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24 18:04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年2月15日 第7版 | 查看:1150次
作者:张桂辉
图为《代表模范事迹汇辑》
我和父亲一起生活、朝夕相处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十余年。印象中,父亲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他平凡的背后,却有着过往的殊荣。只是,那些荣誉连同几枚军功章,一直被他压在箱底。
父亲出生于上海浦南重镇朱泾。1947年参军,在一次战斗中,右小腿韧带被敌人子弹打断。1952年,身为排级干部、残疾军人的父亲复员后,为遵守婚前之约,来到母亲的家乡福建莆田,当起了农民。不少村里人都说,“老张真傻,有上海大城市不回,偏要来穷乡下。”父亲听后,只是低头一笑。1965年,父亲带头响应政府号召“支援山区建设”,举家从莆田沿海,移民闽北一个山高水长、交通不便的小山村——建阳县黄坑公社鹅峰大队。后来,一些不习惯山区生活的移民,举家“回流”到原籍莆田,而父亲却像阵地上的哨兵一样,一直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沿海莆田到山区建阳,几十年间,父亲从不曾提出分配工作的要求,始终在农村陪伴着患有慢性疾病的母亲、抚养着年幼的孩子,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平凡的父亲,也曾有过“血染的风采”。父亲去世后,我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从箱底发现一本用褪色红布包裹着、印制于1953年的《福建省烈属、军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军人模范及拥军优属模范代表会议代表模范事迹汇辑》。其中第73页,有父亲的事迹介绍:“张涌良,男,四十三岁,在部队期间,先后立过一等功二次,三等功四次,并在工作上、学习上,都受过上级的表扬与奖励。复员回乡后,不居功,不骄傲……”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父亲好像全然忘了这些。在那本已被虫蛀、发黄的《代表模范事迹汇辑》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他回乡后,将领回的补助粮20担及人民币30万元,大都用于农副业生产,剩余的410斤大米借给7户贫困户,不取利息。在发动群众修理公路中,上级发下的工资,他都发给了民工,自己尽义务不取一文……”
父亲的这种精神,始终延续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家境贫寒,我们兄弟几个常常饿着肚子上学。一些“知情”的邻居不止一次劝说父亲:“你是有功之臣,去找找政府吧。”可父亲总是一笑了之,从不拿功劳做资本,向政府开口、向组织伸手,硬是挺直腰杆,顽强地支撑着整个家,直到他的生命画上句号。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我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讲过什么大道理,但他脚踏实地、不事张扬、甘于清贫的行为,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什么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始终努力上进,曾多次受到表彰嘉奖,但我将这些看成是鼓励和鞭策。与父亲的荣誉相比,我实在微不足道。
从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身份变了,地位变了,但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作风始终没变。这些,都与父亲的影响不无关系。
(张桂辉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纪委监委)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