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河北哈明江:群众爱戴的“草帽官”

发布时间:2018-06-07 14:4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11-03 | 查看:2492次

  哈明江,献县淮镇中街村党支部书记。第十届、十一届河北省人大代表,沧州市劳动模范。2002年被中共河北省委评为“农村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2003年,应邀参加“首届全国新乡村建设研讨会”,并作典型发言。

  从梦想“万元户”到“被逼上任”

  1972年,高中尚未毕业的哈明江,幸运地被招工到了沧州地区房管局,成了旱涝保收的“公家人”。1977年结婚后,哈明江月工资只有30余元,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日子的困难可想而知。看到同村的小青年有的骑上了摩托车,有的盖上了新房,哈明江心里起了波澜,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回家创业。

  怀着成为万元户的梦想,哈明江回到了淮镇中街村,和妻子齐心协力,一心扑在发家致富上。他们经销过粮油,贩卖过牛肉,还开过小卖部,仅一年多的时间,哈明江就成了村里的首个万元户。在村里,哈明江受过教育又见过世面,党组织发现了他这棵苗子,希望他挑起全村的担子。就这样,哈明江被“逼”着上了“辕”。

  “草帽官”的4年要账路

  哈明江自己跑销路,组织村民给天津、北京、沈阳等地的加工厂供应牛羊肉,在村中建起了冷库。淮镇中街成了华北地区有名的牛羊肉加工集散地。

  从1995年起,哈明江又给村民联系了唐山某大型罐头厂,村民陆续为罐头厂供应了2000多吨牛肉。由于产销问题,罐头厂濒临倒闭,欠了村民780万元货款。面对乡亲,他拍了胸脯:一定千方百计帮老百姓要回欠款。

  哈明江走上了“要账路”。这一走,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为了要账,他天天去堵集团领导的家门,领导到哪儿他到哪儿,长时间不回家。到2000年1月,哈明江经过4年的时间,才带着最后一笔欠款回到了中街村。回到家时,全村男女老少拥在街口,像欢迎凯旋的英雄一样迎接他。

  举债建起民办公助学校

  2004年4月的一天,献县政府和镇领导把哈明江领到了淮镇中学附近的一片空地上,恳切地说,老哈,你能不能在这里建一所中学?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哈明江一时愣了。领导们跟哈明江谈了淮镇中学的现状。淮镇中学只有18个初中班,学校建楼还欠了上百万元的债务。每个班的班容量已达100多人。全镇又将有1000多名小学生升入初中,而镇中学只能接纳400多名学生。领导说,你是淮镇人,不能看着孩子没有学上吧!

  哈明江看领导们充满期望和信任的目光,他不再犹豫,把自己刚筹集的建厂子的钱拿出来,又贷了些款才凑足了工程费。工程6月1日破土,至8月20日,一栋高四层、建筑面积21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随后,办公室、学生食堂等附属设施相继竣工。当年9月1日,孩子们欢天喜地走进了献县第一所“民办公助”学校——宏远中学。

  “三步曲”与“小城梦”

  中街村变了,十几年的时间里,悄然走过了奔小康的“三步曲”。

  第一步,解决吃饭问题。哈明江上任时,全村只有一口能用的机井。哈明江自己拿了1万元,带头集资,又争取水利部门支持,凑了4万元,打了十几眼浅机井,解决了浇地问题。后来村里建了冷库,有了一些收益,又打了深机井,铺设了地下管道,村民有了旱涝保丰收的日子。

  第二步,经营致富。中街村自古有做买卖的习惯,但做的都是小买卖。哈明江联系各地加工企业,开拓了牛肉外销的路子,形成了养宰加工一条龙,市场扩大到了全国各地,中街村人的年均收入也创下了超8000元的记录。

  第三步,工业拉动。从农业村向工业村转变,是中街村迈出的最大的步子。中街村在千余亩荒地上建起了工业小区,哈明江号召那些富裕的村民,建厂创业,实现转型。目前,中街村成立了河北宏远玛钢集团有限公司。至今玛钢、球墨、铸造企业已达20多家。

  中街村人的追求并没有停止。哈明江说,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生活富裕了文明程度也要提高。2005年,他拿出了自己积攒的10万元带头集资,在村里投资200万元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2006年,他们“做”起了“小城梦”——完成了住宅小区的规划图。“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我们的住宅小区,也要像城市里一样,环境优美,水电暖齐全,连做饭都要统一供秸秆气”。如今,小城梦已经实现,部分村民已住进舒适的小区,2号楼小区目前也已在建设中。

  来源: 河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