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5 13:1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09-02 | 查看:1517次
她也有远大的抱负一一带领一家人努力拼搏,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家庭年纯收入达100多万元。她有济人的胸怀一一自己富了,还带动1000多户农民改变观念走出家门。使他们逐步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徐柳英世代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尽管每天辛勤劳作,但家里三儿和一女,读书结婚生子,样样都需要钱。好不容易把孩子们拉扯大,眼看着儿子就快到婚嫁年纪,可家里却拿不出钱来,作母亲的徐柳英心急如焚。他让大儿子廖名春去学习了做豆芽的手艺,打算跟儿子一起借着这门手艺出去闯天下。
1994年,徐柳英和大儿子怀揣着在家卖西瓜、捡柴火、卖香菇攒下的5000元钱,走出了家门。她们先后到达杭州、茂名、漳州、汕头等20几个县市进行市场调查。最后决定把“豆芽根据地”设在广东汕头。一年下来,徐柳英虽然起早贪黑,但总算尝到了甜头。用她的话说:“日子比在家里好过得多了。”第二年,徐柳英变卖了家里所有的牲口,举家奔赴汕头。村里人听说徐柳英赚了钱,也有人跟着柳英一同去了汕头。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三年后,汕头市场上做豆芽的由最初徐柳英一家,发展到后来的24家,每有新成员加入,徐柳英总是细心地告诉他们在哪买原材料,制作过程要注意哪些,生怕大家再重复她从前走过的弯路。附近几个县市的菜贩都慕名前来汕头进“南平豆芽"。可好景不长。由于市场供大于求,豆芽又不能卖隔夜的,每天市场倒掉的豆芽超过8000斤。先去的十来家由于有老顾客光顾还勉强能够支撑着,后去的几家每天起早贪黑却连吃饭的钱都赚不回来。徐柳英把乡亲的一切看在眼里,“他们卖柴火攒下的钱投到豆芽里,如果赚不到钱回去,要卖几年的柴火才能把这些钱补回来啊!”
为了守住“南平豆芽”,1997年初徐柳英召集24户人家组成了“豆芽协会”。按照市场需要,每户必须由原来每天6缸,减到3缸,剩余的豆芽缸由协会租用房间统一保管。每家交押金2000元,如果发现偷缸做豆芽的,现场把豆芽倒掉,豆芽缸砸掉,并罚款300元。尽管如此,仍有不老实者偷缸多做豆芽,由徐柳英牵头的监督小组在抽查中发现了五六起。市场不能稳定,价格波动大,浪费严重,总体上都是不能获利的。
徐柳英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立刻召集所有成员,毅然决定砸掉所有剩余豆芽缸。这决定大多数人表示赞成,但总有少数几个不太满意,徐柳英逐一攻破,耐心开导,最终让所有剩余豆芽缸在海边都成了碎片。从此,没有人再偷着多做豆芽,市场也十分稳定,豆芽价格波动也不大,24户人家每户都有好的收成了。“柳英砸缸事件”在当地传为佳话,市场里的队长都钦佩地竖起大拇指:“南平人真是了不起!’’
早在1977年,由于徐柳英的勤俭持家、勤劳肯干,就被推荐为村里的妇女委员会副主任。虽说是个不大的官,但她总能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她经常去各家各户传授农作经验,宣传计划生育信息,做好政府与群众的纽带工作。1990年徐柳英作为“三八红旗手’’参加了在福州召开的省妇联第七次会议。会议上一个8岁小孩的朗诵词,让徐柳英至今难以忘怀:“白发苍苍的是爸爸妈妈的妈妈,青春光彩的是我们的妈妈,红光满面的是未来的妈妈!"。那一刻,她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位母亲的光荣。“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出人头地,能够带领大家共同走上致富之路,那该有多好啊!”
如今,她做到了。她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之路,还转变了农民观念,走出家门。先后,她带领着1000多户松溪农民进军广东,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村民在她的帮助下,脱贫致富的劲头十足,路子也越走越宽。
在母亲的影响下,三个孩子和女儿都盖起了新房,并买了小车。如今,大儿子廖名春改行到广州做了布艺生意,廖名健与女孩在广州投入近百万开起冷库。三儿子廖泉落户泉州依然做豆芽,一家人年纯收入达1O0多万元。
现年58岁的柳英并没有停歇,她想为乡亲们做更多的事情。她又在为降低豆芽成本,提高豆芽产量而忙碌着,去内蒙古考察,为乡亲们勘测市场行情,她乐此不疲。
来源: 福建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