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7 22:45 | 来源:中国军网 2018-06-06 05版 | 查看:881次
本报记者 陈国全 段江山 特约记者 张 刚
西太平洋某海域,辽宁舰破浪前行。
夜色中,战鹰归巢。肖磊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住舱,他习惯性打开电脑,登录辽宁舰论坛。
“哪位有××型号的充电器?”论坛里,网友“孤雁”发布了求助帖。
肖磊化身网友“西门吹雪”回应:“我这有,舱室号××,速速来取。”
“多谢了老铁!”留下这句回帖,网友“孤雁”就下线了。
几分钟后,当从肖磊手中接过充电器时,这个网名叫“孤雁”的士官才知道,网友“西门吹雪”原来是舰政工办主任。
网络淡化了官兵之间的身份隔阂,也拉近了机关和基层的距离。记者翻阅舰员们的网上发帖记录,发现辽宁舰论坛格外“火爆”。
单在“舰员心声”版块,短短6年,舰员们就发布了近2万个讨论主题,29万6千多条帖子。如果算上“部门街道社区”“宣传阵地”“铁血论坛”“文娱天地”等数十个子版块,论坛总发帖量早已超过百万。
这些数据放在互联网上也许不算什么,但是作为一艘战舰的局域网论坛,如此高的发帖量和点击量,折射出舰员们对辽宁舰论坛极高的关注度和信赖度。
追根溯源,辽宁舰论坛“火”起来,是因为一条求助帖。
2012年,辽宁舰论坛开始运行不久,网友“刷油漆的渔夫”发布了一条请求信息:“舰上持续进行油漆作业,我们的作训服上沾满了油漆,洗不掉,请首长考虑下,能不能给我们再发一套作训服?”
没想到,这样一条“隔空喊话”的帖子,当天就收到舰领导的线上回应。第二天,全舰官兵都收到了一套崭新的作训服。
这条帖子的处置效率当时在辽宁舰上引发轰动,成为了辽宁舰论坛关注度飙升的催化剂。
从那以后,论坛上各种意见建议多了起来。网友“挺进大洋”发帖建议增加一个“军事沙龙”版块,网友“吃猫的鱼”建议论坛增加搜索功能,网友“oceanmice”发布《我对升旗有话说》,网友“后来的我们”发帖对早餐提出建议……很快,舰员们在论坛上发出的合理化建议几乎全部被采纳。
这样一件又一件暖心事,慢慢积累起了辽宁舰论坛的超高人气。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也成为辽宁舰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
“首长,能不能关心一下我们这些常年工作在深舱的舰员,让我们了却多年来想看舰载机起降的心愿?”又是一年退伍季,舰上一名炊事员在“舰员心声”版块发帖说,自己在航母上服役多年,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舰载机起飞。
帖子很快在论坛引发热议。事实上,除了舰面保障、起降调运、油料弹药等少数几个直接保障舰载机的专业外,机电、通信、舰务等许多战位上的官兵,几乎都没有现场看过舰载机起降。一时间,论坛网友纷纷顶帖,处于“潜水围观”状态的舰领导也“浮出水面”,表达了对这一提议的支持。
时任舰长张峥和政委梅文,第一时间亲自推动这一建议的具体落实。
几天后,又一轮歼-15舰载战斗机起降训练时,当年满服役期的全体老兵都被请上了舰岛舷台。当歼-15舰载战斗机挟着雷霆般轰鸣声腾空而起时,所有老兵不约而同地抬起右臂,向着高飞的战鹰敬了一个长长的军礼。那一刻,热泪涌出了这群老兵的眼眶。
那一天,多位老兵在辽宁舰论坛写下了肺腑之言。
有炊事兵留言:“我的岗位很渺小,但看了歼-15舰载战斗机起飞后,我更加确信,我们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很重要。”
一名机电兵写道:“在歼-15舰载战斗机起飞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我们干的工作原来这么有意义!”
这件“网事”后来被演绎成小品《班长的心愿》,搬上了某地方卫视的春晚舞台。航母官兵质朴的情怀感动了众多观众,并在辽宁舰论坛上再次刷屏。
从那以后,每年安排满服役期的老兵现场观看一次舰载机起降,成为辽宁舰一个不成文的传统。
“好的政治工作一定是令人鼓舞的,给人以希望和力量的。”在政工办主任肖磊看来,论坛建设只是辽宁舰网络政工的初步试水,还有更为广阔的领域亟待探索。
网络政工的“航母样本”
■本报记者 段江山 陈国全 特约通讯员 王 静
退伍季,一名炊事员在辽宁舰论坛发帖说,自己在航母上服役多年,却没有亲眼见过歼-15舰载战斗机起飞。为了实现老兵的愿望,辽宁舰党委特意安排当年满服役期的老兵现场观看歼-15舰载战斗机起降。在歼-15舰载战斗机的轰鸣声中,所有老兵不约而同抬起右臂,向冲出甲板、飞向蓝天的战机敬礼。有的老兵甚至激动得流下热泪。这个故事被搬上了舞台,演绎成小品《班长的心愿》
一座“海上城市”的必然抉择:让网络成为官兵的“交流纽带”和“连心桥梁”
夜幕降临,忙碌的辽宁舰渐渐安静了下来。
此时,辽宁舰论坛照例进入了一天中的活跃期。在“舰员心声”版块,网友“纯爷们”发表的“吐槽”帖《管理规定面前,人人平等吗?》,正被跟帖热议。
帖中直陈,某干部住舱外的鞋袜未按要求摆放,却没被纠察通报。网友“纯爷们”由此质疑,舰上的管理是否落实了官兵一致原则。一时间,论坛上“群情激奋”。
作为舰政工办主任,肖磊迅速将这一情况向其他舰领导做了汇报。随后,他以网友“西门吹雪”的身份跟帖回应:“你反映的问题舰领导很关注,我们会加强检查、自查和整改。”舰综合办和政工办迅速联动查改,并及时将相关问题的调查整改进程进行网上公示。
及时高效的跟进反馈,使这事的后续跟帖逐渐转向积极正面。帖子中反映的问题被确认为个别现象,当事干部受到公开批评,纠察和机关执纪的公平性得到了舰员们的高度认可。
“年轻官兵网上‘吐槽’,恰恰是因为想要被关注、被倾听、被尊重。面对个别舰员的‘吐槽’,甚至略显刺耳的批评,我们不能回避,不然就会破坏网络的开放性、包容性,失去官兵对网络政工的信任。”肖磊深有感触地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年轻官兵确实习惯于网上交流,但如果机关和领导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批评说教,这种线上交流就会很快变得冷清。
其实,辽宁舰论坛最初就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那次,一位网名叫“小蜜蜂”的网友在论坛上发帖,“吐槽”航母上的管理制度过于严厉,缺少温情。这条言辞犀利的帖子迅速获得“呼应”,舰员们纷纷对管理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当时,辽宁舰正处于探索航母管理运行规律、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对于这个略显刺耳的“声音”,政工办迅速采取了封号、删帖的简单化处理。
这事看似平息了,但影响深远。论坛顿时陷入冷清,很长一段时间,舰员们不仅不再发“吐槽”帖,其他声音也渐渐消失了。
航母是一座规模庞大的“海上城市”,必须让网络成为官兵的“交流纽带”和“连心桥梁”。当年那场由“吐槽”帖引发的风波,使舰党委深刻认识到,发挥网络政工作用的关键在于用互联网思维管好用好网络平台,营造维护敢讲真话、愿讲真话的网络生态环境。
总结经验,辽宁舰政委李东友说,有时候,鼓励官兵把心中的苦闷、委屈、疑惑在网上讲出来,思想政治工作“就完成了一半”。
如今,在辽宁舰论坛,从“吐槽”帖《有这样一种声音需要发出》,到咨询帖《休假日期到底如何计算》,再到倾诉帖《遭遇婚恋难题怎么办》等百余篇热帖的点击量均达数万。
辽宁舰论坛之所以能够吸引舰上官兵,并且长盛不衰,正是得益于历届党委从部队组建伊始,就带头倡导和营造的包容、民主、平等的网络生态环境。
政治工作为什么非要用网络?是因为官兵在网上、声音在网上、阵地在网上
许博超是辽宁舰最受欢迎的“专栏”写手之一。
工作中,他是动力中队教导员。休息时间,他是网友“飞行的屠夫”,辽宁舰论坛“铁血”版块的版主。他发布原创帖,谈军事讲军史,分析国际形势,解读周边安全动态,每篇帖子都有超高人气。他负责的“铁血”版块,俨然成为舰上“形势战备”教育的第二课堂。
最近读到描写朝鲜战场的《铁在烧》这本书,许博超被浴血奋战的先辈们深深震撼。他找来这本书的电子版,每天在论坛里更新几章,并附上自己的见解和感想。这种在线分享立即受到战友们热捧,几乎每天都有战友在线“催更”。
“很难估量这种网上互动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但我相信,通过这些分享,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被战友们吸收消化了。”许博超的这种判断,源自辅机班长丁峰的实际行动。
一次远航,某深舱突发管路渗漏。正在该区巡视的丁峰发现险情,毫不犹豫地用胸口拼命堵住渗漏点,迅速展开损管作业。
最终,丁峰成功封堵了漏点。
深舱“黄继光”——这是战友们事后给他起的外号。而丁峰恰是每天“催更”追捧《铁在烧》的网友之一,黄继光正是他的偶像。丁峰说:“我经常在论坛上看帖子看得热血沸腾。我知道军人其实也是凡人,但军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关键时刻能顶得上。”
现实中,许博超是一名基层政工干部。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他是论坛网友追捧的版主“飞行的屠夫”。他并没有刻意去完成任何教育任务,却意外地收获了教育的实效。对于舰上更多的论坛网友来说,他们也在参与网上讨论辨析、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成长了自我,影响了彼此。
“这点小事就通报?完全是小题大做。”通信部门士官长程海霞值完更,刚打开住舱办公一体机,就发现论坛上新增了一条关于垃圾分类制度的“吐槽”帖。
网友“小爷不狂”发帖说,因为误将一团卫生纸扔进“可入海垃圾”桶,自己被纠察全舰通报。
这篇“吐槽”帖并没有赢得同情,反而引来许多网友的自发批驳:“垃圾分类是航母舰员必须担负的环保责任”“坚持垃圾分类管理就是在培塑习惯养成”“规定就是纪律,小事也事关未来战场胜败”……
程海霞作为“舰员心声”版块的版主,登录账号“大海安家”,发帖解释说:“小事不小,自从进行垃圾分类后,每次靠岸,可回收垃圾作为废品回收,都能为‘爱心基金’增加数千元,而这些钱已经先后资助了部队驻地和老少边穷地区的90多位贫困中小学生。”
“垃圾分类背后,连着贫困学子的笑脸。一个微小的举动,带来不平凡的改变。” 这条温情的跟帖,引起全舰官兵的共鸣。
关注着整个争论过程,舰政工办并没参与进去。他们发现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向战友们强调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了。因为包括程海霞在内的众多网友,已经完成了对网友“小爷不狂”的思想纠偏和教育引导。
“政治工作为什么非要用网络?是因为官兵在网上、声音在网上、阵地在网上。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空间,任何人都可以是教育者、引导者。政治工作大家来做,这正是网络政工的优势之一。”肖磊告诉记者,网络平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高效,成为破解航母上“小机关带大部队”难题的有力武器。
“键对键”不能代替“面对面”,网络政工先进的工作方式承载着政治工作最传统质朴的力量
夜里,在飞行甲板下的多个舱室内,没有值更任务的官兵正在辽宁舰论坛热聊。一条新发布的求助帖弹出来:“为啥我这卫星电话打不出去?老铁们谁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怎么解决?”
半小时后,通信部门的网友跟帖回复:“卫星电话通信已全部恢复。”
在这短短半小时内,通信部门不仅发布了“卫星通信系统正在调试,可能导致部分终端信号不稳”的广播通知,还派出维护小组迅速展开检修排故工作。
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正是辽宁舰论坛持续火爆的秘诀之一。
士官长程海霞至今还记得,论坛上发布过张超烈士的爱人张亚同志登舰,现场观看歼-15舰载战斗机起降时泪流满面的照片。那个画面深深打动着舰上官兵们的心。
当时,舰员们自发在论坛里制作并发布纪念烈士张超的电子明信片:“未上航母是你的遗憾,你是我们最大的挂牵”“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为英雄点赞,你虽然不在,但精神依然屹立不倒”……
还有网友寄语张超烈士的小女儿含含:“你是大海的女儿,愿你像小海燕一样勇敢飞翔,茁壮成长!”
论坛上,舰员们每一条肺腑之言都赢得了大量跟帖和点赞。这些帖子至今仍是辽宁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教材”。
“网络是虚拟空间,但是网络政工却时时处处联结着现实。网络平台只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精准高效的工具,更多的工作在线下。”辽宁舰政委李东友深有感触地说:“只有线上线下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发挥网络政工的威力。”
点开辽宁舰办公系统的网页和遍及全舰的视频点播系统,记者看到:远在西藏,退伍兵曲宗永清作为“爱心大使”,将官兵们捐赠的爱心款送到藏区贫困学子手中;篮球俱乐部组织的篮球赛正在全舰直播,值更的官兵还能事后点播;各支部组织的户外拓展活动多彩多样,有的曾进行了远途越野拉练,有的奔赴海岸捡垃圾、做公益……这些散发着正能量的活动,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激发着官兵们的正能量。
采访过程中,许多政工干部都向记者推荐了辽宁舰最近一次集体婚礼的视频。这次婚礼中,有57对新人及其直系亲属受邀登舰参加集体婚礼。
当时,在航母宽阔的机库内,在全舰官兵和亲属的见证下,舰长和政委亲自主婚,新人们接受了全舰官兵的祝福,感受到了航母大家庭的温暖。
婚礼后不到一个小时,辽宁舰就解缆出航。在论坛上,很多舰员都表达了感激之情。有网友说:这场集体婚礼,能消解军人家庭异地分居所带来的一半压力。
日常实实在在的政治工作,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展示,潜移默化地激励熏陶着舰上官兵。
“在网络政工探索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种网络‘万能’的错觉,好像绝大多数思想教育工作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了。其实再好的网络对话,依然无法替代线下面对面的真诚交流。”李东友说,开展工作的平台或方式也许在变,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在围绕着“人”来做工作。
深夜,关掉电脑,辽宁舰的政工干部们开始了每日例行的海上夜巡。他们走向全舰各个值班岗位,看望当更官兵,了解值班情况,拍拍战友的肩膀,握握战友们粗糙的双手,用最传统质朴的方式,传递着政治工作的温暖和力量。
全程近2个小时的巡舱路上,机电部门政委漆泽富这样告诉同行的记者:“只有线下政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温度,网上政工才有源头活水和真实的力量。”
版面设计:梁 晨
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
■李东友
部队是年轻人为主的团队。在辽宁舰上,官兵平均年龄不到26岁,其中“90后”占比近80%,“00后”士兵也已登上航母。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这些年,正是这一代年轻官兵的成长期。网络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也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习惯和交流方式。
网络已经像空气和阳光一样,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军营和年轻官兵,并对部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网上长大的一代”年轻官兵本色不变、军魂永驻,是新时代每一名基层带兵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和课题。
新体制下“小机关带大部队”的现实背景,决定了要保持政治工作的活力,领导干部和机关就必须用好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政工的优势。网络的扁平化结构和平等开放的交流方式,能有效淡化身份和年龄隔阂,拉近领导干部和普通官兵、机关和基层的距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航母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城市”。官兵们常年工作生活在辽宁舰上,全时运转、分流错峰的运行模式,高度分散的舱室和战位,使传统的集中教育和面对面的谈心交流变得十分困难。
为破解航母这个全新作战平台的教育管理难题,针对年轻官兵的用网需求,以及他们习惯于依托网络开展交流的特点,辽宁舰积极投入资源抓好内部局域网建设,构建了覆盖全舰的“辽宁舰综合办公系统”。在实现日常办公网络化的同时,辽宁舰拓展开设了“辽宁舰论坛”,使之成为官兵批评建议畅言渠道、政策法规咨询平台、学习娱乐及信息共享资源库、工作生活展示窗口。
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官兵在哪儿阵地就在哪儿。辽宁舰开展网络政工探索5年多的实践表明,创新政治工作,只有顺应时代变化、适应网络发展,才能始终牢牢掌握话语权,占领主阵地。
习主席指出,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对辽宁舰来说,这个同心圆,就是要在舰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用好网络这个桥梁纽带,最大限度团结凝聚全舰官兵,充分调动官兵积极性创造性,助推航母战斗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为实现强军梦接续奋斗。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辽宁舰论坛为何这么“火”》)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