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江苏徐其军:用生命拓展人生的宽度(图)

发布时间:2018-06-07 14:2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11-04 | 查看:963次

  “我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我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我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这是一位身患绝症的年轻人向命运发出的呐喊,向死神发出的挑战!他就是用生命践行承诺,感动南京的优秀教师——六合区竹镇镇枣林小学的徐其军同志。

  深秋的止马岭,柿子红了,板栗飘香。二OO二年农历十月初六,年仅25岁的徐其军老师将在这个好日子举行婚礼,他就要做快乐的新郎,收获爱情的甜果。

  然而,造物弄人。命运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婚检时,医生意外地发现他患了肾病并并发尿毒症,病情已相当严重,由于他先天性基因排列紊乱,即使采用换肾手术,想找到匹配的肾源犹如大海捞针。这声惊雷一下把徐其军从幸福的顶峰击落至无底的深渊!徐其军痛苦、颓废、绝望。自己的理想抱负,人生追求瞬间将化为泡影,正在幻灭。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痛苦历炼后,他像凤凰涅槃般从痛苦和绝望中跳了出来。“不!我无法选择命运,但我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我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我却可以奋力拓展生命的宽度!”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把生命看淡后的徐其军,最难割舍的是爱情,在痛苦的抉择中,他主动向未婚妻提出了分手。

  他首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与未婚妻解除婚约!未婚妻哭喊着坚决不答应,始终不离不弃。徐其军感激不已,他泪眼涟涟,满含深情地拉着未婚妻的手说:“感谢你的情爱,只是今生我们无缘,你是个好姑娘,我对不起你。我不能太自私,你应该有自己的幸福生活,好在我们还未正式结婚……”其后未婚妻每次到来,他不是刻意躲开,就是冷语相待。未婚妻看他真的铁了心,伤心无奈地离去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徐其军老师在生命不多的日子里,选择了孩子和讲台,

  2002年11月,徐其军拖着无法医治的绝症的病弱身躯又走上了工作岗位,又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枣林小学。他珍惜着生命时光的分分秒秒,仍旧每天最早上班,最迟下班。

  为了控制病情恶化,他每天要服用七种药物,每月的工资几乎全部用来买药。由于药物的作用徐老师的听力、记忆力不断下降,头发大量脱落。病魔无情地折磨着他,每天早晨都会恶心呕吐。以前十分简单的起床也变得让徐老师力不从心。早晨床头的闹钟响了,他艰难地睁开眼睛,起个床就得花10多分钟!他每天要步履蹒跚地走四五里路到学校上课,就这四五里路他要走近1个小时,他在和无情的病魔作最后的抗争!四年多来,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拼命工作着、奉献着。他所任教的学科的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全镇前列。

  他从没把自己的病情告诉过学生们,他不想让学生为他伤心难过。一位记者无意间向他任教三年的16个孩子透露了徐老师生病的消息时,孩子们呜呜地哭了,一位留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哭着对记者说:“请你劝劝徐老师赶快去看病,我们不能没有徐老师,我们今后再也不调皮.”徐老师在日记中写道:枣林小学的孩子们,我要把自己不多的日子都献给你们。

  “山道弯弯,从山里一直通向山外,连接着山里山外两个世界。我啊,愿做那吹笛的人,将牧童引向山外。”这是他在《笛》这篇散文中抒发的倾心农村教育的情怀。

  那是1997年暑期,师范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城和深造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大泉湖畔。他要兑现自己的人生承诺,他要吹奏美妙的笛声,将山里的牧童引向山外。

  他主动要求:“我要到枣林小学,我要为母校和山里的孩子们尽一份力量。”当年,他未能如愿,被分在了泉水中心小学。

  开学伊始,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貌不惊人,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青年人,有着忘我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泉水中心小学距他家有二十多里山路。晴天,他骑着除了铃儿不响的破自行车一路颠簸,单程就要1个小时。雨天,道路泥泞,途中常常是一会儿人骑车,一会儿车骑人,但不管怎样,他从未迟到过一次。其实,有谁知道,徐老师每天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常常连早饭也顾不上吃。

  白天徐老师给学生上课,和学生游戏,找学生谈心。晚上他就把学生的作业本带回去批阅,把教材带回家备课,山村里,他家窗前的灯光常常要亮到深夜。

  二OOO年,徐其军老师如愿调回了他的母校枣林小学。他的到来,令枣林小学的孩子们欣喜异常。徐老师讲一口悦耳动听的普通话;徐老师写一手潇洒漂亮的粉笔字;徐老师上课时会随时吟诵出优美的诗句;徐老师还会教外语;下课时,徐老师还会和他们一道做游戏,下相棋、给他们讲好听的故事,徐老师成了同学们亲密无间的朋友。

  徐其军老师把他的全部情爱都献给了孩子,学生王治成、王治强俩兄弟父亲病故,母亲出走,家里还欠下巨额债务。徐其军老师拿出自己买药的钱保命钱去接济两兄弟。弟弟王治成因病耽误了很多英语课程,徐老师就利用中午和放学的时间给他补课。侯亚齐,这个先天听力受损、发音不全的少年,永远不会忘记徐老师在学习上给予他的帮助。为了让他掌握汉语拼音,徐老师手把手地教他声母、韵母、字母表,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帮他正音……他把爱的雨露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

  2006年8月,他来到军区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感慨地说:“你能够撑过四年是个奇迹。你不能太劳累,要休息呀!”徐老师对自己的病情不是不清楚。只是他倍感生命的分分秒秒的可贵。他要为山乡的教育再多做些奉献。他用贝多芬的名言——“扼住命运的喉咙!”来激励自己。

  徐老师深知属于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他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教语文又教英语还兼教音乐,一周19节课。校长望着徐其军蜡黄的面容,坚决不同意。可徐老师固执得谁又能说服得了他呢?他是在和时间赛跑,向生命挑战!

  徐老师身患绝症,仍坚守三尺讲台的感人事迹在竹镇传扬,很快传到了省城南京。去年9月初《南京晨报》连载三篇系列文章专题报道了徐其军同志的动人事迹。多家媒体也相继做了宣传。市教育局徐传德局长感动地说:“多么优秀的教师啊!身患绝症,坚守岗位,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怎不叫人敬佩呀!” 9月6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徐局长特意买了束百合花驱车150多里,专程来看望徐其军。他扶住徐老师的肩膀,动情地说;“你的精神让我这位老教师深深地感动了,你真了不起呀!”徐其军老师年年被评为区镇先进教育工作者。,他先后荣获“2006年度感动南京的人民教师”、“2006年度南京市好市民”、“2006年度感动南京十大人物提名奖”“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被推选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人固有一死,在生死考验面前,弱者贪生,勇者无畏。徐老师笑对死神,唱响了激越高亢的强者之歌,他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诠释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他永远是我们的好榜样!

  来源: 江苏省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