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5 13:3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09-02 | 查看:1984次
1953年,23岁的冯志远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因为多才多艺,他被分配到上海市任教。1957年,他与女教师马毓仁结婚,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冯志远却做出了一个改变一家人命运的决定——支宁。
上海老师只身来宁
1958年的冬天,新婚一年的冯志远不顾妻子的反对,毅然离开已工作5年的上海市男子中学,只身来到宁夏。他先是到中宁县鸣沙中学任教,后调到关帝中学。这一待,就是40多年。
来宁后的反差出乎他的想象:在上海,冯志远有一套3楼的住房,那是原单位分给他的;在鸣沙中学,冯志远住在四处透风的土坯房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盏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在上海,冯志远执教的男子中学是一所一类学校,不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有保障;而在鸣沙中学这所二类学校里,每月只有14斤的粮食供应,吃水要打井水,上厕所要到室外,想洗澡根本没条件,只能拿毛巾擦擦了事,蔬菜主要是白菜和土豆,为了填饱肚子,他时常要领着孩子们到沙漠腹地打沙枣充饥……
这些困难,冯志远在家书中却只字未提。
鸣沙中学创办之初,全校师生300余人,每人一把铁锹,一把镰刀,全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劳动。本来就瘦弱的冯志远为御寒,经常腰系草绳,边教书边干农活。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他还用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生活费为学生们买书和学习用品。他与学生相濡以沫,以诚挚之心待人,和学生们结下了深厚感情。
他让学习不再枯燥
条件愈是艰苦的地方,求知的眼睛就愈是明亮。望着农村娃一张张淳朴的脸,冯志远觉得浑身是劲儿,他要把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
在学生们的眼中,冯志远是一位学识渊博、讲课生动的老师。通过他的讲解,可以领会到文学的魅力。许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学生刘世德至今难忘冯老师上课时的情景:教材里的古典诗文,冯老师用略带江南韵味的声音背诵着讲解,整堂课不看一眼教材和教案。两节语文课下来,很多学生竟能学着冯老师的样子背诵所学诗文了。很多时候下课铃响了,许多学生还沉浸在冯老师描绘的文学奇景中,问这问那,不肯离座。
有谁知道,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冯志远在课下花费了所有的精力。在讲述俄国伟大作家高尔基的作品《海燕》时,他让同学们分别扮演成海鸥、海鸭、海燕,又让孩子们从家里找来了蓝布床单和蓝色门帘,随着起伏抖动,蓝色的棉布就幻化成了那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闪电和雷声的轰鸣,则是用抖动白铁皮发出的响声模拟而成。冯志远运用生活化了的话剧、戏剧、舞台语言,让从小在沙漠地区长大的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海,向往大海。
梁晓霞原来是个不喜欢语文课的学生,最怕写作文。升到高中时,冯志远成了她的语文老师,在冯老师的悉心培养下,她喜欢上了这门课。梁晓霞曾一度离开课堂两年之久,到1978年参加高考时,她的语文仍考了98分(百分制),顺利跨入大学校门。回忆往事,她总是激动地说:“是冯老师在那个动荡的岁月中为我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
失明后,他凭记忆讲课
1984年的一天,站在讲台上的冯志远突然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他明白,失明终于还是降临了。
其实,冯志远早在15岁时就被眼科权威专家宣判了“死刑”——他的眼睛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这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疾病,无法医治,总有一天将会失明。若不用眼过度,是可以推迟失明时间的。可冯志远从执教那天起就没有“轻松”过,他先后教过语文、俄语、英语、历史、地理,有时要同时教几个科目。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忙到半夜才能休息。由于视力一再下降,冯志远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课本。失明后,学校领导出于生活考虑,先后3次做工作说服冯志远到条件较好的老年公寓养病,可他却说:“离开学校,离开学生,我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没了视力如何授课?冯志远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备课方式——课前,他请学生给他朗读要讲的课程,并凭借惊人的记忆力迅速印在脑海里,然后,他再把平日里积累的知识和多年执教的经验融会贯通在一起,把教案备在脑子里。上课时,他要由学生扶着从宿舍走上讲台。虽然看不见,可他仍旧把历史、地理课讲得妙趣横生,他当年的学生都说,听冯老师的课就像听评书。
就这样,冯志远又坚持教学5年。直到1989年退休时,他才正式离开魂牵梦萦的讲台。此后10年,退居二线的冯志远仍旧住在学校,只要孩子们需要,他就义务为孩子们辅导。
最珍贵的师生情
冯志远坎坷的遭遇、顽强的毅力、新颖的教学和对事业的执著热爱为他赢得了学生们的敬仰与爱戴。每天早晨,都会有学生来到冯志远床前,为他打来洗脸水,等上课铃声响起,再牵着他的手,带他走向课堂。中午吃饭时,常有几双筷子夹着饭菜等在他的嘴边。课余,总有学生在冯志远的宿舍里帮他收拾屋子,洗衣服。学生尤俊贤住的离学校较近,每逢家中做了好吃的东西,他总会给冯老师带一份。冯老师也很关心他的学习,常教他一些学习方法。他现在看书读报,看到有用的东西,就会随手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这就是他从冯老师那里学到的习惯。尤俊贤考取南方的一所大学后,依然与冯老师保持着书信往来。
发现许多学生主动照顾冯志远后,关帝中学团委也将此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内容,组织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照顾冯志远老师的行列,还从中评选出了一批优秀团员和优秀班集体。关帝中学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传统,一批照顾冯老师的学生毕业了,又有一批学生接过这项工作。许多学生毕业了,还常常回母校看望冯志远。
冯志远完全失明后,学校为他安排了一间带套间的宿舍。平时冯老师住在里间,照顾帮助他的学生住在外间。王泽娟和其他3名女同学在冯志远宿舍外间住了3年,她们天天在冯志远宿舍里学习,冯老师就知道了每个人的特长和潜力所在。有一天,王泽娟发现桌上多了几本英语教材和几盘英语磁带。一看,是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函授大专教材。原来,冯志远发现王泽娟发音好,喜欢学英语,他听广播时知道哪儿卖教材,就让其他同学到邮局汇了款。这以后,冯志远开始监督王泽娟背英语,还经常给她买英文读物。进了大学,同学们发现农村来的王泽娟能流畅地读英文原著,都不相信是真的。现在王泽娟已经办了多年英语学校。
面对家人无限愧疚
如果说这辈子有什么愧疚,冯志远觉得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家人。
由于长期与妻子两地分居,40岁时冯志远才有了儿子冯九实。每年只有寒暑假回上海探亲时,才有机会听儿子叫他“爸爸”。平时在校园中,冯志远看到那些与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孩子,总情不自禁地与同事们聊起,话语中透露出浓浓的思念之情和深深的父爱。有一次,冯九实生重病,妻子发来加急电报让他回上海探望。可学生们马上要参加中考,冯志远权衡再三,硬是等到中考结束才赶回上海。此时,儿子已病愈。回到家中的冯志远只能用拼命做家务来弥补平日对妻儿的亏欠。
上世纪80年代,当身边的一些支边人员纷纷返回大城市时,冯志远也想过给组织写报告,可每当看见学生依依不舍的眼神,一双双扯着他衣襟的小手,他最终还是未能向组织提出回上海的请求。
愿来生仍做这支红烛
2000年4月,冯志远突发脑血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妹妹冯宝珍千里迢迢赶来宁夏,将这个40多年未回过老家的哥哥接回长春治疗。而哥哥反复嘱托她要拿好的行李是10多本自制的袖珍小本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诗。原来这是冯志远失明后创作的古体诗词,由他口述,学生代笔记录。之所以如此珍贵,是每当摸到它们,就能感受到学生们还在身边。冯志远说这辈子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如果有来生,他还愿再做老师。
临行前,冯志远上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堂课,在场的1000多名师生无不满含热泪。当得知冯志远就要离开这片土地了,一批又一批闻讯赶来的教友、学生、家长、老乡,还有许许多多的机关干部拥上街道,堵塞了交通。最后在警察的疏导下,送别的人们才缓缓让开一条通道,冯志远乘坐的汽车慢慢地驶离了中宁县。
2007年9月,由教育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电影制品厂等9单位联合摄制,根据优秀人民教师冯志远事迹拍摄的影片《冯志远》,在第2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与全国观众见面。
来源: 宁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