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8 19:1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12-03 | 查看:1133次
王明林同志,一位75岁高龄的老人,现为蚌埠市军休三所师职军队退休干部,军休干部管委会成员。该同志1950年10月入伍,退休前担任海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副政委。早年当过飞行员的他,见证了海军航空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并为之贡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曾多次立功授奖。该同志1983年9月退休,1998年12月,移交到蚌埠市军休三所休养。移交地方安置以来,他积极发挥余热,热心公益事业,曾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军休干部,全省先进军休干部等荣誉称号。
该同志为人一向公道正派,愿为老战友们服务,在老干部中具有较高威信,大家一致推选他担任军休三所军休干部管委会委员。多年来,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受党培养教育几十年的老党员、老军人,在思想上与时俱进,自觉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始终坚持认真参加所里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尤其是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领会,自觉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奉献人民。”
他自进所以来坚持用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行管委会委员职责,积极为军休所建设出谋划策。他在休干中原行政职务最高,有不少老干部原来曾是他的部下,但他从不摆官架子。他常讲,进了干休所就是普通的休养员,大家都是一样的。每次集中开会学习时,他倒像是一个服务员,忙着帮助大家签到,登记医疗费。如果所在点上的那位老干部请假没来,会后,他都会主动帮忙把工资、医疗费代领回去。老干部有困难总是愿意向他反映,找他帮忙,他都会尽力而为帮助解决。难怪老干部们都不约而同说,“王政委是个好人。”
王明林同志身患胃癌和冠心病,还因腰椎尖盘突出,行动也不方便。2001年,在心血管中安装了两个扩展支架。2004年,做了胃癌切除手术。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几年中,他给自己定下了三项原则:一是对他人有益的事一定要力所能及的去做;二是要关心扶贫对象和贫困学生的生活情况,尽可能地在思想上和经济上给予帮助;三是把做好事与锻炼身体、治病养病结合起来。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住在海校士官学校家属区,他每天到学员生活区、小公园、篮球场、垃圾池和其他活动场所捡饮料瓶子。他把捡废品得到的钱全部用来扶助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干休所每次筹集扶贫款时,他拿的钱总是比所里要求的数目多一倍。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王明林同志捡废品卖了四千多元钱,相当于要捡四万多个饮料瓶。他非典捐、洪灾捐、爱心基金捐,碰到上学困难的他捐,碰到单位有困难的临时工他也捐,受到他资助的有四个家庭和八名个人。刚开始的时候,他把废旧物品集中在家里气味难闻,老伴和孩子们有怨气怨言,现在都说:“只要是扶贫,能使你的精神好,对身体也有好处,我们都支持你。”老人家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理解,他扶贫济困的劲头更足了,捡废品付出了辛劳,锻炼了身体,病情也有了好转。他现在心情舒畅,还积极参加军休所举办的老干部合唱团、门球队等活动。
王明林同志对贫困家庭高度关注,非常同情,主动担当军休三所老干部扶贫济困小组小组长。他带领扶贫济困小组的几位老干部,多次下工厂、访学校,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了解特困群众生活困难。在他的倡议下,全体军休干部捐款设立了“军休三所老干部爱心基金”,为抗洪救灾、为孤残儿童、为特困家庭等城乡特困群体开展捐款活动,总金额达数万元。2007年,面对我省出现的严重洪涝灾害,王明林同志心系灾区,积极向灾区群众奉献爱心,一次性向灾区捐款1000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所向灾区捐款近万元。
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八级大地震。王明林同志始终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关注灾情实况,直到深夜。灾区断裂的桥梁、坍塌的房屋和被埋的群众,深深地刺痛了老人的心。5月14日凌晨,军休所还没有上班,老人家就将1000元钱交到了单位值班人员手中,表示要捐给灾区。《淮河晨刊》的记者闻知消息后,对王明林老人进行了专访,当谈到这次捐款时,老人说:看到汶川灾区的情况后,心里很难受。看到灾区的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奔赴灾区救灾,年轻人排队献血心里很感动。我想去灾区前线,可年龄不行了,想献血,身体也不行了,血的质量也不行啊,只有力所能及地捐点款支援灾区,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吧!当问及捐款意向是,老人恳切地说:不管捐给哪个部门,只要用于抗震救灾就行。其心善、其行善、其言亦善。
王明林作为一名老人是平凡的,1000元的捐款对于遭受巨大生命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区是平常的。但它所体现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光芒令人感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王明林同志的带动下,全所军休干部和工作人员向地震灾区捐款3万多元,缴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2万6千余元。王明林同志这种在大灾面前献大爱的无私奉献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充分展示了一名老军人、一名老党员的高尚情操和光辉风采。王明林同志通过自己实际的行动,影响和带动了周围许多老干部向他学习,再一次实现自己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继续发挥余热,用奉献回报社会的人生追求。
来源: 安徽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