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0 22:3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2-03-29 14:53 | 查看:1002次
许兆娣,现句容市华阳镇姚徐村村民。她原本有一个幸福平静的家,1996年,丈夫因患晚期肝癌撒手人寰,面对年迈的公婆、聋哑的小叔子和弟媳,年幼的女儿、侄子一家老小七口人和丈夫生前求医治病欠下的三万多元债务,她毅然留了下来,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她想办法先后承包了10亩地和2亩草莓大棚,每天在田里奔忙,稍闲一点就出去找活干,给人打工挣钱,历尽艰辛,晚上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陪伴女儿和侄儿读书、做功课、谈心。
有好心人看不下去了,纷纷来劝说她重新找个好人家,她都一一谢绝了。婆婆对这个儿媳充满了感激。婆媳和睦相处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公公中风瘫痪在床,和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住不方便,她就用有限的积蓄在附近选了一块干净敞亮的地方盖了两间平房,自己仍住在老房子里。每天要跑去看好几趟,嘘寒问暖,送水送饭。听说哪里有治中风比较好的地方,立刻带上公公去看;听说什么药效果好,就立刻去买,不管多贵。婆婆腰椎间盘突出,弯腰困难,她一边帮婆婆治病,一边揽下了照顾公公的任务。她要给公公洗澡,公公不答应,许兆娣怕公公有思想负担,硬是让他穿上短裤后再帮他洗。病情严重的时候,公公不能自己吃饭,怕自己成为儿媳的负担,他就干脆不吃,连带着药也不肯吃了。许兆娣坚决不答应,硬是一勺一勺地喂他,喂了饭又喂药,公公常常被感动得老泪纵横。
长嫂如母,丈夫走后,许兆娣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妹妹一样精心照料聋哑的小叔子和弟媳。在他们的眼里,许兆娣是嫂子,却更像是姐姐,是母亲。丈夫去世的那一年,一个熟人趁人不备将弟媳拐卖到了江阴。许兆娣得知这一情况分外着急,四处奔走,找到当地政府、公安、司法等部门,打听情况,寻求对策。同时带上相机,亲自到江阴去寻找。在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在弟媳被拐的第52天后,许兆娣将其找到并带回了家。
因为侄儿与父母之间交流存在语言障碍,所以对他的教育基本上落在了许兆娣的身上。每次学校召开家长会,她总是早早来到学校,找到老师交流意见,了解侄儿在学校的表现,摸清孩子的优缺点,然后凭着自己有限的知识,因势利导地教育他。有段时间,侄儿迷上了上网,常常深更半夜不回家,她就带了人一家一家网吧去找。小侄儿长大成人,热闹的婚礼,也是许兆娣一手操办,没让小叔子和弟媳操一点心。丈夫治病欠下的债务还清后,她又用手头的积蓄给小叔子和弟媳盖了两层的楼房。从买材料到请工人,从开工酒到了工酒,也全是许兆娣一人张罗。
就在她饱尝人生艰辛的时刻,市、镇妇联与她结成了帮扶对子,在他们的指导下,许兆娣率先在姚徐村种植了大棚草莓,并套种西瓜,在贫瘠的田地里栽上了银杏树。在学中干、干中学,一份汗水一份收获,近几年来,她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年年都能获得好的收成,逐渐摆脱了往日的贫困,自己也盖起了两间二层小楼,成为村里的科技致富带头人,为全村困难户脱贫致富做出了榜样。
如今,15年过去了,已83岁高龄的公公偶尔能缓慢下地行走,婆婆精神很好,老两口过着幸福平静的晚年生活。小叔子和弟媳都找到了一份工作,住在宽敞明亮的小楼里,脸上终日挂着笑容。女儿已嫁作人妇,有了稳定的工作,还生了个大胖小子。侄儿丁马成现在做油漆工,有着一副好手艺,与勤劳贤惠的妻子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与其他同龄人一样,拥有着美好的生活,迎接着灿烂的明天。
她先后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镇江市“三八红旗手”、第四届“大爱之星”等荣誉称号。
来源:江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