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山东贾秀兰:有了贾秀兰 老人就幸福(图)

发布时间:2018-04-28 09:0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08-06 | 查看:1444次

阳谷县寿张镇敬老院院长贾秀兰的事迹(本报曾多次报道)经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等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国许多热心人的关注,很多人来信、来电表示问候。

3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寿张镇敬老院,听她们讲述近期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她去治病,老人们哭成泪人

据敬老院工作人员王晶介绍,敬老院里有42位老人,贾院长像亲闺女一样伺候他们,没有一句怨言。老人们说,我们都喊她“小兰”。

王晶说,贾院长准备到北京为失明的右眼进行手术治疗前,逐个给老人收拾好房间内的物品,告诉他们自己要到北京去一趟,几天后才能回来,叮嘱老人们一定要保重身体。

1月3日上午,贾院长准备起身去北京,老人们听到消息,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贾院长的办公室,他们手里拿着30元、50元、100元不等的零钱,争着塞向贾院长的手里。“小兰,看病需要花钱,拿上吧!”老人们纷纷重复着同样的话语。

“不,这些钱是你们一点点积攒的零花钱,我不能收。”贾院长推辞着。

当时,山东电视台的记者问老人们,假如贾院长不回来怎么办?

听说贾院长不回来了,老人们信以为真,顿时痛哭失声。

闫广兆老人流着眼泪说:“小兰,你的眼是为我毁的,让我跟你去北京,把我的眼挖出来给你吧!”

老人们泪如雨洒。

贾院长安慰好长时间,老人们才止住哭声。

贾院长走出办公室,老人们送出好远,嘱咐她早日回来。

王晶说,贾院长和敬老院的老人们朝夕相处,“老人们就是她的爹娘”。

她的精神,感动了申江两岸

2005年年底,上海电视台一行几人慕名来到了寿张敬老院,花费了三天时间对贾秀兰的事迹进行采访。今年2月中旬,上海电视台播出了贾秀兰的感人事迹,在上海引起很大反响。

2月18日上午9点,在上海,65岁的崔慕侦老人让人将一张多功能床、一辆轮椅、7袋子衣服等搬上了上海发往聊城的长途客车。经过16个多小时的旅途劳顿,崔慕侦老人深夜和迎候在聊城车站的贾秀兰见了面。

崔慕侦老人在敬老院里住了三天,对贾秀兰的精神赞赏有加,临走时,她给了食堂工作人员200元伙食费,塞给贾秀兰1000元现金让给老人们买东西。贾秀兰说什么也不收,崔慕侦老人都急哭了,贾秀兰只好收下。

2月27日、28日,贾秀兰连续收到了上海初三学生周婉婷寄来的两个包裹,一个包裹里是精心包装的糖果,一个包裹里是几本稿纸和记录本。稿纸和记录本是考虑敬老院资金紧张,让贾秀兰写东西用的。

这名13岁的女学生在包裹里附言说,看到贾秀兰的事迹后十分感动,想用自己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问候贾秀兰和敬老院里的老人,她在附言里恳请贾秀兰,将敬老院的详细情况写下来邮寄给她,好让自己再为老人们做点什么。

周婉婷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做这些都是应该的。前段时间,她和女儿又给敬老院寄来一些衣服,估计几天后就能收到。

美国某旅行团一行25人在上海旅游期间,看到了贾秀兰的事迹,从上海打来电话,让贾秀兰告诉他们账号,他们每人准备捐款5万美金,帮助贾秀兰办好敬老院。“做好敬老院里的工作是我的义务,我不能以此向社会索取什么。”贾秀兰婉拒了国际友人捐助125万美金的盛情。北京一大学的殷教授非要寄过来2000元钱,也被贾秀兰婉言谢绝了。

贾秀兰说,济南的一名男士说,他已经8年没有写信了,看到了她的事迹后重新拿起了笔,表示如果有可能他想为敬老院送一车煤;上海一名50岁的男子和潍坊的一名女子来信表示,愿意辞去工作到敬老院来做义工……

面对社会上春潮般的温暖,贾秀兰被感动了,她说自己只不过做了份内的事情,却得到了社会上这么多人的热切关爱,她只有再接再厉,用工作作为回报。

好人贾秀兰,心里想得远

95岁的田振婷老人说,她不小心把腿摔伤50多天了,贾秀兰就像自己的亲闺女一样为她请医生、买药,为她洗头、洗脚,从不嫌脏怕累。在她的照料下,老人眼不花、耳不聋,还能穿针引线缝制衣服,现在自己也能慢慢地走动了。

“自己的亲闺女也做不到这样。中国敬老院的院长都像她一样,老人们可就享福了!”田振婷老人说。贾秀兰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当时的县委书记汪文耀、县长关华前来慰问的时候,还给田振婷老人送来鲜花。她说,这是自己95年中收到的第一束鲜花。

“贾秀兰,好人啊!”53岁的下岗职工张明库说,他经常到敬老院坐坐,还没看到过贾秀兰冲哪位老人发过脾气,每天都把敬老院看得和自己的家一样,对待老人赛过亲人。

说起今年计划要做的两件大事,贾秀兰脸上乐开了花。

贾秀兰说,在省、市、县民政部门领导的关注下,占地50亩、200多间住房的寿张中心敬老院4月份就要破土动工了,地点就在寿张镇农科所附近。中心敬老院建好后,届时将有300多位孤寡老人和贾秀兰一起幸福地生活。

贾秀兰计划要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阳谷县新南环路附近筹建一座现代化的老年公寓,解决一些离退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现实问题。

贾秀兰笑着说,虽然老年公寓只是在初步计划当中,阳谷县县委书记关华就已经给公寓拟名为“贾秀兰爱心老年公寓”。内蒙古的15名离退休干部也来信说,希望能在贾秀兰的身边愉快地生活。

锐评:有多少敬老院没有贾秀兰

阳谷贾秀兰,真是好样的。

本报记者多次去阳谷采访她的事迹。最近的这一次,同样是在感动中完成了采访。央视“夕阳红”播出贾秀兰的事迹时,我的一位同事看了,他说,眼眶一直是湿的。

贾秀兰做了什么已经无需赘言。贾秀兰具有什么样的高尚人格和奉献精神,也已经不必多说。但感动之余,笔者不禁在想:聊城有这么多的敬老院,有多少敬老院没有贾秀兰?

一个贾秀兰已经成为阳谷“老有所养”的品牌。这品牌的感召力已经跨越地域的界限,吸引了远在内蒙古的老人心向往之。应该说,有贾秀兰这样的好院长,寿张敬老院的老人有福气。

老年问题不可轻视。2月24日,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本公一语惊人:“2005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7%提升到14%,中国已是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这三个目标中,相信绝大多数老年人对第一个目标还在孜孜以求。

相对于聊城560万人口中的老年人,只有一个贾秀兰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健全的老年人托养机制,一个设备条件基本合格的养老机构,一班认真负责如贾秀兰一样关爱老年人的老龄工作者,是所有老年人老有所养最坚实的保证。

所以,解决老年人的问题,对于所有还没有步入老年的中青年人来说,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沧桑白发有所养,耄耋之年度安然,这样的社会机制,善莫大焉。(刘东坡马士利)

来源: 山东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