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4 20:0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10-01 | 查看:1161次
在一般人看来,80后的年轻人大多从小就娇生惯养,但住在市区运河北路10号省水利机械厂宿舍的朱丽君却没有这么幸运,她先是被抱养,年少时又遇相依为命的养母生病不能行走,可她始终尽心服侍着养母,结婚后还与养母一起住在平房里,无怨无悔。
昨天,养母刚回家就住新房
昨天上午,养母卢秀英与丈夫一起从兴化探亲回到扬州,令她惊喜的是,刚回家她就住进了窗明几净的新房子。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10号大院时,恰巧卢秀英刚进家门,正与养女朱丽君说着话。记者注意到,她的双眼噙着泪水,这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有住进新房的开心。新房子刚竣工,吊着天花板,墙上刷得雪白。
朱丽君告诉记者,她家住的平房已有二三十年历史,前面是厨房,后面是正房,她结婚后在家住,母亲就住在厨房里,厨房阴暗潮湿,春节前下大雪差点倒塌,但因母亲身体不方便一直无法修建。前不久她趁母亲去兴化,由她公公出钱,帮助将厨房修了一下,这样好让母亲住得舒服一点。
10岁就背母亲爬医院楼梯
朱丽君是卢秀英1981年从医院抱回家的,卢秀英本想用自己的力量将养女培养成人,但5年后她生病,朱丽君小小年纪就挑起家庭重担。
今年56岁的卢秀英,1975年从插队的金湖农场招工到江都,后调到扬州,在省水利机械厂做电焊工。由于结婚后多年没有小孩,1981年她从医院抱养了出生才几天的朱丽君。当时,因前夫没有工资,卢秀英一个人的工资不够给孩子买奶粉,朱丽君是喝着大米粥长大的。
朱丽君5岁时,卢秀英发现,自己手脚无力,蹲下来就起不来,经省内外多家医院诊断为肌营养不良,是遗传造成的。朱丽君从此成为了母亲的“拐杖”。
卢秀英的前夫是搞业余照相的,长时间不在家,且1990年前后夫妻离婚,从此卢秀英与朱丽君相依为命。朱丽君8岁时,卢秀英就让她到粮店买米,力气不够,朱丽君就一次只买三四斤;因为生病,卢秀英后调到工厂传达室看门,朱丽君每天上学前用自行车将她送到传达室,放学后再接回家。
从10岁起,朱丽君就用自行车将母亲带到医院看病,用自己柔嫩的肩膀,将母亲从一楼背上三楼。因为力气小,上楼梯途中她经常手脚并用,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爬。虽然很辛苦,但小小的朱丽君从没有抱怨过。
结婚后搬回平房照料养母
朱丽君结婚后,新房在曲江新苑,但为了照料母亲,她和丈夫还是住在陈旧的平房里,直到现在。
随着时间延长,卢秀英的病情越来越重,后来发展到双腿无法站立,双手不能端起一杯水,身边离不开照应的人,朱丽君始终不离左右。夜里,她要服侍母亲起来大小便,为此,她每天天一黑就睡觉。
朱丽君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一处70多平方米的房子,但母亲离不开她,结婚不久她又搬回来了。3年前,沙北社区赠送给卢秀英一辆轮椅,每晚,朱丽君总推着母亲出去散步;此外,她还一个月两次推母亲沿文昌中路步行到文昌阁,再从汶河南路经甘泉路、广陵路、运河路回家,每次长达3小时。
感恩,因为养母给她一个家
虽然卢秀英母女生活得不是太富裕,但生活得很和谐。
卢秀英对记者说,她本该给朱丽君一个幸福的童年与轻松的成年,但自己的病拖累了朱丽君,内心始终觉得是遗憾。而朱丽君则称,是养母给了她一个家,她不觉得养母是负担,也许这是命中注定她们母女有缘。
来源: 江苏省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