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4 19:4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10-01 | 查看:1662次
在群众心里扎下根——记五莲县高泽镇高泽村党支部书记孙炳勤
几十年如一日,一身正气;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奉献无语,他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活条件,推进乡村文明,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坚实迈进。他,就是“山东省劳动模范”,日照市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五莲县高泽镇高泽村党支部书记孙炳勤。
自身有正气,说话才硬气
很多人评价,老孙是个“不怒而威”的人。这“威”,来自于正气。正如群众所说:“他说话好使、管用,关键是把‘私’字抛在了一边。”
在高泽村,村干部有个“约法三章”,执行的好,让人服。其一,村干部天天“临朝议事”。每天早、晚,村干部都要到办公室碰头,或安排工作,或接待群众,或看报学习,随后开展各项工作。十五年来,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雷打不动。为了带好这个头,天刚蒙蒙亮,孙炳勤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晚上10点多才回家。他说:“干部难得见,事情难得办。要为群众服好务,就得让群众能找着干部。”其二,村干部不到群众家喝酒。为了执行这一制度,他戒了酒,带头不接受吃请。有一次,一名村干部碍于面子去群众家喝了酒,孙炳勤知道后,狠狠地批了他一顿,并责令其做了检讨。从此以后,禁酒制度在干部心里扎了根,类似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对此,他有自己的见解:“吃吃喝喝,事情不大,却是歪风,影响工作和公正。”其三,村干部义务值班巡逻。十几年来,不管天气如何,孙炳勤和村干部一直轮流带队值班巡逻,义务为群众站岗放哨,不要任何补贴。这些年来,共制止20多起盗窃行为,抓获窃贼1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其中一名村干部还因勇斗歹徒被县里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对这事,群众打心眼里服气。老党员徐云友说:“以前,晚上一听到狗叫,就担心出什么事;现在听到狗叫,就知道巡逻队员走到哪里了,睡觉也安稳了”。
公正用权,是孙炳勤坚守的办事原则;民主管理,则是他遵循的工作方法。村里每年都要伐卖一批河滩林,每次伐树,都成立由党员、群众代表和木匠组成的伐树小组,先过数再估价,然后公开招标,干部从不一手操办。有个木材商事后感慨地说:“我真服了,卖了那么多树,你们村干部没从我这里拿走一根树枝!”去年土地调整时,28名党员、群众代表组成土地调整工作小组,全面负责调整事宜,近千亩土地分完后,群众没有一户提出异议。
工作有谱气,群众才服气
“当干部就要敢决策,好的决策一定要想办法抓落实。”这些年,围绕着农民增收、村级经济增效,孙炳勤没有少动脑筋。
1998年,孙炳勤积极响应镇里号召,组织发展桑园,刚一宣传,群众就提出了疑问:没技术、没经验、投资大、风险高,这东西搞不得。看到二千多人的村没有一户报名,孙炳勤嗓子急哑了,“苦口劝不如领着看”,他雇了4辆大客车拉着群众到桑蚕业发展较好的诸城、汪湖等地参观学习,听别人现身说法,并创新推广“151”养蚕模式(一户五亩桑一个大棚),村里给每个养蚕大棚补贴3000元,当年该村就发展桑园1000亩,增加收入100多万元。当他听到制蚕种效益更高时,又千方百计引进了这个项目,蚕农的收益因此大幅增加,现在该村的桑蚕收入每年可达300多万元。他和班子成员还积极引导、扶持群众发展瓜菜产业,现在全村瓜菜面积300多亩,蔬菜大棚80多个,成了名符其实的城北“菜篮子”。
为建桑园急哑了嗓子,可他也为保桑园害了“头疼”。落实土地延包政策时,部分无桑户以均分土地为由,想拔桑推棚分地。“钱袋子”式的产业怎么能轻易就毁掉?既要保桑园,又要执行政策、让无桑户满意,这个难题使他彻夜难眠。冥思苦想之后,一个“让村民以土地入股,桑园集体发包,实行利益补偿”的设想产生了。为把这一设想变成决策,他先后组织党员、村民代表、有桑户、无桑户召开了20多个会议征求意见,10多次深入到农户推心置腹地谈心,最后一天,接连召开了3个会议,才达成了共识。1000多亩桑完好无损地流转到了113户养蚕大户手中,收取的承包费,全村人均分配,有桑户、无桑户皆大欢喜。
要致富,上项目。作为镇驻地,村前的大街多少年没有变化,孙炳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开发商业街,帮助群众上项目。村里对商业街进行了统一规划,对每间商品房补贴600元,在党委的协助下,争取了三年免税的优惠政策,1600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很快建成,全村四分之一的群众靠个体经营走上了富路。同时,沿省道规划建起了高泽开发区,招引加油站、面粉厂等20多个项目,有效增加了集体收入。他还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疏河筑坝、整治河滩,发展河滩林2400亩,栽植速生杨12万株,每年为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干事顺心气,才能聚人气
“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才能在群众心里扎下根”,认准这个理,孙炳勤带领“两委”班子干了一件件让群众称道的事。
高泽村座落在青石岭上,在村里打井,钻20多米都还见不到水,村前河边大口井是村里唯一的饮用水源。1996年春天,孙炳勤果断决策:上自来水,解决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题。村里地形特别复杂,青石异常坚硬,大部分水沟要钻眼放炮,他和“两委”干部白天晚上靠在工地上,带头抡大锤,扶钎子,劈石开沟。“干部都豁上了,我们得跟上”,全村群情振奋,男女老少齐上阵,义务出工。用了整整11个月,他带领群众投资49万元,铺设管道3万多米,建成容量300立方米的水囤,让村民告别了挑水吃的历史。孤零零住在村边的孤寡老人迟召明,担心吃不上自来水,孙炳勤领着20个壮小伙用了三天时间,愣是在青石上凿出了一条5米的石头沟,捧着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时,迟召明老泪纵横:“这辈子不用再去挑水吃了。”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2003年,孙炳勤提出了临近222省道建设新村的思路,得到了村民一致拥护。他多次外出考察,聘请专家进行规划设计,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模式、集体配套、适当补贴”的方式进行新村建设,村里投资配套水、电、路等设施,并为每个建房户提供3000元补贴。目前,首批60多户建起了美观舒适的小康楼,平均建筑面积260多平方米。村民们自豪地说:“再过两年,咱高泽新村就成了全县最漂亮的村庄了。”
村里的大事,时时刻刻装在他的脑子里;群众家里的难事,也常常挂在他的心坎上。村民赵从坤曾嗜酒如命,有一年夏天,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眼看着熟透的麦子要掉头了,可赵从坤还是一天三个醉。看到这个情况,孙炳勤喊上“两委”干部,一起帮他收割,将脱粒后的小麦在村委大院里晒干,亲自送到他家。赵从坤羞惭难当,从那后,再也没有醉过酒,妻子也回了家,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他逢人就讲:“是老孙救了俺这个家。”在孙炳勤的倡导下,高泽村采取“干部捐一块、集体补一块”的方式,设立了救助基金,用于照顾病灾群众。2002年,村民商永安不幸遭遇车祸,村“两委”立即从救助基金里拿出6000元进行救助。去年夏天,村民冯启勇的养蚕大棚电起火,一下子损失了7000多元,孙炳勤听到后及时前去查看,当天上午召开“两委”会,决定集体给予3000元补助,帮其渡过难关。下午,他接着又去了县保险公司争取赔偿,并与蚕种厂联系,为受灾户争取扶持。五天内,帮着建起了一个新的养蚕大棚。村里无论是谁,只要受灾或住院,他都自己买上东西前去看望。这些年来,他看望过的村民有120多人次。
尊老敬老,体现乡风文明。在孙炳勤的倡议下,高泽村成立了赡养老人评议小组,每年都评选“孝敬家庭”,张榜公布,披红戴花,并进行物质奖励。一位姓迟的村民,种了老人的地,却不愿拨粮食,孙炳勤在村民会上点了他的名,晚上又到了他家做工作。第二天一大早,男人推着,媳妇拉着,把粮食送给了老人。不久,老人生了病,夫妻又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治疗。每逢年节,高泽村70岁以上的老人都会收到村集体送来的祝福和礼品。如今,在高泽村,尊老敬老已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孙炳勤,这位年近6旬的正义汉,为高泽村的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高泽村的群众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打着灯笼,你也找不到这样的好干部!”(杜亮亮)
来源: 山东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