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卖米的奋斗贩卖为无力和焦虑

发布时间:2018-06-01 15:3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6月01日 05 版 | 查看:714次

一篇《卖米》,看得我泪眼朦胧。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常想起暑假跟着妈妈一起去镇上卖菜,毒辣的太阳下舍不得吃一根冰棍的情形。因为白血病,作者张培祥的生命停在了2003年8月27日。《卖米》获得2004年北大首届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飞花已逝,颁奖会成了同学们寄托哀思的追悼会。

  2004年《当代》发表了张培祥这篇纪实长文后,曾引起轰动。14年后,这篇文章被翻出来,在社交媒介引发了更大的轰动,她的故事再被媒体提起。

  这14年,媒介和文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都生产无数的10万+,但经典就是有一种穿越时空、震撼人心、让人泪流满面的力量。与其说是经典的力量,不如说是真实的力量。《卖米》不是营销号编出的煽情鸡汤,而是一个真实的人为了生活用尽全身力气的奋斗故事。真实得残酷,真实得让人窒息,真实得让人很想说几句,却堵得说不出一句话。

  人们从《卖米》中读出很多东西,有人读到的是朴实文字的力量,几乎没有什么修辞,真实的生活永远比无病呻吟的描写更能触动人心;有人读到生活的沉重,有些人只为生活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的力气,这世间没有感同身受,唯有亲身经历;还有人读到的是沉重的叹息,天妒英才。

  那句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上真没有谁活得比谁容易,只不过是有人在呼天抢地,有人在默默承受并努力坚忍地生活。很多媒体都刊登了张培祥在医院治疗时穿着病号服的照片。面对镜头,她笑靥如花。很喜欢她的笑容,这个笑容可能比呼天抢地、抱怨命运不公更能戳痛人心。这也是《卖米》最让人泪目的地方,轻轻地写,轻轻地说,没有被贫穷压弯了腰,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和义愤填膺的抱怨。

  不要把卖米的奋斗偷换为一种无力和焦虑。贩卖焦虑和无力,是当下一些自媒体惯用的流量策略。张培祥的悲情经历,在有些人看来也许写满无力、无奈、无常和焦虑,但我没有读到半点无力和焦虑。我读到的是奋斗的意义和努力的价值。

  生命的长短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生活的无常、重病、灾难,也在我们力所能及之外。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更是无法选择,只能承受。奋斗的意义就在于,在自己的努力所能控制的地方,做得最好,拼尽全力,不留遗憾。这正是张培祥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她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活出了最优秀的模样: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在大学里写了100多万字,争取到策划名栏目的机会,在大学赢得那么多人的尊重,把短短24年的生命过得那么充实、优秀、闪光和波澜壮阔。生命是她无力控制的,她只败给了病魔,但她的奋斗又使她以另一种方式活下来了。她的文字和故事至今还被人提起,被人缅怀,被人致敬。

  “天妒英才”“命运不公”“底层无力”的消极感慨毫无价值,看看张培祥穿着病服的笑容,向她24岁活出的优秀致敬!别浪费在朋友圈无病呻吟的无力、焦虑、脆弱和矫情中,专注那些自己努力能改变的吧!

曹林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