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创新河的志愿者民间河长”

发布时间:2019-03-29 21:34 | 来源:解放日报 2019年03月29日 01版 | 查看:990次

张江镇持续践行“双河长制”两年来这些年轻人巡河九百小时参与治河护河

■本报记者 杜晨薇 王志彦 

每个星期,在浦东新区张江镇的创新河畔,都会出现一群年轻的身影。他们是附近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通信中心(以下简称“上海通信中心”)的一群“80 

后”“90后”员工。从2017年3月起,他们常常成群结队来到河岸,仔细查看、询问、拍照,忙得热火朝天。有人问起他们是谁,对方则会回以一个“标准”答案——“我们是创新河的志愿者民间河长。” 

两年,巡河120次,900小时,这是这支年轻的民间河长志愿服务团队的“战绩”,也是张江镇持续践行民间“河长制”成效的缩影。2017年张江镇推出了“政府河长+民间河长”的“双河长制”模式,引导全民参与治河护河。通过前期招募,张江镇共产生111名“民间河长”,建立5支民间河长志愿服务团队,并在2018年获评上海市“最美护河志愿服务组织”。 

其中,上海通信中心民间河长志愿服务团队,率先以支部为单位,划分“民间河长”小分队,共40名青年同志开展巡河、护河活动,成为张江镇民间河长志愿服务团队的先行者,而他们负责巡查的创新河也荣获了上海市“最佳河道整治成果”。 

一呼百应,巡河志愿服务团队火速成立 

说起上海通信中心民间河长志愿服务团队的成立,中心的“85后”团委书记潘小英满脸自豪:“两年前从网上看到张江要招募民间河长,我马上就和单位领导汇报了想要成立志愿团队的意向。领导回答我,只要你能号召到参与者,就可以组建。没想到一经动员,单位里27名青年小伙伴都‘举手’了。” 

不过,河道治理工作毕竟不能靠“脑子一时发热”,大家能不能坚持下去,又会不会产生实效呢?起初潘小英心里也没把握,可一场围绕河岸违建的“攻坚战”打下来,却让团队里所有的成员都信心满满。 

创新河源起金桥,流经张江,早先几年,周边有不少违法搭建的工厂和农民自建房,它们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就是河道的主要污染源。如果想要彻底整治,拆违是第一步。2017年,创新河有了6位民间河长以及这支年轻的志愿者服务团队,拆违前的上门劝说环节,他们作为河道治理相关工作人员也参与其间。 

想要说服工厂主和老百姓主动拆违,意味着“动他们的奶酪”,潘小英和团队里的其他志愿者几次跟随属地政府工作人员上门,遭了不少“白眼”,但也有意外收获。因为民间河长有“百姓身份”,“潘小英们”想敲开周边居民的门反倒更加容易。一次上门劝说,潘小英便对一位家有违建的老阿姨打开了“话匣子”:“我的家在浙江南浔,我从小生活的白水河村曾经也因为污染而发黑发臭,自从几年前当地开展‘五水共治’,将周边的违建清理掉了,还对驳岸做了规划,水环境有明显改善,周边村民都拍手称好……”潘小英一口气说完,老阿姨不但没有反感,还和潘小英推心置腹地聊了起来。 

一段时间里,志愿者河长们与张江镇河长办的工作人员一起,分头行动,利用工作之余挨家挨户地讲政策、谈感受,一次次上门、慢慢磨合,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支持的居民越来越多。最终,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说服了沿河4家企业和30户居民主动拆除违建,让后续的截污纳管工程得以按时上马。如今,创新河的河水清澈了,拆除后的空地也改造成了口袋公园,成为周边居民饭后散步的好去处。“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潘小英说。

相互切磋,民间河长为共同事业努力 

过去两年里,上海通信中心民间河长志愿服务团队始终保持着每周两次的巡河习惯,一共完成了120余次,900多小时的巡河任务。参与者也从最初的27人、9个小分队,渐渐拓展到如今的40个人、14个小分队。潘小英说:“新加入组织的大都是单位新晋的年轻员工,进入工作岗位的同时,也都主动担负起巡河的任务”。 

起初,张江镇河长办对民间河长进行了上岗前的“专业培训”,并定下了“定期对包干河道的排污口、工业企业、日常保洁、各类违法建筑等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等任务要求。可在具体实践中,上海通信中心民间河长志愿服务团队却又基于河长办的要求,进一步创新了自己的治河方式。 

“我们管它叫‘一看、二排摸、三处理上传’,一看河道水质状况,是否有漂浮物或塑料袋等垃圾;二排摸河面是否有污水直排,管道口是否有堆放物堵塞、存在工业污染源等问题;三针对现场情况判断是否能自行清理,并及时将现场图像上传至相应的监管平台。现在,我们的志愿者都能按照这套便于记忆和学习的口诀,高质量完成巡河任务。”潘小英说。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以来,张江镇民间河长已累计反映各类河道问题近200件,完成率和群众满意度达100%。 

在张江,民间河长们还建立了一个名为“张江镇民间河长大家庭”的互动微信群,民间河长们在群里交流巡河经验,分享风景美照,不亦乐乎。 

前不久,潘小英和同为创新河民间河长的外籍人士艾哲在群里相约,共同完成了一次巡河。当天,潘小英将志愿者团队的小技巧推荐给了艾哲,对方也向潘小英坦露了她作为一名环保人士,对全球自然环境保护的执着追求与信念。 

“从艾哲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她作为一名外籍人士还能参与到我们中国的环保工作。而我们作为中国人,更应该从身边做起,守护我们的家园。”潘小英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