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10 19:28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6-09 10版 | 查看:1726次
本报记者 孟海鹰
万晓白在用手机软件拍摄、识别植物锦鸡儿。孟海鹰摄
吉林省通榆县同发牧场新合屯,地处中国四大沙地中面积最大的科尔沁沙地东部边缘,距通榆县约2小时车程。从卫星地图上看,沙地中有一小块深绿的正方形引人注目。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万晓白,就是用青春年华染绿这片沙地的人。最近,她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记者跟随万晓白走进这片“深绿”——面积1500亩的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踩着沙子,蹚过草地和灌木丛,走了半小时不到,记者就感到脚步凝滞,又闷又热又累。而这样的踏察,每次万晓白要走3个多小时。一是看围栏是否损坏,不让牛羊进来破坏草地。二是进行田野调查,了解动植物的情况。一路上,万晓白不时用手机对着植物拍摄、识别并记录。
“这都是我们种的!”站在沙地制高点,万晓白自豪地指着远处的绿树说。她的个子不高,脸庞因风吹日晒有点发红,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爽朗的笑容如沙漠里的小黄花一样绽放。“从前这就是一片弃耕的沙坨子(荒漠),现在有草有树有动物。”她说。
“这些年,遇到一件事解决一件事,最后也没什么困难了”
1980年出生的万晓白,是家中的独生女,毕业于吉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万晓白的父亲万平曾是这里的下乡知青。2000年,他辞掉工程师工作,带着自己半辈子积攒下的30多万元,在新合屯承包了一块沙地,立志将“火沙坨子”变绿。当时,所有的亲戚、朋友、同事,都被万晓白父亲的选择“吓坏了”。
“两人一组,一人扛铁锹,一人抱树苗,栽上苗后再蹦蹦、踩实。每天在漫天黄沙里种树,收工时脚底像踩棉花,特别狼狈。”当时正读大学的万晓白理解和支持父亲,每到假期都过来帮忙。那时候,这里刮起风来看不到人,万晓白的脸被吹黑,开始起斑。
哪个姑娘不爱美?说起这事儿,万晓白的言语间有一丝惆怅,随即爽朗地笑了:“现在我推开窗,看到绿树,听到鸟鸣,闻着青草芳香,什么都值了!”
树种上,需要大量浇水。“两万棵杨树浇透一遍水,大概需要两个月,每年要浇4次。那时,我感觉每天就是浇水浇水。”万晓白说,“浇一棵树是1分40秒左右,这时水就不怎么往下渗,这是实践所得的经验哦!”
2002年,大学毕业后,万晓白去了宁波,做了一名教师,并在那里结婚、生子。
2005年,在父亲治沙缺人又缺钱的艰难时刻,万晓白带着丈夫和7个月大的女儿,从宁波来到新合屯。
“晓白刚来时是城里小姑娘,衣服洋气,皮肤也好,和当地姑娘不一样。现在融入我们当中了。”村民高洪波说,治沙这事儿,没有坚强的毅力坚持不下去。
在万晓白看来,治沙很苦,但苦中有乐。
“这些年,遇到一件事解决一件事,最后也没有什么困难了。有时候还有乐儿。”万晓白说。
“大自然倔强地要穿上自己的‘旧衣服’”
治沙,不能只凭一腔热情,要讲究科学。这些年,万晓白一直在学习、总结、反思。
“2001年4月,顶着小雪开工,全乡的壮劳力来了一大半,有偿种树,当天结算,皆大欢喜。5月,沙子埋了一半。7月,旱死了另一半。”万晓白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树根扎不到深处,杨树大片大片死去。可在无暇开发的沙地里,却长出了小草。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尊重自然规律,恢复草原上的原有物种,才是真正的生态修复。”万晓白这样总结,“大自然倔强地要穿上自己的‘旧衣服’。”
“我们改变了策略。”万晓白说,以前乱垦的耕地开始有意撂荒,任由草生草长,同时,不让牛羊放肆啃食。这一手,叫做围封养育。草原从原生植物萌芽,到生态系统稳定,在不被干扰的情况下需要3—5年,这期间是需要人工控制的,主要是防止盗牧盗采等。等到生态系统稳定后,需要牛羊来活动,牛羊啃食可以促进植被循环,踩踏可以加速种子传播,排的粪便可以增强土壤肥力。
“现在这1500亩沙地生态示范区,1/10是人工栽的树,9/10是大自然自我修复、自己选择的适合它的物种。现在已经形成了乔灌草、高中低结合的立体的生态景观。”万晓白说,经过多年养护,现在,贫瘠的沙土上有了厚度10厘米左右的腐殖质。以前是根本没有的。
随着绿色的恢复,沙地的原生动物越来越多,包括田鼠、蛇、苍鹰、獾子、野鸡、野兔等。沙地草原的原生植被覆盖度达到了95%,野生动植物达到300多种。
看到一丛灌木开着娇嫩的小黄花。万晓白拿出手机,通过软件识别:“是锦鸡儿。”
“这两年有网络了,方便很多,以前要挖样本,找农民认,再翻书比对。”万晓白说,每当看到以前没见过的动植物物种,就特别开心。现在最想沉下心来做田野调查,进行动植物统计。沙地生态恢复得怎么样,不仅要看直观印象,更要拿出详细数据做支撑。
“治沙,得让当地农民过上富裕的日子”
推开新合屯一户农家小院的门,一股烀大豆的味道传来,王明会、李亚楠小两口正在做农家大酱。35岁的王明会在屯里土生土长,他说,从前大风一刮,都不敢开门。我10多岁那年,万大爷和晓白姐他们来到村里,放羊时常看到他们在种树。
“以前大家认为,整那有啥用,还搭钱。放着好好的城里日子不过,上这大沙漠里来,吃这辛苦,傻!那时孩子们见到万家人,会喊‘老万老万,干赔不赚’。”王明会说,慢慢大家理解、支持了。
万晓白说,村民们逐渐不再把他们当做“外来户”,来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很多青年人来了解生态修复,参与生态修复。
万晓白牵头成立了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这是吉林省第一家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她说:“我把治沙当成一辈子的事业了。我从没想过出名,只想默默地在科尔沁草原上,多建成几个‘绿方块’。现在,我希望更多的人来一起做。”
“晓白姐他们现在修复成绿地的地方,以前就是大沙包子。如果都那样,我们这儿就不会有这么大的风和沙了,家乡会更美好。”王明会说,“前年我们把自家的150多亩坨子地拿出来,跟晓白姐他们合作,也进行生态养护。”
李亚楠说,俺们农民就认实惠,地里真出息钱,才是真格的。
如今,“火沙坨子”变成了一片青青草原,村民的年均收成比周边其他地区高出30%。“治理草原沙漠化,单靠环保示范和教育是行不通的,得让当地农民过上富裕的日子,他们才会有精力和想法来积极参与治沙。”万晓白说。
近几年,万晓白在探索可持续农业发展。用恢复的草原邀请沙区居民养草原鸡、放牛,置换他们的坨子地,撂荒养护。引导当地农民种植有机农作物,获得收益,增加收入,促使农民“退耕还草”。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万晓白希望,一个个绿色的点能连成线、形成面,让科尔沁草原变得水草丰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