的记忆里,家,是父母亲情守候的那盏灯,是夫妻相濡以沫的一条路。每一个难忘的故事、每一次携手的努力、每一段守望的时刻,让我们获得了热爱生活的勇气,更让我们拥有了人生前行的动力。
幸福不会从天降,要靠每一个人、每一个家的共同努力。今天,我们从入选全国妇联“寻找最美家庭”的名单中,邀请到故事感人、情感生动、个性鲜明的四个党员家庭,作为千千万万家庭的代表,为您讲述最美家庭勇敢追梦的故事。
1、河南茹振钢家庭 “麦爸菜妈”的田园诗意
有一种爱是“守护团圆”,还有一种爱是彼此借力,共同成长。茹振钢与原连庄就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农业科学家“夫妻档”,丈夫茹振钢醉心研究小麦;妻子原连庄痴迷种植蔬菜,他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麦爸菜妈”。
“大智若愚小麦狂,爱菜如命白菜娘。”这是原连庄对丈夫和自己的形容。茹振钢和原连庄是大学同学,1984年结婚。30多年的共同生活中,两人在事业上砥砺并行,双双成为行业领军人物。
茹振钢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其培育的小麦品种“矮抗58”播种面积占全国小麦播种总面积的十分之一,2014年,他因在小麦育种上的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原连庄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大宗蔬菜遗传育种岗位专家,她培育的“新乡小包23”主导中原蔬菜市场20年。
有人估算,中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里就有一个来自茹振钢培育的小麦;中原地区近一半的大白菜都是原连庄培育的品种。
茹振钢乐于讲述工作中“爱情的力量”,对他和原连庄而言,工作就是爱情的纽带,探讨育种就是爱情的火花,一个又一个成果就是爱情的累累硕果。“不断把自己新的科学思维传递给对方,共同擦出火花,这样才更容易成功。”茹振钢说。
2009年,夫妻两人经历了唯一的一次共同旅行。旅途中,茹振钢找到几株麦苗捧在手里,原连庄寻得一堆白菜放在身边,成了其他游客眼中特别的风景。茹振钢说:“我研究的小麦,是主食,是粮袋子;她研究的蔬菜,是副食,是菜篮子。结合起来,才是生活的样子。”
“百泉时日一面镜,初恋情人面红透。小桥流水春潮涌,歪脖树下双牵手。”这是茹振钢记录两人初次约会的一首小诗。皮肤黝黑、外表粗犷的茹振钢有着一颗浪漫诗意的心,与原连庄相恋结婚后经常写诗送给妻子。“光阴似箭未虚度,白菜小麦尽生辉。谋就大事多牺牲,造福于民万古存。”原连庄也以诗讲述自己和丈夫的科研生活。
夫妻两人工作都很忙碌,“后勤”是个大问题。茹振钢和原连庄曾经有过10年约定,谁先育种成功,对方就当“后勤”。结果,妻子选育成了白菜“新乡小包23”,丈夫也育成了小麦“百农62”,两人打成了平手。那就再来第二个10年约定,不料,两人又相继荣获省级科技奖。“这以后,我们决定不再谈论谁当谁的‘后勤’了。”茹振钢笑道。
对于未来,茹振钢和原连庄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夕阳红”图景。“等我们老了,我放下我的白菜,他放下他的小麦,我们一起研究园艺,嫁接出最美的花。”原连庄说。
2、云南石琛家庭 “最美情侣装”的酸甜苦辣
恋人间有句情话叫作“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但对于石琛和邹路遥这个双警家庭来说,每一次“久别重逢”,都倍加珍惜。
石琛的丈夫邹路遥是昆明市公安局特种警察支队云豹突击大队教导员,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狙击手,抓捕毒贩、解救人质,新疆维稳、灾后重建……他的工作具有高危险性,每一次都是生死时刻。邹路遥出任务时,同为警察的石琛只能期盼丈夫顺利完成任务,安全归来。
2012年3月初,邹路遥突然接到指令:“涉外事件,任务保密,时间不定,断绝外联。”飞赴西双版纳到专案组报到后,邹路遥才得知即将参加的是“10·5”湄公河惨案专案行动。由于境外任务的特殊性和高度机密,邹路遥在接到电话后消失了。
石琛在收到一条“已抵达”信息后的86天里,便再无丈夫的音讯。回忆那86天,那种不安的感觉历历在目,石琛说:“有时父母问起来,我会编消息报平安让他们放心。我每天用手机搜索国内外的大事件,明知不会有消息,还是会忍不住去搜,就想从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来安慰自己。晚上把孩子哄睡着了之后,就一个人哭,每一天都在煎熬……我心里一直默念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石琛说:“也许对别的夫妻而言,丈夫回家是一件很正常和自然发生的事,但是在我们家,回家是一件让人牵肠挂肚的事。第87天,我接到一条信息,写着‘安好、勿念’,当时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虽然发送的手机号是一堆莫名其妙的数字,但我知道是他。”
双警家庭的艰辛是普通家庭难以体会的,石琛默默支持着丈夫邹路遥,为了丈夫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她承担了所有家务,老人、孩子病了,她跑前跑后忙着招呼,到了工作时间就赶紧奔回单位,一切辛苦都化为一句:“家里挺好,勿念。”正因为有了她默默的付出和支持,给了邹路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2017年5月8日,邹路遥带队抓捕越狱逃犯,翻山越岭地通宵搜捕;5月10日,在返回途中,又接到一嫌疑人在某酒店内持枪劫持人质的警情。邹路遥两天没有休息,到达现场沉着冷静、判断准确、处置得当,圆满完成处置任务。之后石琛接到丈夫电话:“因为有同事受伤,我现在医院。”石琛冲到医院,在听完整个处置任务过程后,大脑里总是出现近距离发生枪战那种极度危险的场面。
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邹路遥先后参与劫持人质事件处置近20次。因工作表现优异,他多次荣获表彰奖励,2019年,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先后4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而这背后,离不开妻子石琛的理解、支持与奉献。
邹路遥送给石琛一份礼物,他将自己写的信放入“时光瓶”中,两人约定到金婚纪念日的时候再打开。这个双警家庭将“警察蓝”穿成了“最美情侣装”,他们彼此理解、懂得、珍惜,舍小家为大家,也让人感慨:“岁月静好,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3、山西邢宝明家庭 “支教夫妻”的教书育才
邢宝明和王英,两位人民教师,一对恩爱夫妻。两人大学毕业后,一直扎根吕梁山区的贫困县,从事教育工作。邢宝明是一位共产党员,15年来,他带过的学生考上大学的超过1000人。“知识改变命运,让更多孩子考上大学是我和妻子的目标。”邢宝明说。
邢宝明和王英是大学同学,2004年从山西大学毕业后,两个23岁的年轻人,主动到国家级贫困县临县支教。“扶贫支教”的想法是王英最先提出来的。大学四年级时,她看到了一份扶贫支教的通知,于是决定报名参加。王英说:“当时觉得教育能改变孩子的一生,所以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邢宝明则放弃了在太原一家科研机构工作的机会,和王英一起去吕梁山区支教。
邢宝明记得,2004年6月,他第一次去吕梁山时,从太原到临县的高速还没通车,大巴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颠簸,整整走了12个小时。他坐的大巴还半路翻了车,全车伤了十几个人,他的胳膊、手臂也被碰破。
“真想回去,不支教了。”邢宝明打电话把想法告诉了王英。不过,王英一个劲儿地鼓励说:“不艰苦还能叫支教?临县教育系统的一个明星即将闪亮登场呢!”邢宝明回忆说,如果当时没有王英的坚持和鼓励,他或许真就放弃了。
王英的老家在晋中市左权县,邢宝明的老家在大同市广灵县,相距临县都有三四百公里。来到临县后两人很不适应当地生活。“记得那时候最怕放假,放假了整个楼道就剩我们两个人,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心情很不好。”邢宝明说。2006年,邢宝明和王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学校的单身宿舍就是他们的家。
尽管条件艰苦,可当5年支教服务期满的时候,邢宝明和王英却舍不得离开了。邢宝明说,舍不得渴望求知的学生,贫困山区教育确实还比较落后,孩子们需要我们继续留下。当时,邢宝明还担任了重点班的班主任。“当时学校把最好的班交给了我,让我组建了最好的团队,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任。”邢宝明说,“我不能走!”王英很支持丈夫的想法。他们决定在这里扎下去。
后来,邢宝明不仅做班主任,还在学校担任年级主任,每天清晨6点到校,晚上10点以后才能回家。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和家庭,王英放弃了当班主任,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家庭中。
每一届带高考毕业班的时候,临近高考,邢宝明晚上经常因紧张睡不着。王英知道,自己要尽力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2018年冬天,邢宝明父亲生病住院,也是王英跑前跑后。邢宝明说,他从来没有操心过家里的事情,正是因为有一个通情达理的妻子,有了和睦美满的家庭,他才能安心从事教育工作。
结婚十多年,邢宝明和王英几乎没有红过脸,夫妻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教书育人,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宽容善良,建立和维护着幸福美满的家庭。
4、北京侯宁家庭 “发明之家”的家风传承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打转,不免会遇到各种麻烦。而有这样一个最美家庭,专为爱而发明,力求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小难题。节能水壶、流食辅助器、省力菜刀、炖肉神器……这些都是这家人的专利发明。这些生活中的巧思,都从何而来呢?
2014年5月的一天,电视里正播放着一则新闻:由于3岁的女儿患了罕见的疾病“贲门失弛缓症”,无法咀嚼进食,父亲王志华只能将食物嚼烂,再嘴对嘴喂给她。这样的喂食动作,在过去的500余天,每天都在上演着,也许还将持续很久很久。这位父亲,也有了一个暖心的名字——“喂食爸爸”。
同一时间的北京,侯宁一家人也看到了新闻。侯宁的母亲提议:“不如把我们做的流食辅助器寄给他一个吧?”这个流食辅助器是侯宁和母亲一起设计的,起初是因为父亲做口腔手术后,需要进流食,却因为嘴上没劲而进食困难。母女二人一合计,就发明了这样一个装置,解决了父亲的进食问题。
将做好的流食辅助器寄给“喂食爸爸”后,一家人收到了来自对方的感谢短信,说这个小机器解决了他们的大困难。侯宁的母亲泪如雨下,感觉自己的人生很有价值。
一个贴心的发明,一个有故事的装置,这只是侯宁家庭发明生活的一角。
侯宁是北京市海淀区居民,原文化部优秀共产党员,在国家图书馆工作。多年来,侯宁一家秉持着“品味书香,乐享发明,润泽社会”的家风,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创新型家庭。截至2017年年底,侯宁一家人共拥有35项国家专利,成年成员人人有专利,而且都是中国发明协会会员。
创新是侯宁一家人最显著的特点,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2003年“非典”时期,侯宁曾设计医护人员的专用面罩,方案被发往防控指挥部并受到指挥部的重视。
看到孩子落井施救困难,设计“深井智能救生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设计个人吸烟过滤器;在南方大旱之时,设计并在自家使用家庭中水自动回用装置,每月节水3吨。北京市面向社会征集居民生活问题解决方案,四口人每人申报一项,并在首届科技公民创新大赛中获奖。全家所拥有的35项专利无一不是来自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侯宁一家人老少三代皆好学。父母出身于书香世家,在父母的影响下,侯宁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好家风会不断传承,这个书香家庭的热心善良,也让年仅5岁的小女儿学会了为妈妈着想,自发创造起了遥控的小床,想减轻妈妈照顾弟弟的辛苦。“爱”是生命中最原始的驱动力,这家人在建设家庭的同时也福泽社会,惠及未来,勾勒出让无数人心向往之的和谐生活。
(本报记者 王海磬)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