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婆婆改嫁的贤惠媳妇

发布时间:2010-01-13 08:55 |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2009-12-19 | 查看:1703次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19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30年前,丈夫去世后她带着61岁的婆婆组织了新的家庭。30年来,她含辛茹苦操持家务,无怨无悔侍候婆婆,直到把老人养老送终……张丽,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30年来演绎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人间真情——

  12月17日,记者一行在叶县田庄乡关帝庙村采访时,提起张丽,村上男女老少无不啧啧称赞:“好人,难得的好人啊!”

  村民刘秀花说:“说实话,像张丽这样的贤惠好媳妇十里八村都不好找。因为有了张丽这样的好人,外村的人都对俺村高看一眼。”

  “娘啊,你别愁,我走到哪儿把你带到哪儿!”

  今年65岁的张丽,9岁时就没了娘,25岁嫁到叶县龙泉乡娄凡村。可能是很小就失去母爱的缘故,张丽对婆婆许香感觉特别亲切。当听丈夫刘河说起他不足周岁父亲就去世,是母亲把他养大的事后,她对婆婆更是孝顺有加。

  虽然生活清苦,但子孝媳贤,一家人过得红红火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张丽结婚的第三年——1971年春季,刘河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刘河一病7年有余,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张丽一个人身上。她一边操持农活和家务,一边照顾年迈的婆婆和患病的丈夫。

  1978年秋天,刘河离开了人世。安葬刘河那天,婆婆哭得死去活来:“儿呀,你走了,我以后可咋办呀……”张丽强忍着悲痛,哽咽着安慰婆婆:“娘啊,你别愁,我不会离开你半步。我走到哪儿就把你带到哪儿。”

  张丽上有婆婆,下有两个年幼的女儿,家里还有将近10亩地,日子过得很艰难。

  看到她艰难的样子,村里的好心人多次给她提媒。张丽只有一个条件:改嫁必须带上婆婆。结果,好几桩婚事都没有成功。

  邻居们都劝她,改嫁后,可以让婆婆吃“五保”,由大伙儿集体供养。可张丽说啥也不肯:“婆婆脾气倔,不会求人,要是撇下她,我咋能放心呢?我就是不嫁也不让婆婆离开我。”

  1979年秋,正是收获的季节,张丽也收获了新的家庭:叶县田庄乡关帝庙村的程叶民走进了她的生活,和她共同挑起了供养家庭、奉养婆婆的担子。

  “婆婆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对不起她死去的儿子啊!”

  张丽和程叶民结婚后,互谅互让,勤俭持家,经过几年的努力还清了家里的外债。

  正当生活有了一线转机时,1986年冬的一天,婆婆许香患了眼疾,一夜之间双目失明。张丽和程叶民贱卖了家里的玉米,凑了500多元钱,然后用板车拉着婆婆去了10公里外的旧县乡卫生院。

  到卫生院时,看病的人很多。张丽怕耽误了治疗,情急之下喊了起来:“老少爷们儿,行行方便吧。俺婆婆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对不起她死去的儿子啊!”听到这一声喊,看病的人不约而同地向两边挪,让出了一条道儿……

  后来,张丽打听到旧县乡黄庄村有个眼科医生水平挺高。于是,她拉着婆婆前去治疗,前前后后往返了六七次,婆婆终于重见光明。

  婆婆是个性子较倔的人,尽管张丽为了给她治病操尽了心、跑断了腿,但她不会说一句安慰话。后来,在和邻居闲聊时,邻居一个劲儿地夸张丽好。婆婆回到家里才想起说了一句:“出了门人家都夸你呢,我也不知道说啥好。”张丽拉着老人的手笑着说:“娘啊,你病治好了,比啥都强。”

  “啥也不为,谁叫她是俺婆婆呢。”

  2004年6月的一天,86岁的婆婆眼睛再次失明。张丽和丈夫把她拉到叶县人民医院。医生告诉张丽,老人家曾动过手术,加之年岁太大,不宜再做眼部手术。张丽只好含泪把老人拉回了家。

  这次失明后,婆婆丧失了自理能力,张丽对老人侍候得也更加细致了。每天早上,她就早早起来做好饭菜,然后给婆婆穿衣、洗脸、梳头、盛饭。中午,从地里回来,她先把婆婆解下的大小便清理干净。晚上,累了一天的张丽还得为老人清洗床单、裤子。到了冬天,为了不让婆婆受冻,张丽每晚把婆婆的被窝暖热后,才让丈夫把婆婆抱到床上。有一天晚上,婆婆说脚冷,张丽把婆婆的双脚揣进怀里,暖了一个多小时。

  5年来,张丽一直精心照料着婆婆。邻居问她这样做到底为了啥,张丽说:“俺啥也不为,谁叫她是俺婆婆呢。”

  前不久,张丽和丈夫盖房子、垒院墙,婆婆的女儿看到张丽很忙,就把老人接走小住。没想到,几天后老人就去世了。

  正在帮丈夫建房的张丽听到噩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然后,她噙着眼泪向邻居借了500元钱,又带上自己织的八丈多白布,疯了似的向婆婆的女儿家跑去……

  婆婆的娘家侄子许拴紧动情地说:“嫂子(指张丽)待我姑的情分,就是亲生儿女也做不到。要不是嫂子侍候着,我姑早就没了。” (作者:记者 丁需学 通讯员 杨玉宝 夏葆荣)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