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1-20 09:08 |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2009-08-24 09:41:09 | 查看:2412次
朱青手记: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是美好的,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应该为这个世界增添一缕色彩。
朱青,共产党员,小儿麻痹患者,康保镇道营地南村乡村医生。
听说我们要来,他一早就"蹲"在家门口迎接。
几束鲜花,几张病床,明亮的地板砖,把20平米的卫生室装扮的温馨、干净、舒适。
噩梦:三岁失去自由
三岁的朱青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他就再也没有站起来。稍大一些后,同龄人一个个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而他只能一个人独自坐在炕上,出神的望着窗外,想象着外面的世界……。每逢放假和星期天,他就非常高兴,因为有小伙伴们和他来玩,更重要的是哥哥能背着他出去,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自学:八年"寒窗"向命运挑战
1986年暑假,朱青看到正读高中的哥哥自己看书学习,觉得很奇怪,没有老师教他自己能看懂吗?他想:如果我也能看书,如果自己也识字,那该多好呀!
他开始让小伙伴们教汉语拼音,凭借家里的一本“小人书”和一本撕的没有了部首的《新华字典》,不到半年的时间,认识了一千多字,之后,他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的全部课程,又经过四年不懈努力,自学了初中的所有课程和高中的理科课程,与此同时,他还自学了英语。读书、听广播、看电视,让他了解了许多残疾人的人生经历,贝多芬、保尔、张海迪的事迹成为他直面人生,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动力。
求医:三年苦学练就一身硬本领
“我要救治像我一样的残疾人”,怀着理想,1994年夏天,朱青在哥哥的资助下,自费到石家庄一所医学院跟班学医。在学医的同学们中,他是残疾程度最严重的一个,给他的求学也带来了许多不便,比如上实验课,他得蹲着上六楼,每天打饭、打水、洗衣服、拿书等生活琐事对他都是极大的磨练,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很快融入了这个集体。
整整三年,他没有回过一次家,看到同学们一个个回家,他心里空荡荡的,于是就独自上街去逃避几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积极利用假期跟教授到处实习,为自己的业务“充电”。此外,每逢节假日,教授们去医院坐诊时都要带上他,让他同研究生、博士生一起学习,研讨病例。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别的同学上临床手足无措时,已实习近一年的他早已很熟练,成为主诊医师的助手,有时在主诊医师的监督下还独立完成对患者的诊治。他的学习成绩在全系也是很优秀的,1995-1996年连续两年被学校授予"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1997年,他放弃石家庄安逸的生活,和着香港回归祖国的脚步回到了故土。刚回来就赶上夏秋季节时的腹泻流行,他把带回的药品全部无偿的分发给了发病的乡亲们,并向健康群众宣讲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腹泻流行期间应注意的饮食卫生。
营业:教授画的灯和伞激励人生
卫生室成立了,乡亲们都来祝贺。刚刚开始营业,他仅有几百块钱用来进药,药品数量少,品种单一,根本无法满足乡亲们的用药,往往五天就得去十几公里外的县城进一次药。由于他是村里惟一懂医的,还负责全村的预防保健工作,靠着坚强的毅力,硬是摇着手摇车走街串户把儿童预防接种率从不到80%,提高到98%以上,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
艰辛的工作,换来了众乡亲的信赖,也树立了威信,慕名来看病的人日益增多。为了服务更多的老弱病残群体,他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服务半径一下扩大了十几公里。无论冬寒夏暑,只要需要,他都设法前去诊疗。因为他时刻记得毕业时教授画的两幅画,一盏灯和一把伞,这两幅画成为他行医的准则。
2003年大年初一下午3时,临村有一个小孩生病了,需要出诊,像往常一样,他带齐药品、器械出发了。由于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无法辨认路面,他驾驶着摩托车在摸索中前进,虽然只有十几公里的路程,到生病孩子的家已经是下午六点了。孩子得的是急性肺炎,经过输液治疗,打完点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孩子的父母再三挽留,朱青执意要回,乘着浓浓的夜色,他驾驶着摩托车走了近五公里,野外仍然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迷路了,他心里很清楚,“我不能困在这里,一定要走出去”,他沿着摩托车压过的痕迹寻找道路,摩托车几次滑进了路的边沟,自己就下车来推,就这样走走推推,推推走走,回到家已经是零晨1点了。
服务:农村的父老乡亲
周到。他开设了诊病服务热线电话,与其他热线不同的是,当人们拨通这条热线后,他就把电话回拨给对方,电话费由他来付,为患者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每天前来就诊的患者不下10个。此外,从今年8月1日开始,他将到10余里外的二十三顷进行坐诊,业务更加繁忙。
疏导。他开展了心理咨询业务,在多年的临床总结中,他发现有一部分患者并不是在生理上患有多么严重的疾病,而是在心理上存在着很难克服的障碍,总是认为自己得了大病。经过他的常规治疗,加上心理疏导,病人疗效好的惊人。
义务。针对康保地处坝上高原寒冷地区,颈肩腰腿疼病人特别多的实际,他开展了推拿按摩和针灸,还购买了电子针灸按摩仪、远红外治疗仪等医疗设备,无偿为乡亲们进行服务,深受人们的欢迎。
热心。来诊疗的都是乡亲,无论有没有钱他都会为他们精心诊治,所花的药费有钱就给,没钱就赊,甚至有的危重病人需要转诊,由于没有钱,他还为其垫钱,并亲自护送到县医院诊治。十年来,他累计为患者垫付医药费十余万元。
杰作。道营地北村村民刘延春,患子宫肌瘤多年,且身体有斑痕,无法手术,几年来走遍周边县市各大医院,花去几万元都无法治愈。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朱青,朱青对她的病列进行了详细分析,果断采取中医为主,西医为辅(消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她进行治疗,2007年用药两个疗程,2008年用药一个疗程就彻底治愈了刘延春的病,而且花费还不到2000元。
憧憬。朱青经常利用电脑在互连网上开展心理问题、常见疾病、慢性疾病等病症的治疗、用药咨询活动;还建立了个人博客,希望能为更多的人服务……7月13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亲切看望了朱青,并鼓励他继续谱写人生新篇章。如今,他已过而立之年,年纯收入2万元,他真心希望觅一个“贤内助”和他一起风雨同舟。(作者: 王海军)
(责任编辑:卢亚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1楼 河南省南阳市2010-04-19 16:55:47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