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实躬耕传薪火 大医精诚谱华章(5图)

发布时间:2018-09-18 13:58 | 来源:钱江晚报 2018-08-21 A0009版 | 查看:1845次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笃实躬耕传薪火 大医精诚谱华章

  本报记者 朱杨健

  通讯员 俞菲 戈杰 钱冰冰

  “我志愿献身医学事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医院;信守《希波克拉底誓言》,恪守医德,苦练医术;牢记天职,爱岗敬业,奉献爱心。秉承‘厚德精医、博学创新’之院训,牢记‘患者至上’之服务理念,竭尽全力为人类健康和医院的发展奋斗终生。以学为力,以用为旨,履行今日之誓约。宣誓人……”

  近五年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直传承着这样一个习惯:自新员工入院第一天起,便由院长带领,在医院大门口的院训石前,举起右手,大声喊出自己的从医誓言。从那一刻起,他们便成了救死扶伤的光荣医者。

  大医精诚、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热爱生命,湖州一院的白衣战士们用不变的初心,诠释着无上光荣的人生追求。

  不忘初心 百年院训医带医路

  据了解,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湖州市较早的综合医院,自1923年建院起,便把保障湖州百姓的生命健康作为己任,义不容辞。

  从勇挑重担、主动援藏的外科老专家钱松青,到远赴西藏、青海、新疆等地援助医疗的陶赛、李国栋、邹涛、何杰;

  从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援非任务的孙树范、钟玲红、李小明,到为了解当地疾病谱独自深入非洲的管剑;

  从母子两代、全村幼儿都认定就诊的儿科专家包美娟,到流感时期全科不停运转的儿科团队;

  从手术刀又快又准、被大家亲切尊称为“大老张”的外科前辈张惠民,到现任院长、外科专家鲍鹰率领的普外科、血管外科、肛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等传统和微创技术全面发展的外科团队“浙北柳叶刀”;

  从50余年坚持每日写读书笔记的老院长、内科专家陈良予,到记录每份病例资料定期分析总结的现任党委书记、肾脏病科专家朱鸣和他的内科团队;

  从浙江省劳动模范郭成福到省高技能创新人才工作室、超声科主任陆文明;

  从湖州市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方依福,到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冯文明和浙江省医坛新秀王霄一、李恒、杨卫华、武中庆;

  从湖州一院骨科创始人胡祖宏、断指再植方面专家杨文龙,到如今的大骨科专家闵继康;

  从获得医院终身成就奖的陈文珍、陈钟秀等,到医院顾问王伟高、潘学文、马名方等,再到心血管介入方面造诣颇深的罗玉寅;

  从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泌尿外科主任王荣江,到2018年“最美医生”夏增兵、提名奖郑重阳;

  从湖州市第一届十大杰出女性副院长、心血管专家温晓红,到专注于基层急救推广的急诊科主任嵇朝晖和他的“一键自救”团队;

  从市特聘专家陈秋强、盛美春、张颖、徐永强等科主任,到湖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张辉、杨文涛、姚自翔、戴竹泉、孙元强等。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理念,坚定了湖州一院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行医初心,医师的职业精神也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代又一代传递,虽无声却铭心刻骨。

  近百年的风雨历程,赢得的是湖州百姓的交口称赞;近百年的医路传承,收获的是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近百年的忠诚坚守,得到的是代代医师的卓越成就;近百年的艰苦奋进,换取的是医院发展的辉煌业绩。

  厚德精医 当代暖医德才兼备

  在湖州一院的荣誉室里记者看到,该院一直保存着历年来病人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翻开一封封信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病人家属对医师的崇敬、对湖州一院的感恩。这些信中,有来自千里之外的新疆病友,那是感谢援疆医师李国栋跨越民族的同胞情;有来自偏远山区的贵州病友,那是感谢陆文明医师精湛的超声技术;有来自外交部长对担任保健医官汪坚勇的充分肯定;有来自九十岁老叟亲笔书写、对未留姓名年轻医师的鼓励和感谢;有已故病友家属特地带来的感谢……

  湖州一院的医师们,不仅用自己精湛的技术获得了病人和家属的称赞,更因自己的大爱和无私深受大家的爱戴。一个个暖人的故事似乎讲都讲不完。

  在2018年全市卫计系统“最美医生”中,湖州一院骨五科主任夏增兵就曾令一名七尺男儿感动到热泪盈眶。多年前的深夜,这名外来务工者因外伤导致右手2至5指离断,夏增兵医师经过整个通宵近10个小时奋战,顺利完成手术,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由于这名务工者的妻子即将临盆,所以他身边没人照顾,在他即将出院的前一天,夏增兵打了一盆温水,为患者清洗患肢的陈旧积血。此时窗外大雪纷飞,室内却暖意浓浓。这名小伙子在受伤时都未曾因疼痛流下一滴眼泪,而此时此刻,他却热泪盈眶,连声说:“夏医生你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后来这名小伙子回到老家后,用渐渐恢复的伤手写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八个字,并委托同乡转交给了夏增兵。

  有这样一群医师,每次在听诊前都会把听诊器放在手心捂热,每次检查后都会为患者拉好衣角,每次开医嘱都会仔细斟酌,送走病人前还会在病历本上留下电话号码。那是湖州一院的内科医师。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工作不分昼夜,手机24小时不关机,特别是夜晚入睡前,还特意把手机铃声调到最大。他们全能,气管插管、静脉穿刺、超声引导等跨学科的基本操作都会,连续两年获得全市卫生系统技能大赛急救组第一名;他们神速,一个外伤病人5分钟内即可完成床边评估、初检;他们高效,诊断明确、诊治及时。他们是湖州一院的急诊科医师。

  市本级第一例人工肺技术、首例俯卧位机械通气、牛角气管切开……全院最危重的病人都在ICU,那里的医师对病例信息倒背如流,对标准参数滚瓜烂熟,每一台机器的声音、频率、信号,每一床患者的体征、状态、进展都能明确辨别、清晰判断。他们还经常自掏腰包,为没有家属陪伴的病人购置生活必需品和食品,让寂静的ICU充满了温馨和暖意。

  外科医师因为经常长时间手术,多有腰酸背痛,即使带着颈托上手术台,也坚持到手术结束;骨科医师明明清楚骨折病人不能下地行走,自己却硬是绑着临时石膏托,在手术台上足足站了三个小时;泌尿外科医师的娴熟技术和耐心指导让患者打开了心扉;患者对于脑外科医师的神秘和恐惧,被术前的详细宣教和术后的悉心治疗打消。

  被家属围着团团转不留一点缝隙,耳旁的哭闹声此起彼伏……拥挤的儿科诊室、病情变幻的儿科病房,考验的是儿科医师的脑力、体力和耐力。小儿疼痛难忍之时,医师比祖父母更心疼;流感暴发之际,医师比苦等6小时的父母还着急;对于患儿,湖州一院的儿科医师有时比家长还要上心。

  介入医师身披10多公斤重的铅衣,每天接受X光的照射,手拿一根根细如发丝的导管,穿梭在病人的大脑、心脏、四肢等血管中,完成卒中病人的溶栓取栓、心脏起搏器的放置、疑难畸形血管的探查。介入医师眼神如火眼金睛般锐利,动作又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他们的头顶是光亮的无影灯,他们的周围伴随着滴答的仪器声,再特殊的病人都能在此刻安静平和,再痛苦的患者都能在此时轻松入眠。在麻醉医师眼里,手术台上的陌生人是他们每分每秒的牵挂,一台台高精尖的手术是不断的挑战。从术程短短30分钟到耗时长达十几个小时,他们对生命体征精准的把握,堪比在硝烟弥漫的前线和战鼓雷鸣的战场上的准确出击。

  还有那些未曾与病人直接接触的影像科医师、检验科医师、病理科医师,他们让诊断得以明确,让治疗得以保障,他们的严谨不容偏差,他们的细致不差分毫。

  仁爱济世 服务百姓惠民普众

  百年建院、百年树人、百年创业,湖州一院上下严于律己、脚踏实地,以解除百姓疾苦为己任,以助力卫生事业发展为使命,在医师培养、学科建设、医疗服务上,为湖州百姓谋福祉而奉献着力量。

  据了解,在医师培养上,湖州一院重视医德医风的传承和优秀人才的培育。自新员工入职起,医院文化的宣传、前辈行医的经验、典型案例的分享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湖州一院自2015年以来,每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晋升晋级和岗位竞聘制度,修订青年英才和后备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调整各岗位绩效薪酬体系,并拟定个性化的人才引进方案。目前选拔的第一批后备学科带头人和青年英才已经完成了中期考核。

  在学科建设上,湖州一院重视技术提升和科研创新。鼓励各科医师勇于探索,钻研技术,对每年的新技术新项目予以评选和奖励,并在全院推广。对传统优势学科,比如肾脏病科、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急诊科、麻醉科等市级重点学科严格发展规划,拟定亚专业发展方向,并鼓励医师走出医院、走向全国。对口腔颌面外科、康复医学科、微创外科、血管外科、介入科等新兴学科大力支持和引导,积极对接沪湖、杭湖等发展廊道,博采众长,明确发展路径,设定发展目标。医院依托湖州市转化医学实验平台,已连续两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在医疗服务上,重点就是便民惠民。该院于今年顺利实施“最多跑一次”的各项医疗服务改革,并自主创新,增加了病区直接办理入院、门诊费用直接转记住院账单、病理玻片直接借阅、共享轮椅等贴心服务,提前完成了日间病房的开设,并协同市卫计局试行“医后付”等服务内容,为方便百姓就医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医联体的建设,保障了上下互通的良好远程及实地分级诊疗。在环渚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州一院康复分中心逐渐加大建设步伐,向全科、慢病等拓展,打破“15分钟健康圈”,使区域内百姓不用跑路,直接在家门口享受到市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同时健全双向转诊体系。

  “穿上白大褂,就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天职。我们的医师们,带着自己的理想走进医院,从入职第一天起,就大声说出了自己的行医初心。他们每天在不同的岗位努力工作,或平凡或伟大,或高尚或寻常,但他们都念着病人的安危、记着百姓的健康,他们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誓言,实现了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湖州一院的相关负责人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