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7 17:4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08-06 | 查看:837次
丰台区军休干部陈荣超夫妇,在2000年和2005年,两次捐资共40万在四川雅安和内蒙乌兰浩特贫困山区,建立起两座希望学校。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以其毕生积蓄,奉献给孩子,他俩的行动,引起了社会的轰动。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俩的精神——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把学校办好,一心扑在贫困山区孩子们身上的精神。他俩不顾自己年老多病,投入了晚年的全部心血和精力。陈老年过七旬,曾两次心梗,报过病危,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心脏还切去一块,肠胃功能很差,中间必需加餐二次。就以如此老弱的身体,许多办学的事,事无巨细,他都尽量参加:从学校立项、选址、设计、施工到验收。为了帮助内蒙希望小学建立图书室,他定书目,四次坐公交车到书市挑选图书,每次来回5、6小时。书买回后,分类登记,装箱,托运。运到学校后,又买书柜桌椅等,从头至尾,亲手把一座完整的图书室建成。为了办好学校,几年来他和老伴,13次远赴四川(年平均两次),6次北上内蒙。并且,从北京到雅安、到卢山、到龙门乡希望小学坐火车下来还得换3次长途汽车,去一次光路上就得四天时间。他俩每次去,不仅自掏路费,而且决不空手。先后出资1万多元,为学校购置了各种教学光盘320多张、各种教学参考书、一台29吋彩电,并特意留下1万5千元作为学校奖励和扶困基金。他俩除自己捐献外,还积极发动周围同志和单位捐款助学,使两个希望小学都有了电脑室和图书室。
陈荣超夫妇的心血,已经开始结出丰硕成果:以雅安希望学校来说,在陈老俩口捐助的基础上,该地又多方筹集53万元,于同年10月,建成了一栋1743平米的四层教学大楼,从此该校揭开了新的篇章:不仅师生可以不在危房中上课,在校学生由过去的600人发展到现在的1300人,而且教学质量大为提高。如今,该校已连续三年在高中、中专的升学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等方面名列前矛,成为当地最有影响的示范校。内蒙乌市希望学校起步较晚,从硬件来说,也已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有了图书室、电脑室等
陈荣超夫妇所做的一切,引起了社会巨大的反响和认可,各种宣传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方报道。获得了中华慈善奖和2007年北京十大公德人物的光荣称号。
陈荣超夫妇的行动和精神,不是偶然的,是有它的深厚的思想基础的:他爱党、爱国、爱人民是一贯的。从1950年元旦陈荣超参军,第一次发津贴时,指导员就教导他:“要好好学习,将来更好为人民服务”开始,同年六月,陈患恶性疟疾,住老乡家,得房东老太太慈母般照顾,得以转危为安,当时就有“一定要为人民做些什么”的朴素报恩思想,此后,由于在工作中出色表现,两次送院校培养,经组织的培养教育和工作实践,更坚定了最初的宿愿。陈荣超老伴杨玉仙,则因工作出色,退休前任某军工企业高级工程师,并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1989年他俩先后退休,但认为:“工作岗位可以退下来,党员责任不能退下来。作为共产党员,我们退休后还能为人民做点什么呢?”经长期思考,衡量再三,他们选择了捐助一所希望小学,但一打听,它的起点是20万,过去因为工资低,几十年的积蓄,还不到一半。要在更短时间内凑够另十万,就得更加勤俭,更加精打细。陈荣超夫人的勤俭持家是出了名的。衣著简单,大人小孩,过去基本穿发的军装,同志们戏称他们是陈家一个班。饮食清淡,很少上餐馆吃喝。平时买东西,总是精打细算,挑便宜的买。这里要特别一提的是他和儿子的问题。他俩的基本态度是:不留金钱留精神。留金钱,只能供他们受用一阵子,留精神,可使他们受益一辈子。正当他积累差不多时,他儿子下岗了,并且身体有病。孙子正在上小学,全家靠当售货员的儿媳工资生活。这时摆在陈老面前两条路:一条是捐助希望小学,一条是把钱留给儿子。陈老思量再三,认为:建希望小学是老俩口宿愿,并且关系到数百甚至上千孩子上学和前途问题。这是大问题。儿子问题,相对来说,是小问题,可以另想办法。他负担孙子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积极给儿子治病,病好后,帮助找了一个适当的工作,妥善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后来陈老又突然心梗住院,并下了病危通知书。病榻前,陈老的遗言是:“把遗产捐献给希望工程,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上述几件事,反映了陈老夫妇的思想境界。
陈老一家和谐。老俩口互敬互爱,从捐助希望小学的大目标定了后,老俩口的心贴得更近了,特别是陈老身体不好,得到杨老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的行动,也得到女儿和儿子的理解和支持。女儿、女婿远在美国,条件较好,不断地给老人寄药、寄钱、寄物。家里几件现代化的东西如电脑、数码相机、摄相机等,都是她们买的。
陈荣超虽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社会活动较多,身体又不好,但仍积极参加干休所和社区的活动。他是干休所合唱队的指导。干休所和社区发起的其他公益活动,如扶贫、救灾,他都带头捐献。在所里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陈荣超注意政治学习。阅览室经常有他的身影,他坚持每天学习:看新闻、查资料。他政治敏感、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他的思想能跟上时代潮流,他的工作能把住事物关键,这和他的学习分不开的。
来源: 首都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