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4 21:46 | 来源:解放军报 2019年2月28日 第12版 | 查看:11361次
■陶 克
本期关注
雷锋精神
强军文化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深刻影响着军队文化的建设发展,也深刻影响着时代文化精神。
日前,包括林俊德、张超在内的全军10位挂像英模的画像,在各单位的连队俱乐部、军史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悬挂出来,在军营和社会上再次掀起学习英模事迹的热潮。再过些日子,我们又要迎来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学雷锋就是做好事,对雷锋精神在强军文化中的作用和分量并没有深刻认识。为此,让我们还是从10位挂像英模谈起。
雷锋挂像的宣传词
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董存瑞——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最光荣;黄继光——英勇战斗奋不顾身;邱少云——纪律重于生命;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苏宁——献身国防现代化;李向群——胸怀远大志向 追求高尚人生;杨业功——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林俊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张超——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
十位英模画像,浓缩了我军从建军时期到进入新时代的壮丽画卷。十位英模是我军各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以不同的时代壮举被后人所铭记。画像的宣传词特色鲜明,简明好记,或英勇战斗,或纪律严明,或献身国防,或强军先锋,等等。比如提到黄继光,人们就想到他奋不顾身堵枪眼的壮举;讲到奋不顾身的精神,人们就叫出了黄继光的英名。大道至简。一句话,一幅图,就把一个英雄的形象牢牢印记在国民心中,这在人类文化传播史上可谓典范。
提起雷锋,人们会想到那个扶老携幼的微笑面容,会想到那个爱岗敬业的汽车兵,会想到驾驶室里学毛选的经典画面……但是,这些鲜明的特征都没有成为雷锋挂像的宣传词。
一句话蕴含了多少哲思和追求
据一位曾参加全军英模挂像相关工作的老同志回忆,雷锋的宣传词很多,但只选一句话很难。在研究过程中,是毛主席的话让大家开了窍。当年毛主席给雷锋题词后,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学习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种先进事迹,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优点,而是学他的好思想、好做法、好品德,学习他一贯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的事迹和我党我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他不是某个方面的典型,他的品质和精神也不是某个时代管用,他是我党我军根本宗旨和文明形象的代表,是中华民族道德理想的旗帜。于是,大家一致认定雷锋那句哲思的名言,就是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的最好注解:“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原话去掉打头两个字“我要”,印在了雷锋挂像上。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哲语,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妈妈的笔记本上写着:“我的信念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吕正操老将军生前说,我年轻的时候学张思德,我老年学习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书房里,摆放着许多关于雷锋的书籍。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表彰大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他应邀发表讲话:“今天我还不是很激动,真正激动的是前不久我看了王任重同志为《史来贺传》写的序。在这个序里他说,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5个人作为解放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当时我心情激动极了。”他还说:“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
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都是雷锋学习的榜样。在雷锋日记中,他多次写到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英雄的血脉在雷锋身上延续。他虽然没有机会献身战场成为战斗英雄,但他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了“平凡的伟大”,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丰碑。
5年前,习主席对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4年前,习主席勉励“鼓浪屿好八连”继续发扬保持连队的光荣传统,把雷锋精神弘扬好。去年,习主席在参观雷锋纪念馆时,又强调指出,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不断闯关夺隘,也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积小善为大善, 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一支军队,一个士兵,最要紧的是解决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军人有信仰,打赢有力量!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开宗明义:“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毛主席为全党全军树立了白求恩、张思德这样的道德模范。抗战胜利前夕,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对人民军队的宗旨作了概括:“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手书还被镌刻在了中南海新华门的照壁上,共产党人的初心日月可鉴。1963年那个春天,毛主席又挥笔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他特别强调,向雷锋同志学习,包括我自己。
“为人民服务”昭示着我们的党和军队需要一大批张思德、雷锋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诚战士,我们的人民大众欢迎这样的人。所以,在解放全中国及抗美援朝时期出现了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建设新中国时期产生了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林俊德、张超,他们就是我们强军文化的鲜明标记。
雷锋精神丰富和提升人民军队的国际形象
雷锋精神是我军重要的文化软实力。雷锋事迹的宣扬和雷锋精神的国际传播,丰富和提升了人民军队的国际形象。世界在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观察认识中加大了文化和道德的元素,军事文化交流中“雷锋文化”命题应时而生。
曾有访问国防大学的美军军官,在和我军指挥员交流时,得知在场的有在“雷锋班”当过班长的学员,他随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军拥有世界一流的装备,如果也拥有雷锋精神,那是否就可以所向无敌?这位学员回答说,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骄傲,他的精神影响全人类。在中美两军军事交流中,上甘岭战役是一个双方都不回避的著名战例,美国军人记住了上甘岭,记住了黄继光,但是为什么他们敬重一个没在上甘岭打过仗的普通士兵——雷锋?曾任四川省宜宾市副市长的马平传递了这样一个答案:“1993年,我应美国政府新闻总署邀请,以国际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考察采访。在美国国防部一位官员的办公室里看到雷锋的照片,感到很亲切。当时,我问这位美国官员,这里怎么会有雷锋的画像。这位官员告诉我,‘雷锋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人,我崇拜他的牺牲精神。作为军人,无论中国军人、美国军人,都应该具备军人特有的牺牲精神,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2014年2月,来访的美国陆军参谋长奥迪尔诺上将,特意提出要参观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在部队雷锋纪念馆参观后,他留下这样的感言:“这是一支专业的、值得信赖的、为人民服务的部队。”从雷锋身上传递的为人民服务核心价值观,同样可以走向世界。2017年3月14日,我应邀赴英国宣讲雷锋,地点选在了英国全国自由俱乐部。这里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陆海空联合指挥部。中国士兵的大爱形象感动了听众。俱乐部主席、73岁的莫里斯·罗伯逊侯爵拄着拐杖走到讲台,希望我送他一尊雷锋塑像。他说,我要把雷锋塑像和英国首相的油画摆在一起,让来这里聚会的议员们看看,雷锋可以使世界更美好!2018年12月18日,是雷锋诞辰78周年纪念日。恰在这一天,笔者在国防大学防务学院,为来自55个国家的120名军官宣讲“雷锋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自南非的皮特·兰帕茨·达达中校说:“雷锋的故事听起来都非常朴素,他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军事方面的成就,而是因为乐于助人。这些似乎与流行的英雄主义相去甚远,但他彰显的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观,与中国军队的宗旨和本质相一致。难怪中国军人享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谱写了和平年代的英雄史诗。”
笔者曾经发表过这样一个感悟,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有两类英雄人物非常鲜明:一类是在战火中化为金刚的战斗英雄。堵枪眼、炸碉堡,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人民军队因战斗英雄而骄傲。一类是在平凡岗位上为民造福的道德榜样。拦惊马、救群众,帮孤寡、扶弱贫,送爱人间,人民军队因道德榜样而自豪。强军文化既能铸造“战火金刚”,也能滋养“道德榜样”。
“战火金刚”与“道德榜样”融为一体,这在旧军队和其他军队是不可想象的,而人民军队却让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为人民军队的强军文化中有一个始终不变的“核”——“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雷锋无疑是这个“核”中的典型代表。雷锋精神能够激发官兵牢记党和人民重托,为祖国利益敢打敢拼,不惜奉献牺牲;雷锋精神能够让官兵牢记“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平时为人民扶贫济困,关键时刻赴汤蹈火,做一个最美志愿者;雷锋精神能够让官兵安于平凡,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本职岗位上干出“最好的我”!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