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9 11:35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9日 11版 | 查看:693次
本报记者王瑟(左一)看望曹连莆老师夫妇。周小斌摄/光明图片
胡文浩老师在显微镜前工作。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远眺石河子大学校园。光明图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基层蹲点调研】
3月底我来到新疆天山北麓的石河子大学蹲点采访时,小草刚刚冒出头来,树芽还没有发出,看上去很是荒凉。但是运动场上的年轻人、教学楼里的读书声、实验室里的灯光,都让这所戈壁滩上的大学显得生机勃勃,朝气冲天。
一天夜里,我得到一个消息:那天是曹连莆老师80岁生日。曹连莆是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数十年来,他坚持活跃在本科教学一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农学院学生,他主持的科研团队成功培育了适宜新疆种植的一系列高产麦类作物新品种,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天一大早,我手捧鲜花来到曹老师家里,曹老师和老伴笑容满面地迎接了我。老熟人没什么客套,他说:“知道你来采访了,都是学生们在操持过生日的事,就没有告诉你,没想到还是让你操心了。”
20世纪60年代初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即来到石河子教书的曹连莆,说起自己近70年的教师生涯,言语间充满了自豪:“能把自己的所学教给更多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新疆和兵团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这是我一辈子最自豪的事。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我没有离开教学岗位。我给新入学的新生讲石河子大学的历史,给党员上党课,发挥自己的余热,生活很充实。”
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科,77岁的胡文浩老师端坐在显微镜前,全神贯注,不时与身边年轻的同事交流着从显微镜中看到的情形。我来到这里时,胡老师已经从早晨工作到下午了。这位1961年从上海考入石河子医学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前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的老人,所做的事就是天天坐在显微镜前观看生理切片,一坐就是50多年。她是医生,却不直接接触病人,只看这些单调呆板、花花纹纹的切片,就能诊断病情。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系主任庞丽娟深情地说:“胡老师传帮带的作用很大,我们都是她一个个带出来的。她现在仍然是我们的主心骨,看不到她,我们心里会发慌。因为她为我们传承了一个魂,这就是认真、严谨、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我们学校办学的初心。”
谈到自己,胡老师笑着说:“我没有作什么贡献,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师。让我欣慰的是,我培养了许多学生,他们现在在各地病理学的岗位上工作着,这就够了。”
这些见证了石河子大学发展的老师们,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让我肃然起敬。想当年,他们远离家乡和父母,长年坚守在戈壁滩上,将自己的最好年华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边疆,倾毕生所学和才华智慧为边疆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们始终没有一丝一毫的骄傲,平静中透着一种自然。
人们都说孔雀东南飞,边疆留不住人才。为什么许多年轻人仍然会来此奉献自己的一生呢?
在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的教室里,刚刚下课的秦新燕笑盈盈地走到我的身边。这位去年刚刚从武汉大学毕业的博士生,放弃武汉已有的工作,与爱人义无反顾地来到石河子大学当一名普通的老师。问她为什么选择这里,她的回答很干脆:“这里有干事业的环境,这里能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才智,这是我们最看重的地方。我们就想把自己所学贡献给边疆的教育事业,同时在教学中把科研工作推向更高水平,让自己所学成为社会所用。”秦新燕来到学校后发现,这正是老一辈教育家办学时就在奋斗追求的目标。“我们这些后来者要接过他们的梦想,努力奋斗下去。一代代接续奋斗,总有实现目标的那一天。”
蹲点采访期间,天天可以听到石河子大学的校歌:天山下,玛河畔,有我可爱的校园;育桃李,播书香,悠悠岁月散发芬芳。这里知识在传播,这里科学在照耀。别父母,离故园,明月伴我赴边疆;戈壁中,绿洲上,壮志酬我青春飞扬……
我想,这就是石河子大学几十年来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的根基吧。
(本报记者 王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