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17 21:42 |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8-12-17 A04版 | 查看:979次
王晓旌(左二)夫妇与公婆聚餐
王晓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纺织工作部部长。2008年再婚后,对丈夫前妻病逝后留下的儿子视如己出。为让孩子出国深造,她卖掉自己的婚前房产。她孝老爱亲,长年照顾丈夫病逝前妻的母亲和继父、高龄的公婆、多病的父母,让6位老人“老有所安”。
我要像太阳照暖这个家
2008年3月21日,当时39岁的王晓旌和41岁的金涛再婚登记结婚。婚后不久,王晓旌感到,这个曾经失去女主人的家,家庭气氛总是很沉闷。每天孩子放学后,不怎么打招呼就默默地进屋写作业;吃饭时全家不交流,边吃边看电视;家里有什么事儿也不对孩子说,把他当作旁观者。她想了几天后,把全家召在一起开起了家庭会议:“咱们是个重新组织起来的家庭,大家原来都不熟悉,现在生活在一起,有事儿要让大家知道,要表达出来。以后,无论谁回家都要和大家打招呼说,我回来啦!不管是谁,离开家三天以上,回来都要和家人抱一抱。如果遇到家里人生病或者有什么特殊情况,其他人起码要问候他三句话。”
这个规定刚开始操作时,父子俩抱一下都好尴尬,问候一句就像挤牙膏,两个人都觉得是在完成王晓旌布置的任务。直到有一天,爱人因为工作上的事儿喝了酒,回家难受得直吐,本来已经睡下的孩子又爬起来,给爸爸端来一杯温水,拿来一条毛巾,说:“爸,您好点了吗?”孩子歪着脑袋琢磨另外两句问候语凑数时,爱人一把攥住王晓旌的手流泪了,他说:“就这一句话,我已经不难受了。”
我不当后妈当亲妈
“没有血缘也可以有爱,没有血缘也可以有真情,我要给孩子当亲妈!”这是王晓旌心里的话,她从心底接纳了这个没有血缘的儿子。但母子情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后天培养的母子情,需要加倍地付出。她选择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做,把爱给这个孩子。为了把全部的爱都给孩子,她放弃了自己要一个孩子的想法。
然而,不要孩子并不能换来天然的母子情。“王晓旌对孩子是真心相待,视如己出。”她变着法子为全家人做饭,有机会上街就要给孩子买件时新的衣裳,对孩子的学习和冷暖,她都放在心上。“她对儿子情商的教育有大大的功劳。”爱人由衷地这样评价她。孩子的性格越来越阳光,不但学习好,而且唱歌、打球、办报、跳舞、演戏样样活动都积极参与,还竞选上了班长和学长团成员。眼看着孩子长成了一米八的大小伙子,王晓旌开始为他今后上什么样的大学操心了。
爱人说,王晓旌想让孩子出国留学。可前妻患癌后,治疗费用很高,最后家里人去财尽。这几年,刚缓过一点来,但跟留学的费用比,还是有困难。王晓旌想了几个晚上,决定把单位分给她的房子卖掉,这可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爱人听完惊住了,说道:“这是你的婚前财产,是你的保障啊。”王晓旌说:“你和孩子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家,你们俩就是我最好的保障。”
2017年8月,儿子踏上赴美留学的行程,王晓旌去机场送别。孩子走到闸机口,却忽然停了下来,回过身大步走向王晓旌,紧紧地抱住她。这一抱,她的泪水就像开了闸一般……
让三家老人老有所安
王晓旌结婚后,突然意识到,她要面对的长辈变成了三家老人。为了让老人们都老有所安,她选择了无怨无悔地付出。
相比父母,家在南方的公公婆婆身体健康,喜欢摄影和旅游。每逢学校寒暑假,王晓旌和爱人睡沙发、打地铺,或者到自己娘家居住,也要腾出卧室邀请老人来京住几个月,享天伦之乐。她送公公婆婆的都是新潮玩意儿,单反相机、随身带的电饭煲和各种保健食品等,全是老人所爱。公公加入了老年摄影班,学会了P图,还不时发来摄影新作,乐在其中。
王晓旌深知,爱人前妻的老母亲和继父最不容易,两位老人都80多岁了,又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唯一的小女儿在国外。将心比心,王晓旌和爱人一到周末就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吃饭,还将米面油、水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带过去;逢老人过生日、老家来亲戚,她必定迎来送往招待;老人生病时,她陪同诊治,住院了,她到病榻前探望;每年清明节,她还会准备好祭品,陪同老人为亲人扫墓。
10年来,王晓旌托着这样一个家,一步步往前走,每一步都走得很不容易。
整理/本报记者 王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