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0 10:4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2-03-27 11:34 | 查看:2568次
2012年2 月28日,河南清丰县纸房乡雨淋头村正热火朝天地修路,正月里刚刚去世的84岁农村妇女秦凤英的8个儿女筹集了200万修筑村里的三条路,这是老人弥留之际的最后叮嘱,也为她20年来报答乡里、助穷救困的故事画上了圆满句号。
秦凤英祖籍山东省东阿县,上世纪40年代与河南清丰县纸房乡雨淋头村李交祥相识结为夫妻,原本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1970年12月28日,秦凤英的丈夫因患癌症撒手人寰,撇下秦凤英和八个嗷嗷待哺的儿女,生活异常困难,全家人仅靠秦凤英一人挣工分维持生计,常常缺衣少穿,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没吃的时候,就去向邻居家借苞米借红薯干和外出乞讨度日。
秦凤英家的穷,方圆八里十里无人不知。为了养家糊口,她私下里偷着卖过花生、卖过烧饼、泡过豆芽、贩卖过香瓜。经常一个人推着笨重的独轮车(木头轮子),从离家三里地的张村买,再到离家五六里地远的纸房集卖,在计划经济年代,这些都是不允许的,时称“投机倒把”,她贩卖的绿豆曾多次被公家没收,就这样秦凤英孤儿寡母一天天坚持了下来。
时光斗转星移,20年过去了,随着儿子外出打工,秦凤英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儿女相继成家立业。
1990年春节,大年三十,日子富裕起来的秦凤英一家几十口人围坐在一个院子里。有说有笑,可她念念不忘的是帮助自己家渡过难坎的乡亲们;不忘的是亏欠别人的多,回报别人的少。秦凤英的话像烙在了心里一样,她和儿女们始终不忘感恩。
从此,每逢过年过节,秦凤英把帮助过自己家的乡邻列成名单,逐家逐户,送两个馍加肉,以表感谢!
1999年春,秦凤英从长春回老家探亲时,发现路上大大小小的坑洼无法行走,随即给已担任吉林鼎庆公司董事长的四儿子李万升打电话,很快,四儿子筹措50多万元,委托在老家生活的大哥,修了那条路;后来又拿出6万多元打了一眼深水井,并将水引到了家家户户,彻底解决了多年的吃水难问题。
20年来,在秦凤英的感召下,她的儿女们非常热衷公益事业。四儿子李万升,先后义务赡养40多位孤寡老人,资助了15个贫困户,为300名老人缴纳医疗保险、意外保险,使5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汶川地震时,他放下生意,成立志愿队赶赴灾区;同时,为报答乡亲,李万升自掏腰包从2009年起为村里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金,从今年起,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60元养老金。他也因此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四川抗震救灾模范”、“吉林省道德模范”等光荣称号。
儿女们关爱社会公益事业出名了,有的成了社会名人,当妈妈的却又睡不着觉了,苦思冥想之后,嘱托他们:“忘记你对别人的恩惠,记得别人对你的帮助。”
2011年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秦凤英又一次从长春回老家探亲,她看到昔日的老姐妹们,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她有恩的乡邻,一年比一年少,她想着今后报答乡亲的机会越来越少,于是在九九重阳节那天她让儿女们在家里宴请16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又一次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四十多年来,秦凤英对待帮助过她的人始终不忘感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2012年正月十九,享年八十四岁的秦凤英老人因病离世,临终前儿女依偎在母亲的病榻前,她交代的遗言不是如何安排好事,也不是财产分配,而是要儿女们兑钱把雨淋头村的三条街道修一下,尽快方便群众生活。
秦凤英老人虽然走了,但她感恩的心依然搁在群众的心目中。
来源:河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