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0 14:1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2-03-31 18:19 | 查看:3105次
米娜·波拉提汗,女,哈萨克族,出生于1968年5月,中共党员,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库勒拜乡残联理事长,一个普通的基层残联工作者,却在库勒拜乡残联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米娜同志从事残联工作10年来,乡残联连续10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米娜同志连续5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岁月虽然带走了她的青春,但丝毫没有改变她痴心为残疾人服务的高尚情怀。
因为爱她选择挑起重担
米娜·波拉提汗同志1990年奎屯建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库勒拜乡土管所工作。因为工作原因,她经常走村串户,常常接触到一些残疾人家,看到了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忍不住就会帮一把,家里有了难题,她便会坐下了和他们探讨,帮助解决。时间一长,便与残疾群众结下了一份特殊的感情。那时恰好乡里的残联工作始终没有合适的人选。在强烈的同情心与责任心的驱动下,米娜竟主动放弃了原来的职业,勇敢地挑起了残疾人事业的重担。
1999年9月,米娜担任了乡残联理事长兼干事。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是99年9月1日,我成了一名残联理事长。我首先要把全乡17个农牧业村的671个残疾人的基本情况都摸清,可我的汉语水平不行,所以我当前的工作就是边学汉语,边走访各村的残疾人,不管那些村十几里远,还是几十公里远,我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从此,她艰辛的走访之路拉开了序幕。当时的库勒拜乡是全县行政村和牧业点最多的乡,全乡671名残疾人散居在27个农牧业村,村与村之间近的相距十余公里,远的相距五、六十公里。
她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到边远山区牧业村进行走访,有时干脆就住在村里不回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0年始初建立的残疾人档案工作中,米娜用了半年的时间收集完成了全乡各族残疾人的确认、分类和发证任务,并被评为残疾人建档发证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为了进一步推进乡里的残疾人事业,合理减免残疾人的各项负担,在她的指导下,全乡17个农牧业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残疾人协会,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几年下来,各村每年减免残疾人户负担共计8万余元。
用爱为残疾家庭送去温暖
在从事残疾人的事业中,米娜深深体会到残疾人家庭更需要爱心和温暖。2004年,该乡吐鲁库勒村一个名叫阿也江的女孩脚残急需做手术,一时费用不足,米娜亲自陪该女孩到县医院做手术,并从自己的工资卡中支付1500元做手术费(当时这是她一个月的工资总额),女孩出院了。感激不已的父母到秋季羊肥牛壮的时候牵了一只大肥羊到米娜家致谢,却被米娜同志婉言谢绝了。自政府实行对白内障患者减免一半手术费用的政策后,该乡先后有三批共10名白内障患者做了手术,米娜每次都像他们的亲人一样陪伴在左右,凑不够手术费时,米娜总是从个人囊中为这些白内障患者资助。受到米娜资助的沙木沙依和达帕衣两位老人在实施白内障手术后重见天日,感激万分地说:“孩子,是你让我们重见光明,感谢共产党培养了这样的好干部!”哈拉吉拉村,有一贫困户的孩子努尔江瘫痪多年卧床不起,2002年,米娜主动将其定为联系户,逢年过节,她总是从自己家中送去大米、面粉等。仅2008年一年,她先后为4名残疾儿童送去自己亲手编制的毛衣;为阿夏村特困残疾人祖哈送去200元生病住院医疗费;为双目失明的姜居列克村民热依扎别克送去一个收音机,使她及时听到了奥运盛况。
用温暖让残疾儿童花开更艳
残疾儿童入学问题始终是米娜的一份牵挂,全乡共有残疾儿童17人,经米娜同志走访谈心后发现,这些残疾儿童普遍存在“低人一等”的逆反心理而不愿入学就读,经米娜同志细心疏导和再三说服,这17名残疾儿童中除5名患有脑瘫不能读书外,剩余12名儿童全部入学就读。并通过积极倡导和组织“红领巾献爱心”活动等有效形式,为残疾儿童营造了温暖的学习环境。该乡哈拉希力克村小学有一名叫肯杰别克的残疾儿童一时交不起学费,米娜同志得知后,立即赶到几十里外的学校,掏出320元替交了该残疾儿童的学费。阿克齐牧业村有一名叫叶尔米克的7岁聋哑儿童,天真伶俐,很想学习,因其聋哑,学校不愿接收,米娜同志一边积极争取乡学区的支持,一边蹬上伴随自己多年的轻便自行车,多次到十几里路远的阿克齐村学校,几经周折,终于说服了该村小学校长和教师,采取以普通生外特别生登记的形式录取了该聋哑儿童,一时成了该村群众称赞的话题。
用责任为残疾人撑起生命的蓝天
对一名女同志来说,要巡回走访散居戈壁山间200多残疾人家实属不易。十年的风风雨雨,她很少与家人喝过安心茶,她要出门下村,孩子就托付给左邻右舍照管一下,中午孩子放学回来,经常只是从餐柜中取来妈妈提前烤好的哈萨克烤馕充充肚子,喝上一碗暖瓶里的备用茶便去上学,日长月久锻炼了孩子们的独立能力,他们也不再为妈妈不在身边而哭泣。有一次,米娜同志照常蹬上自行车到河边林带走村访户,回家的路上突然大雨倾盆,路途被泥水阻挡,米娜同志推着车子寸步难行,天擦黑的时候,一身泥泞的她艰难地赶到家,半夜就发起了高烧,可她并未因此停下脚步,身体稍有好转,她又踏上了为残疾人奔波的征程。忠心于残疾人事业的米娜,在走访残疾人家的路途中,不知遭受多少次风吹雨打,可她毫无怨言,也从未想过退却。无规律的生活,加上乡残联仅有米娜一个人,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自己操心,使她比同龄人显得苍老许多。
在米娜的努力下,几年来,乡党委、政府为各村残疾人户减免各类经济负担10万余元,为残疾人户轻装上阵奔小康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截止目前,已经有145户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解决了生活低保问题。经米娜同志积极反映和争取,挑选24户残疾人户确定为重点就业对象,争取县农行每年给其发放8万元低息贷款。米娜同志又个人担保,每年从乡信用社给他们贷款2万元相助,因地因人制宜制定了以养殖业为先导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24户残疾人户已不同程度的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多的养牲畜100多头(只),少的也有几十头(只)养畜。还有两户开办了自己的小卖部。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默默的奉献,执着的追求,温暖了残疾群众的心,每逢残疾人来乡里办事或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米娜同志就主动热情的带他(她)们到自家做客,一边倒着香甜热乎的奶茶,一边商量着解决的办法。家里的孩子刚开始对一些上门的残疾人有些陌生,但在妈妈的熏陶和影响下,孩子们也变得好客起来。有时妈妈不在家,善良的孩子也给来家的残疾客人倒茶,热情关照。细心加热心,使米娜同志与残疾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残疾人的访事一般都能在米娜那里得到满意的答复和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残疾人群众也都听从米娜的劝导。天长日久,米娜的家成了残疾人群众常去的场所。
十年来,她如春风化雨,带给残疾人亲人般的关爱,她将太多的时间都给了残疾人。米娜也坚定地说:“我选中了残疾人事业,是我永恒不变的追求。”
来源:新疆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