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穿越70年的纪念(图)

发布时间:2009-11-18 09:02 |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2009-11-12 10:05:00 | 查看:4050次

  阅读提示

   有这样一个外国人,他的去世令毛泽东悲伤不已,专门写文章悼念他,称赞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有这样一个外国人,他的名字出现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评选的“双百”人物名单中。近日,一项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办的“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中,他的得票位居榜首;有这样一个外国人,在抗日烽火中他的足迹遍及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山山水水;有这样一个外国人,70年过去,他仍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他就是诺尔曼·白求恩,一个加拿大共产党员。

诺尔曼·白求恩(中国好人网配图)

   70年前的今天,即1939年11月12日,诺尔曼·白求恩因抢救伤员时被手术刀割破左手中指,最终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病逝于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穿越70年历史云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白求恩精神,已超越了国界、民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加拿大友人“走白求恩的路”

   “你知道白求恩是谁吗?”11月9日,在唐县白求恩小学,七旬高龄的加拿大籍创伤外科专家史络华教授亲切地抱起一个孩子问道。

   “白求恩是个出名的大夫,救了很多人。”孩子响亮地回答。

   这一天,加拿大“走白求恩的路,宣扬白求恩精神”医务工作志愿者服务团一行16人来到唐县,瞻仰白求恩墓,为当地百姓义诊,并向白求恩小学捐赠了学习用品。此前,该志愿团已到长春、大同等地参观、交流。

   看到双脚残疾,拄着双拐上学的一年级小学生甄一在认真读书,加拿大加华医药联合会会长谷世安博士把书包等学习用品送到他手中,并鼓励他,“这么小的年纪就坚持上学,以后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你将来肯定会做得更好!”

   唐县副县长薛昊银告诉笔者,“唐县是白求恩大夫战斗并以身殉职的地方,这次志愿者服务团来唐县访问并捐赠物品,对中加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昨天我们从易县过来,幸亏那边的高速没封。”11月11日下午,谷世安博士对笔者说。突如其来的暴雪打乱了志愿者服务团的行程安排,一直到10日晚上,他们才赶到石家庄。

   “明天就是白求恩逝世70周年,我们要到华北烈士陵园去纪念他。”

   “我们这次活动要走遍白求恩生前在中国战斗过的地方。希望我们此行能宣传白求恩精神,在民间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通过这次活动,还能让一些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切身感受白求恩精神的伟大。”谷世安表示,此次活动得到了很多加拿大华人医生和加拿大本土医生的关注。

   “在加拿大,关注白求恩的人远不如在中国关注他的人多。但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开始关注白求恩,关注白求恩精神。”谈起此行,谷世安很自豪,“现在加拿大很多媒体都很关注我们这次活动,希望白求恩精神在加拿大传播得更广。”

   史络华教授通过“走白求恩的路”,加深了对白求恩的认识,他说,“‘白求恩精神’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加拿大。我准备写一本关于白求恩在中国的书,以见证源远流长的中加友谊。”“白求恩对社会和人民的爱心很深,对各个阶层的人一视同仁,他以身作则,爱心无国界,非常伟大。白求恩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勤于学习。白求恩不怕吃苦,不畏艰险,为中国人民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和生命。”志愿者服务团一行如此总结白求恩精神。

  中国医生沿白求恩足迹前行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after spind puncture?(今天做完腰穿后感觉怎么样?)”

   “Ok,verygood! when will you remove the cathetor?(很好,什么时候可以拔留置针?)”

   11月10日,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涉外病房,护士长岳宝玲与印尼患者David正在交谈。17岁的David患有脊髓损伤疾病,来和平医院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已经做了1次静脉干细胞移植,5次腰穿干细胞移植。

   “出生即是死亡,而中间的过程是自己的,既然上帝给了你生命,你就应该活得精彩。”这是来自印度的截瘫患者REVEEN来和平医院治疗后对生命的诠释。

   涉外病房护士张翠对REVEEN进行了细致的照顾,她告诉笔者,“要像白求恩那样对病人认真负责,对来自国外的患者更要想得周到一些。”

   1938年9月15日,白求恩倡议创建的“八路军模范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前身)在晋察冀抗日前线诞生,1940年1月5日,为纪念白求恩,晋察冀军区命名该医院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当年毛主席说白求恩‘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治疗八路军伤病员,是国际主义精神,今天我们为来自世界各国的病人治病,同样也是发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平医院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王更银自豪地告诉笔者,2008年和平医院专门成立涉外病房,至今已为近百名国外患者进行了干细胞移植手术。“涉外病房就是个小地球村,来这进行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遍布世界五大洲,当年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如今我们也能用先进的医疗手段帮助外国患者。”

   在和平医院的院史馆里,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医院先后派出医疗队赴赞比亚援助、利比里亚维和、加蓬参加医疗救援联合演练。每一项任务续写着一段历史,传承着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非洲当地人民称该院的医务工作者为“来自中国的白求恩”。

   神经内科副主任张笋动情地回忆起一段往事。“2006年4月,我们在利比里亚进行医疗救援。一天凌晨3时半,我突然接到当地无国界曼琳医院打来的电话。一名生命垂危的宫外孕患者急需马上手术,而手术必须准备大量输血。‘我是A型血’,这时,正在抢救患者的外科医生侯会池伸出了胳膊,在现场的医疗分队队员陈清奎、陈江文也同时挽起了袖子。”医疗队回国时,这名被救治的黑人妇女赶了5个小时山路,带着香蕉和芒果与自己的“救命恩人”话别。

   在该院涉外病房的值班室里,存放着许多外国患者离开时送给护士们的小礼物和纪念品,其中一些纪念品是这些患者专程从国外带来的。

   护士长岳宝玲非常喜欢一位阿曼患者带来的小镜框,里面有阿曼地图和一些装饰画,笔者问她,“这是不是他专门送给你的?”“Notforme,这是送给我们大家的。”岳宝玲说。

  历史见证人“白求恩”伴随一生

   “我的一生都与白求恩有关。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在解放战争期间,我实践白求恩精神;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期间,我宣传、深入了解白求恩精神;退休后的20多年,我开始研究白求恩精神。”11月10日,接到笔者打来的电话,曾在白求恩身边工作,担任过白求恩的司药员,今年已87岁高龄的张业胜老人一说起白求恩就来了精神。

   张业胜老人生于1922年,1938年他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卫生所工作,就在那时,他开始与白求恩接触,开始被白求恩感动。“我的一生与白求恩有太多的联系。”老人说。

   据介绍,在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12年间,他是弘扬白求恩精神的积极分子。医院许多学习白求恩的规定和活动,都有他的建议和参与。

   他曾提出,凡调入该院的人,都要先学《纪念白求恩》这一著作,听一次白求恩事迹报告和参观白求恩事迹展览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创办了《白求恩通讯》刊物,到现在已经出版了190多期。我的小保姆都快成了我的专职秘书了。”原来,张业胜自费创办了《白求恩通讯》刊物,并在近80岁高龄时学会了用电脑。现在,他请的保姆又为他担负起了录入文字的工作。“我现在做的是‘集资修史’的工作。”张业胜告诉笔者。“集资,就是收集资料,修史,就是澄清一些不确切的传闻。”据介绍,现在一些关于白求恩的故事是文学创作在前,历史研究在后。“我想还原一个真实的白求恩。”“白求恩精神在当前社会的作用应该越来越大。”张业胜说自己记忆最深的就是白求恩曾说过,“让我们不要对人民说:‘你们有多少钱?’而是说:‘我们怎样才能为你们服务得最好。’”“曾有许多人问我,白求恩精神是什么。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既不是他医术高明,为很多中国人治好了病,也不是他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们,而是他始终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处处为群众的利益着想,他是生活在群众中的英雄。”张业胜认为,目前学习白求恩,要把重点放在他高尚、纯净的优良品质上。

   “我的任务是在有生之年,赶快把所有的原始材料整理出来,这个任务很重。”最后,老人动情地对笔者说。

   白求恩纪念馆馆长冀军梅:他正被更多的西方人了解

   新闻纵深:您曾经在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工作半年,此后又几次去该馆参加交流活动。请您介绍一下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的有关情况,与国内纪念馆相比,前者有何特点?

   冀军梅:白求恩1890年诞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主要就是白求恩故居。白求恩故居是一座木结构米黄色双层小楼,白求恩一家搬离后曾有很多户人家先后在这里居住过。1973年,加拿大政府出资购买该楼,经过维修装点,恢复了1890年白求恩出生时的原貌,同时辟为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

   该馆的最大特点就是生活气息浓重。馆内陈设大都是当年白求恩的家庭实物。工作人员在院落的草坪里开辟菜园、种植蔬菜,工作人员经常把新鲜蔬菜摆放在故居的厨房里,有时还会摆放上熬制的菜汤。加上白求恩的生活照片,来到这里,使人感觉白求恩还在这里生活。

  新闻纵深:加拿大当地人如何看待白求恩?

   冀军梅:白求恩在加拿大的知名度不如在中国的知名度高。一名加拿大作家说过:“加拿大给中国提供了一名医生;而中国则为加拿大塑造了一位英雄。”

   随着两国人民交往增多,白求恩的事迹在加拿大日益广泛的传播。现在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希望了解白求恩,了解白求恩精神。白求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的欢迎。

  新闻纵深:该馆在宣扬白求恩精神方面起到什么作用?

   冀军梅: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让更多西方人了解白求恩,了解白求恩精神。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和西方国家人士到该馆参观。许多加拿大人认为,白求恩是一位值得自豪的历史人物。(采访/记者 马彦铭)

  ☆四个白求恩纪念馆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松岩口村。1938年6月,白求恩来到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为了改善医疗条件和培养医务干部,他亲自设计并参加施工,于9月15日利用松岩口村龙王庙改建成有手术室、消毒室、医务室、洗涤室、病房等设施的外科病室,被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命名为“白求恩模范病室”。

   河间市白求恩手术室旧址:位于河间市北约40公里处卧佛堂镇屯庄村。1939年白求恩来到冀中,在齐会战役进行的三天三夜里,他在此地的战时手术室连续工作了67个小时,为115个伤员做了手术。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白求恩纪念馆:

   位于石家庄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内。

   1975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兴建,展厅面积为542.9平方米。馆标为聂荣臻同志题写。

  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位于唐县县城北2公里钟鸣山下。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几经增建、改建,1986年11月新馆建成,同年与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结为姊妹馆,并向社会开放。

  ☆白求恩的三处墓地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逝世。当天上午10时,八路军战士将白求恩的遗体化装成重伤员放上担架,冒着战火转移,五天后到了于家寨入殓,埋葬于村南狼山沟口。

   18天后,为隆重安葬白求恩,把他的灵柩移葬于唐县南关的古阅兵场西北角高坡上,半年后,迁至古阅兵场中央建墓,1942年被日军炸毁。

   1953年3月17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白求恩灵柩迁葬于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喷泉西侧。1970年6月,移到烈士陵园的中央位置,建成花岗岩陵墓。此处为白求恩的最后安息地。(整理/记者 马彦铭)

  小资料:白求恩语录

   一个医生,一个护士的责任是什么?就是使我们的病人快乐,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恢复力量。你必须把每一个病人看作是你的兄弟,你的父亲,因为,实在地说他们比父兄还亲。

   ——摘自白求恩1938年《在晋察冀军区模范医院开幕典礼上的讲话》

   作为一名称职的医生,应具备像鹰一样的眼睛,对病看得准;有一个狮子般的胆,对工作大胆果断;有一双绣女似的手,做手术灵活轻巧。

   ——摘自白求恩1938年《在晋察冀军区模范医院开幕典礼上的讲话》

   “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白求恩与聂荣臻第一次见面时的话语

   “每一个医生,应该时时想着伤病员。要时时问自己:‘我能帮助他们更多一点吗?’这样,才能使你的工作更快地进步。”

   ——白求恩反复说过的一句话

   (整理/记者 马彦铭 通讯员 陈江文)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