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07 20:5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4月 | 查看:1154次
人物故事:
封娟,女,1976年生,2010年4月来到行唐县儿童福利院走上护理员的岗位,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与福利院的孩子们已经朝夕相处了六个年头,在二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她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用恒久的耐心,用淳朴的母爱守护着这些孩子,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崇德向善、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妈妈,这是我妈妈”
2011年秋,有人向福利院反映,说九口子乡鳌鱼村卫生室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父母双亡,每天一个人来输液。“孩子拔了针头自己走回去,三四天没见大人照过面,让人看得心疼,你们能不能把她接到福利院?”经过与乡镇和村里的沟通协调,王书琪被接到了福利院,分到了封娟负责的班。
王书琪来到福利院时,衣服破破烂烂几天没有洗过,头发也黏成了一块儿。封娟赶紧给孩子洗澡换衣服。小书琪胆小怕黑,在宿舍整夜整夜不敢合眼睡觉。值班时,封娟就把小书琪的被子抱到单位一米五的小床上,和她挤着睡。不值班,封娟就把小书琪带回家,让她和女儿一起睡。在封娟的悉心照顾下,王书琪一天天长大,也越来越懂事。2013年夏天的一天,封娟和同事们在院里的菜园干活,突然雷鸣电闪,黄豆大的雨点啪啦啪啦掉了下来,大家还没来及跑到避雨的地方就浑身湿透了。这时,封娟看到王书琪打着伞跑出了屋子。封娟急了,“快回去,有雷!”小书琪跑到跟前,把伞递给封娟,“妈妈,给伞。”封娟低头一看,小书琪鞋都没来及穿,抱起孩子,她的眼眶湿了。
同事们都知道王书琪管封娟叫妈妈。有时,他们故意打趣,指着封娟问小书琪:“这是谁?”王书琪的回答总是很干脆:“妈妈,这是我妈妈。”
可是有一个孩子也许永远也不能叫妈妈,却同样被封娟当成自己的孩子,他就是党铛。党铛是个脑瘫儿,是2012年封娟从羊圈里抱回来的。当时他大概两周左右,瘦的皮包骨,体重不到 8公 斤。除了眼睛能动,脖子、四肢都是软的。看到这个孩子,封娟的心都碎了。她不知道天下还有这样狠心的父母,竟然把孩子养成这个样子扔掉。她查资料、请教人,给党铛喂奶粉、搭配营养餐,擦屎端尿,费尽心血。经过一年多的调养,党铛体格明显改善,也白了胖了。封娟以为孩子只是发育迟缓,盼着他能像别的孩子一样会走路会说话。2013年一次体检时,县医院的大夫告诉封娟,这种重度脑瘫儿学会站立走路的概率几乎为零。封娟不相信,党铛会一辈子躺在床上。她阅读相关书籍,找到高护毕业的同学,一有空就去学习脑瘫儿的康复训练方法。肌肉按摩,肢体平衡,封娟坚持着。党铛手能抓握了!党铛能站起来了!党铛能扶着康复栏杆挪步了!党铛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更加坚定了封娟的信心。
2013年9 月8 日,封娟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她正陪党铛扶着栏杆练习,接了一个电话,挂了电话,发现党铛竟然放开栏杆,向前挪动了三四步。“党铛会走了!”封娟激动地跳了起来,边笑边流泪,大声向同事报告着喜讯。县委宣传部主办的《行唐周报》以“党铛会走了”为题,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称封娟“以爱心和坚持创造了一个奇迹”。
封娟班上所有的孤儿和残障儿童,每个孩子都是她的牵挂和惦念,每个孩子都得到了悉心的关爱和照顾。
“把孩子交给她,放心”
“封娟工作非常踏实。她父母是双职工,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父母非常疼爱,脏活累活都舍不得让她干。在儿童福利院,她一点都不娇气,交给什么任务,不管多难都不找借口,不发怨言,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同龄的女孩子,像她这样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能打能拼的人真的很少见。把孩子放到她班里,我放心。”柳虎院长这样评价封娟。
李一笑父母双亡,因为缺少管教,在学校和村里是有名的调皮捣蛋鬼,整天惹是生非,爷爷奶奶年老体弱没有监护能力,实在管不了,没办法送到了福利院。封娟为他操了不少心,整天追着他,扣子掉了,赶紧缝上,衣服脏了,立刻脱下来洗干净,和别的孩子打架了,忙着哄劝调解。有机会,就带着他一起劳动,一起睡觉,给他讲道理。李一笑慢慢转化过来,变得懂事又听话。半年后,爷爷奶奶来看他,见他衣服干净整齐,走路也不像小野驴似乱跑乱撞了。老人感激地说:“这孩子像变了个人,都是封娟老师管教的好。”
“我亏欠家人的太多了”
对于福利院的孤儿来说,封娟是一位合格的老师,温柔慈爱的妈妈。可在她女儿眼里,封娟却是不称职的母亲。周末,别的孩子都是妈妈陪着,在游乐场尽情地玩耍,而她的身边却只有爸爸的身影,女儿病了,每次陪着她去医院的也是只有爸爸。一次,女儿看病出来,对刚刚赶过去的封娟说:“什么事也是爸爸管,我好像没有妈妈!”封娟听了,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她总是对女儿说:“你还有爸爸陪着,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比孤儿院的孩子幸福多了,他们需要更多的爱,妈妈再不爱她们,谁爱她们。”
2015年,封娟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患了脑瘤在省二院做手术,那几天,正赶上单位进行护理培训。封娟把医院的事情交代给弟弟和爱人,就赶了回来,没有请一天假。领导和同事劝她去伺候老人,封娟说,“妈妈那里有爱人和弟弟值班,误不了事。如果我不参加培训,在护理孩子的时候会有好多做不到位,孩子们就会受罪,他们更需要专业的细心护理……”可是在封娟的心里,始终感到的都是对妈妈的愧疚。“人都说,女儿是娘的小棉袄,我这个小棉袄,没当好。”
封娟家住县城,到福利院有十里地,她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不管当不当班,只要她班上有孩子患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她都会第一时间带上水果、点心看望陪伴他们。封娟说,“孩子们生病时,更需要关心,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丝爱抚,都能让孩子感到温暖,都能让孩子病好的快点。”
除了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封娟和同事们更注重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全面发展。利用空闲时间教孩子们学音乐,学舞蹈,排练节目,丰富孩子们的生活。2014年,封娟和同事带领王书琪等6名孩子参演了央视七套军事农业频道“感恩中国·幸福一家”春节联欢晚会,他们的节目感动了全国亿万群众。节目结束后,封娟紧紧拉着孩子们的手,带孩子们完成他们的夙愿,看了天安门升旗仪式,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和阅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封娟带大的孩子有的已上初中和小学,但这些孩子总离不开这位慈祥的“妈妈”,放学回来,他们经常来到她的身边帮她揉揉手、捶捶背。每逢教师节、母亲节,她都要收到很多孩子们亲手精心制作的礼物,有纸叠的千纸鹤,有精美的节日贺卡。还有孩子懂事地说:“妈妈,等我长大挣了钱,给您买更大更好的礼物”。望着这一张张童稚的小脸,封娟心里充满慰藉,她深深的感到:孤残儿童不能没有她,她也离不开这些可爱的孩子,她的生命已经与这些孩子的生命紧紧连到了一起。
来源:河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