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出版六部共76万字小说激励边缘生(3图)

发布时间:2018-12-31 17:55 | 来源:广州文明网 2017-08-04 | 查看:933次

“从不认为他们(边缘生、偏常生)是烂仔,他们只是迟飞的雄鹰!”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有这样一位退休教师,退休17年来,她自费创作、出版了六部共76万字的科幻、童话短篇小说,赠予孩子们阅读,她用自己写下的故事,帮扶了160名“边缘生”和“偏常生”,用文学的力量引导、教育他们走出心理困境。这位退休教师名叫邓惠桃,昨日,记者探访邓老师,听她讲述义务帮教的故事。

邓惠桃把帮扶学生的照片整理成册。

  十年来出版六部小说 免费赠青少年阅读

  今年68岁的邓惠桃曾从事小学教育工作31年,其中的25年一直负责学校德育工作。“我比较了解学生们的思想,他们很崇拜解放军、警察这一类正义形象。”退休前三年,邓惠桃开始尝试创作童话故事、科幻小说。

  “我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广州日报》等报纸文章,”邓惠桃翻出一大摞剪报,其中不乏文物保护、家庭教育类的报道,“正是这些精彩题材,启发我构思了以英俊潇洒本领过人的中国刑警为主角的破案科幻小说,以激发青少年内心的正义感,以高科技来鼓励青少年去创造更尖端的科学技术。”邓惠桃说。

  十几年来,邓惠桃已写了九部小说,并自筹资金出版了六部。她把出版的12000多册书免费送给青少年阅读,仅海珠区就有150多所中小学学生受益。

  在她看来,文学作品能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引导他们树立远大志向。2000年开始,邓惠桃走上用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义务引导偏常生、边缘生的漫漫长路。

学生相集封面贴有“关爱迟飞的雄鹰”字样。

  少年吼她“唔好来烦我” 一听她写小说打开心门

  最初,主动上门找边缘青少年谈心时,邓惠桃没少吃闭门羹。一次,邓惠桃去学生阿杰(化名)家里家访,他硬是不给开门,还隔门大吼“唔好来烦我”。

  不过,当听到门外的老师竟然是“写小说的”,阿杰好奇地问了句,“咁巴闭(粤语意为‘这么了不起’),你有出书吗?”于是,邓惠桃将带在身边的一本自己写的小说递给阿杰,阿杰看了看,态度逐渐缓和。

  邓惠桃就是这样带着她的小说,敲开了阿杰的心门。“阿杰这个个案,我足足帮了四年,他才转变过来。”邓惠桃感慨地说。父母离异后,阿杰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那时候的阿杰吸烟、打老师,与社会青年闹事,几次甚至惊动了警察。

  尽管阿杰是所有人眼中的“坏孩子”,但邓惠桃并没有选择责备,而是从这个大男孩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出发。他发现,这个读初一的大男孩在家里只能睡在客厅,十分不方便,邓惠桃便与其叔叔沟通,请他在房间内骑楼里间隔出一个位置给阿杰。尽管狭小,阿杰毕竟有了自己的空间。邓惠桃同时找到阿杰爸爸,告诉他不要因为有了新家,抛弃这个孩子,让他多关心阿杰。

  那时,阿杰经常不归家,和朋友阿强(化名)打机到凌晨,然后睡在晓园社区的亭子里。第二天一早,邓惠桃给他俩买了一斤饺子,一人半斤,吃完后阿杰回学校。“出身不由己,但自己要奋斗。”这是邓惠桃一直教导阿杰的,她慢慢对阿杰渗透生存教育、理想教育、竞争教育,甚至是性教育。

  邓惠桃到哪里举办读书活动,都会叫上阿杰,阿杰也会叫上阿强等“狐朋狗友”一起去,就这么一拖几地影响其他人慢慢转变。在邓惠桃的帮助下,阿杰进入新穗学校读书,伴随他的还有放在床头的邓惠桃写的几本小说。

  这样温暖的关爱,让曾经少年迷茫并放弃学业的阿杰站了起来。毕业后,他外出打工、学车,如今他已经成了一名快递哥,业余时间还兼送外卖。“他特别想参军,因为未能如愿,现在他正在攒钱读成人教育。”邓惠桃说。

  巧劝女生莫跳楼 再解父母闹离婚心结

  不仅长期坚持义务帮扶偏常生,邓老师还充当着“临时救火队”的角色。有一年夏天,一个省一级中学的初三女生站到居民楼九楼楼顶,称要跳楼。接到女生妈妈的电话后,邓惠桃十万火急地赶到楼下。“邓老师来啦,先别跳,等着我一起跳,不然做鬼都没人陪你啊。”听到邓惠桃的呼喊,女生“扑嗤”一声笑了。

  原来,女生的父亲下岗了,母亲在社区看管自行车,因为父母闹离婚,女生接受不了,就用跳楼来吓唬父母。虚惊一场过后,邓惠桃给女生送了一本自己的书。

  女生还央求着邓惠桃帮她父母和好。为了稳定她的情绪,邓惠桃答应下来,并想出了让父母先分居的缓兵之计。后来,邓惠桃帮助她家办好了低保,居委会也给她父亲找了份工作,增加了收入,父母最终也没有离婚。

邓惠桃。

  文学滋养 点亮人生

  让青少年有所改变

  带小候鸟畅游广州

  “我从不认为他们(边缘生、偏常生)是烂仔,他们只是迟飞的雄鹰!”邓惠桃坦言,在她看来,帮教边缘青少年,要将心比心地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了解他们的需求,引导他们明白生存的意义、目的。

  邓惠桃说,碰到一些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她还会与照顾孩子的祖辈或其他亲戚沟通,争取他们的配合。她说:“就这样不厌其烦、不怕啰唆地聊天,一般半年时间,孩子们的思想就会出现转变。”

  每个学生平均每周三次家访、最长的花了六年才让孩子有所转变,追踪每一名帮教对象直到18岁……这一系列数字,都记录着邓惠桃长时间的心血与付出。“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变化,长期持续的交流才能让孩子感到你的诚意,觉得有人不嫌弃他,是真心地关心他、帮助他,他才愿意跟你交心。如果中途停下来,孩子会觉得没了依靠,状态很容易出现反复。”

  邓惠桃有几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帮教学生的名字和电话号码等信息。原来,孩子们不时会打电话向她汇报现状,也有学生追着邓惠桃问什么时候出新小说,还有当年的学生工作了要请邓老师吃饭。但邓惠桃摇摇头,“聚一聚可以,但不能让孩子请吃饭。”她坚定地说。

  邓惠桃说,在消费主义和物质崇拜的当下,很多人对人生和世界持悲观态度,“这个时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需要文学的滋养,人生才有亮色,才能飞扬起来。”邓惠桃的小说里也有爱情桥段,“都是点到即止,学生们也挺喜欢。”邓惠桃认为,要让孩子适当了解爱情,“趁机在小说里教育他们妥善处理爱情、学业、工作的关系。”

  如今,邓惠桃又将目光转向了外来工子女“小候鸟”们的寒暑假,她以自己的小说《拇指男孩历险记》为蓝本,带领小候鸟们游历广州。邓惠桃期待,能让更多的小候鸟们感受到广州的温暖。(广州日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